12.25 教科書沒有告訴你: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洪秀全

說起太平天國,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成為近代史上的奇觀。


教科書沒有告訴你: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洪秀全

有的說有進步意義,有的說亂了十幾年,是名副其實的“亂臣賊子”,以致國力減弱。

內亂造成清朝實力下降,是贊同的,但是清廷在當時內憂外患的亂局下,不作出根本性的改變,指望偏安一隅的話,中國就永遠會在當時那種模式下,淪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科書沒有告訴你: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洪秀全

直到後來的抗爭才能結束這個狀態,而這也是歷史證明了的。

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褒貶到極致,嚴重的“兩極分化”,對此,我們應該平靜下來,看待這片歷史。

殊不知如果治理的好,都吃得飽穿得暖,誰會沒事出來弄么蛾子?天平天國運動的興起,最大的根源在於各種條約,戰爭賠款,加重了賦稅,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增多,以致不堪負重造成的。

孫文:“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劍,驅逐異胡,即位於南京。朱明不數年.奄有漢家故土,傳世數百年而皇祀忽衰:洪朝不十餘年,及身而亡。無識者,特唱種種謬說,是朱(元璋)非洪(秀全),是蓋依成敗論豪傑也。”

孫文的說法是,天平天國存在十幾年,也曾有高光時刻,在高峰時,佔據了東南半壁江山,最終卻失敗了,由此出現的各種說法,都是以成敗論英雄。這是比較客觀的評價。

太平天國運動,經歷了一個由歌頌到批評的過程,這些都不多說了。這裡主要想說一下,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

歷來對天平天國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

觀點有三個。

一是洪秀全驕奢淫逸,不理朝政,終日在後宮停留。

說的好像哪位皇帝的後宮不是這樣一樣,驕奢淫逸在古代的帝王來說,他們認為“很正常”。

二是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持這個觀點的認為,農民階級的小農意識,目光短淺,造成的。

如果這樣說,劉邦,朱元璋都是起自布衣,劉邦家是耕田的,朱元璋家更是窮的家徒四壁,為什麼同樣是農民階級的他們,最終起自布衣,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帝王?

三是內部爭權奪利。

楊秀清佯裝“天父下凡”騙取權力,韋昌輝更狠,利用洪、楊的矛盾大開殺戒,連石達開認為其殺戮過甚,勸導他減輕殺戮。

沒想到韋昌輝不悔改不說,還把石達開在天京的家眷都不放過,直接造成石達開衝冠一怒,絕地反擊,把韋昌輝打敗後,為天王所忌憚,遭到洪秀全的猜忌,不得不為了避免猜忌,孤軍深入,北伐,孤軍北伐,犯了兵家大忌。以致因為分裂造成實力的下降。

客觀的說,以上三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造成太平天國失敗的最大原因。

這段歷史的一個重要細節,國人卻普遍的忽略了。對於歷史,應該真實的如實記述,讓大家都瞭解。這才是做歷史的人應該做的。

真正的原因,也是最容易忽視的原因是,中外的聯合絞殺。

這是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戰爭都不曾遇到過的新情況。

1861年,慈禧太后授權曾國藩統轄蘇,浙,皖,贛四省軍務。這樣,對付太平軍的前線清軍,全部歸曾國藩統一指揮。

曾國藩兵分三路,派曾國荃率領湘軍主力專攻金陵(今南京);派李鴻章率領淮軍,進攻蘇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領湘軍的一部,進攻浙江。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對於這些,天平天國的名將也是有不少的,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他們,都還能對付一番。

真正的考驗來了。

在天平天國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佔據了東南半壁江山,且兵鋒日盛時,列強看到了太平軍的強大,極盡拉攏,說可以幫他們對付清軍,成功後依舊保證他們當時的在華利益不變就行。

太平天國認為"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稱外國人做"洋兄弟",歡迎外國人來中國通商,對於這一條卻難得罕見的拒絕了。

1853年春,英國公使兼香港總督文翰訪問天京時,太平天國就曾經向他正式通知;准許英國人來華經商,惟警告英國不準再賣鴉片,且不承認英國與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列強對清政府的態度由打擊轉到拉攏,最後幫助清政府,共同進攻太平天國。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在遇到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戰爭都不曾遇到過的新情況後,遭到了聯合絞殺的情況下,終於失敗了。

雖然失敗了,但其中的一些細節仍令人動容。

英國海軍提督何伯、參贊巴夏禮乘著太平軍在長江上游戰事失敗,安慶陷落的形勢,跑到天京提出平分中國,願幫助打倒清朝的談判,遭到太平天國拒絕,雙方發生決裂。

1860年四月,太平軍克復蘇州,李秀成決定進軍上海。美國人華爾募集外國暴徒,在上海組織洋槍隊,號稱“常勝軍”。


教科書沒有告訴你: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洪秀全

李秀成克復杭州後,再次進攻上海,他先傳檄外國侵略者,"倘不遵我王化,而轉助逆為惡,相與我師抗敵,則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這時候,外國侵略者已經取得《北京條約》,與清廷互相勾結,英國海軍提督何伯、陸軍提督士迪佛立、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調集了侵略軍隊集中上海,連同華爾的常勝軍,與清軍聯合,向太平天國反攻。

洋槍隊連陷嘉定、青浦,進犯太倉,自松江、泗涇、青浦、嘉定、寶山、上海連營一百多座,城城都有侵略軍把守。

李秀成從蘇州親率精兵前來迎敵,四月初五日,大戰於太倉,力破敵陣。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被擊斃於奉賢南橋鎮。李秀成乘勝直追,把英國陸軍提督士迪佛立率領的英法侵略軍困在嘉定城內。外國侵略者從上海派兵來救,又被李秀成打敗。四月十四日,士迪佛立焚城突圍,逃回上海。

克復嘉定後,李秀成即下青浦,將常勝軍副統領法爾思德圍住。華爾率部焚燒青浦城,逃回松江。李秀成督軍緊追,生擒法爾思德。


教科書沒有告訴你: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洪秀全

克得青浦之後,李秀成一路向泗涇、太倉、松江掃蕩,攻破敵營一百三十多座,將華爾圍於松江城內,外國侵略軍從上海來救,依然被李秀成打敗,李秀成敘述當時太平天國的軍威說:"那時洋鬼並不敢與我見仗,戰其即敗"。

李秀成大敗洋槍隊,打傷華爾,擊斃洋槍隊三分之一。取得了讓外國人也震驚大勝。

然而正當太平軍在上海節節勝利時,曾國荃部湘軍從安慶直下,攻陷蕪湖、巢縣、無為、運漕、和州、東、西梁山、太平關,直犯天京。天王一天下三道詔旨,命令李秀成立刻撤兵回救天京。

李秀成無奈,在大好形勢下,為保衛天京,從松江撤退。

最後寡不敵眾,在中外夾擊,包括天國內亂後,實力大減下,遭遇滑鐵盧。


教科書沒有告訴你: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洪秀全

雖然,太平天國不曾能完成驅逐外國侵略者的大業,是極可痛惜的,但是忠王李秀成及其部下給予外國侵略者以迎頭痛擊,把外國侵略者打得一敗再敗,不敢見仗,表現出了中國人無比堅強的反侵略的戰鬥精神。

總之,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但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侷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尤其不懂得變通,也許這就是當時天平天國的“氣節”,氣節是很重要的,在大是大非的情況下,是必要的。但是為了最終的勝利,應該先佯裝答應的,通則變,變則久。

兵不厭詐,卻沒有這樣做,以致與勝利失之交臂。不得不說是很遺憾,和惋惜的。

以上就是天平天國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什麼的全部內容了,讀者朋友們有什麼觀點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歷史天下原創,史海鉤沉,揭秘不為人知的歷史內容,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