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這樣的媽媽,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之前看到一個問題:“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豔到你的教育?”

有一個網友的回答是這樣的:

大過年的,一樓東側的還在讀小學的小妹妹和小弟弟趁著沒人把電梯樓層按鈕全按了。

被人發現告訴了爸媽。

拜完年回來,兩個小朋友還被罰站在一樓電梯口跟人說新年好呢,大家也都沒脾氣了。

所以說,父母的水平決定孩子的高度。

的確,父母的水平決定孩子的高度。由於特定的家庭養育結構,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遠遠多於父親,因此媽媽的水平和層次對孩子的影響更直接。

這樣的媽媽,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01

春節坐高鐵回家,我坐B座,恰巧A和C座都是帶孩子的母親。兩個孩子差不多的年紀,都是四五歲的光景。

A座的孩子安安靜靜,跟媽媽說話細聲細語,帶著耳機看光頭強的時候,不小心“啊”的一聲,媽媽立刻悄悄告訴他:“這是公共場合,聲音很大會吵到別人的。”小孩子手捂著嘴,一臉不好意思的樣子,然後媽媽安慰他:“注意一下就好啦,繼續看吧。”

聽到他們母子倆的對話,我忍不住感慨:果然,有教養的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差。因為一個有教養的媽媽,懂得尊重,有同理心。她給孩子的教育是,你要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就要學會約束自己。

而C座的孩子跟脫韁野馬似的,一會在走道上跑來跑去,被列車員前後提醒過三回,坐在座位上也不老是,就一直拿腳踢座椅背,前面的乘客跟他媽媽交涉,他媽媽就用手捂住他的腳,嚇唬他說:“別踢了,人家都罵你了,要踢咱們回家踢哈……”

聽罷,對這個沒教養的媽媽心生反感,無數熊孩子就是被這樣慣出來的吧。首先,她不指出孩子亂踢別人椅背是不道德的行為,其次,她誤導孩子去責怪別人,找別人的錯處。最後,她對孩子的任性行為不斷縱容。

這兩種媽媽的教育,高下立判。

細心觀察身邊你會發現,一個自律的媽媽,一定會有一個做事幹練的孩子;一個在公共場合大聲講電話的媽媽,她的孩子一定也是亂蹦亂跳不守秩序的……

時常覺得一個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而造成後來這種差別的是媽媽。媽媽的層次不高,孩子就很難有出息。

這樣的媽媽,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02

你會發現,那些優秀的人背後都有會有一個層次很高的媽媽。

日本著名的導演北野武先生在他的《北野武的小酒館》一書中是這樣寫他的媽媽的:

小時候他是被媽媽一個人養大的,家裡很窮。但每次他放學回到家,一說“肚子餓了”,媽媽就會給他拿冷飯做飯糰,做好後媽媽還會很開心地問他:“猜猜看,我給你飯糰裡面放什麼啦?”

其實,家裡窮得一塌糊塗,北野武心裡也清楚,反正不會是什麼山珍海味,肯定不是酸梅就是豆瓣醬,頂多也就是昨晚吃剩下來的一點點醃魚幹。但還是小孩子的北野武,被母親這樣一問,就會去猜想猜測,儘管只是一個頓頓都吃的飯糰,但他也會懷著忐忑且充滿期待的心情吃下去。

可是,直到最後一口吃完,也看不到任何陷料。北野武不開心:“搞什麼嘛,什麼也沒有啊。”

當他轉過頭去看媽媽,媽媽竟然在旁邊偷笑呢。

許多年後,北野武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雖然那些歲月過得清貧艱苦,但一直都有和媽媽這樣美好的互動瞬間留在記憶裡。

或許貧困的生活狀態無法一時間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對生活的態度,相比那些經常給孩子抱怨、哭窮的媽媽,北野武的媽媽這是高出了多少個層次啊。

這樣的媽媽,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03

莫言的媽媽也是這種高層次的媽媽。

作家莫言提起自己的媽媽,曾無比感謝媽媽的樂觀心態對他的影響。

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全國餓殍遍野,莫言曾在香港公開大學演講時回憶道:“我們村裡一天之內餓死了18人。”鬧饑荒那幾年,哪怕是吃樹皮、或者啃草根,莫言的媽媽也從未愁眉苦臉地跟他們幾個孩子抱怨過,偶爾弄到一兩個土豆回家,會很興奮地跟孩子們說我們今天竟然有好吃的土豆喔,你們開不開心啊。

正是靠著媽媽這種極大的樂觀,莫言走過了那段物質匱乏的童年。

其實一個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即便身處困境,也保持樂觀,不因一時的困頓而消沉,也不因一時的得意而忘形,被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長遠。


當下很多媽媽覺得為孩子買最貴的學區房,給孩子穿名牌衣服、上最好的興趣班就是愛孩子了。其實並不是的,物質的充裕,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絕對不是第一位的。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永遠是媽媽給的正向的教育和陪伴。這也是孩子能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