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手指每天掰一掰,"IG诺贝尔奖"带回家

有一种最低成本的逞威风方法,不需借用任何工具,只要站在那个人面前,把手指关节掰得咔咔作响,立马气势就出来了。

手指每天掰一掰,

掰手指不仅仅只是能起些震慑作用,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无聊没事做的时候,把手指撇一撇,听到指关节清脆的一声响,舒适又解压。

手指每天掰一掰,

但是如果经常在家掰手指的话,就可能会遭到长辈们亲切的问候:

“手指关节掰多了以后会得关节炎的!”

大部分孩子们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还是会乖乖停下来,以后改在没有长辈在的时候偷偷掰手指。

手指每天掰一掰,

但是有一个美国小伙子却不信邪,为此他顶着压力倔强的掰了50年的手指,只为了让妈妈停止在这件事上对他的唠叨。

手指每天掰一掰,

这个小伙子就是唐纳德·昂格尔,一位医学博士。在20多岁年纪的时候,他很喜欢掰手指,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酷的行为。

但是每次却会被他的妈妈和姨妈等长辈泼冷水。不停的跟他说掰手指不好,会得关节炎。可是当时年轻气盛的唐纳德哪里听得进去。

手指每天掰一掰,

于是决定用自己做实验,每天至少掰两遍手指,然后在若干年之后一举推翻长辈们的观点。

没想到这实验一做就是50年。我们的小唐也慢慢变成了老唐。在这50年的时间,他每天至少会掰两次左手的指关节,而右手从来不掰。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天然的对照组。

手指每天掰一掰,

在孜孜不倦的进行了50年实验后,也就是1998年,他的左手指关节已经被他掰了至少36500次。

但是不论是肉眼观察,还是拍X光片检查,唐纳德的左手都没有任何问题。别说是关节炎了,就连普通的手指肿大都没有。

手指每天掰一掰,

在知道他的左右手没有什么差异的时候,他兴奋的把这项历时半个世纪的实验成果通过论文发表了出去。

虽然论文中的实验听起来荒诞搞笑,但是在当时,对于关节炎和掰手指之间是否有关联的研究非常少。而部分人却默认二者有关系。

手指每天掰一掰,

所以论文一出,便获得了大量的关注。他的掰手指实验也成了一项非常有名的研究。因此唐纳德·昂格尔获得了2009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在颁奖台上,他甚至还不忘隔空向妈妈喊话:“你看,你错了吧,我可以不吃花椰菜了吗?”

手指每天掰一掰,

虽然唐纳德的实验解决了当时的一个难题,但是仅仅只依靠他一个人的一双手得出的结论不严谨。于是在2011年研究掰手指与手骨关节炎的相关性实验中,有215位实验对象参与。

手指每天掰一掰,

结果证明,掰手指和关节炎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项实验也十分有力的证实了唐纳德的观点。

那么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了,明明掰手指的时候会有“咔咔”的响声,听起来就像是两个指关节用力撞在了一起。掰久了真的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吗?

要知道,在我们的每个关节连接的地方都有一个关节腔,里面充满了滑液。这些滑液在关节活动的时候会起到润滑和缓冲的作用,避免日常活动带来损伤。

手指每天掰一掰,

当我们关节运动的时候,腔里的滑液也会跟着一起运动。动一动,就会析出气体,然后逐渐在关节腔中产生一些小气泡。

手指每天掰一掰,

而我们掰手指的动作十分迅速,在挤压过程中气泡瞬间破裂,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这就是我们掰手指时“咔咔咔”声音的来源。

手指每天掰一掰,

关节腔里的这些气泡被挤破之后一般需要过十多分钟后才又会产生新的气泡。所以这就是我们如果马上掰第二次就会掰不响的原因。

有时候我们拉伸手指的时候也能听到响声,那是在拉伸手指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充满气体的微小空腔,然后会马上破裂发出声响。

手指每天掰一掰,

气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重新溶解在关节的滑液中,所以也不能马上扯响第二下。

反正就是关节中气体搞的小把戏,“嘣”的一声和挤塑料泡泡的声音很像,因此也具有同样的解压效果。不过掰手指更加方便,所以热衷的人更多。

手指每天掰一掰,

搞清楚了掰手指发出的声音来自哪里之后,几乎就可以证实它与关节炎无关了,因为掰手指并不是在暴力用关节碰出响声。而关节炎基本上只和家族遗传病史、繁重劳动经历和曾受过关节创伤等因素有关。

并且非但没有影响,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掰手指的一声响过后,周围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可以帮助消炎和解除痉挛。

手指每天掰一掰,

但是还是要提醒小伙伴们,掰手指虽好,但一定要控制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