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一文教你讀懂血脂報告及預測10年致死性心血管病風險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定期去醫院或者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尤其是中老年人。但是面對體檢報告上一個個向上或者向下的箭頭,你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今天陳醫生就向大家科普一下如何看體檢報告裡面的血脂檢查,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對於血脂這一項檢查,你就能看明白了,血脂高了是需要吃藥還是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了,不同的人血脂需要降低到什麼程度。


一文教你讀懂血脂報告及預測10年致死性心血管病風險


一、先來看看血脂檢查都包括哪些項目

血脂指的是血漿裡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遊離脂肪酸。在臨床上,血脂檢查通常包括7個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

在這些項目裡面最主要的是前面四項。對於冠心病患者,有時候為了給患者省點錢,直接檢測前面四項就可以了。

一文教你讀懂血脂報告及預測10年致死性心血管病風險


為什麼後面三項不重要呢?

載脂蛋白A1(apoA1)是組成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一種蛋白質。因此,HDL高了,apoA1必然會高,HDL低了,apoA1必然會低。相同的道理,載脂蛋白B(apoB)是組成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一種蛋白質,因此,LDL高了,apoB必然會高。

而脂蛋白a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基本不受飲食、性別、環境的影響,而且現在也沒有專門的藥物來降低脂蛋白a。因此,儘管知道LP(a)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但是LP(a)升高了,也沒有什麼辦法,因此,其實測不測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一文教你讀懂血脂報告及預測10年致死性心血管病風險


二、詳解各個指標

1.總膽固醇:血裡面全部膽固醇的濃度

  • 合適水平:<5.18mmol/L
  • 邊緣升高:5.23-6.19mmol/L
  • 水平升高:>6.22mmol/L

2.甘油三酯: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脂肪

  • 合適水平:<1.7mmol/L
  • 邊緣升高:1.7-2.25mmol/L
  • 水平升高:>2.26mmol/L

3.高密度脂蛋白:是血脂裡面的非主流,它升高對人體是有利的,被稱為好膽固醇

  • 合適水平:>1.04mmol/L
  • 水平升高:>1.55mmol/L
  • 水平降低:<1.04mmol/L

4.低密度脂蛋白:與高密度脂蛋白相對,是壞膽固醇,是血管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原因。

  • 合適水平<3.37mmol/L
  • 邊緣水平:3.37-4.12mmol/L
  • 升高:>4.14mmol/L

5.脂蛋白a

  • 正常值 0-300mg/L

脂蛋白a升高:除了遺傳因素,可能還有1型糖尿病、腎臟疾病、炎症、手術或創傷後以及血液透析後。

一文教你讀懂血脂報告及預測10年致死性心血管病風險


三、指標升高怎麼辦

化驗單上向上的箭頭表示指標升高,向下的箭頭指標下降。這個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那麼,指標出現異常怎麼辦呢?是不是要馬上吃藥,還是可以不用吃藥,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就可以了呢?

要不要吃藥是什麼因素決定的呢?是危險程度決定的,血脂的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而動脈粥樣硬化就是我們常見的冠心病、腦梗死最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血脂升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很大,那麼我就應該及時的吃藥,把血脂降下去,如果風險不是很高的,那麼就可以先不用吃藥,改變一下生活方式,看一下能不能把血脂降下去。

當然,血脂升高的危險不僅僅是動脈粥樣硬化,還有一個常見的消化系統的疾病——急性胰腺炎。當甘油三酯大於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也就是8.5以上,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事實上當TG>5.65mmol/L的時候就應該引起重視,採用藥物來降低甘油三酯,

預防急性胰腺炎的發生

下面我們來看看血脂高,心血管危險分層怎麼分的?肯定不是我來分,由專家來分,根據2019年《歐洲心臟病學會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規定,將風險分為極高危、高危、中危、低危

極高危:滿足下面任意一條的是極高危

1.有 ASCVD 記錄(臨床確診或影像學檢查明確證實)。記錄的 ASCVD包括:既往 ACS(心肌梗死 或不穩定型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冠脈血運重建術(支架手術、冠脈搭橋和其他動脈血管重建術)、卒中和 TIA 以及PAD。影像學檢查明確證實的ASCVD,包括已知可預測臨床事件的結果,如冠狀動脈造影或 CT掃描(多支冠脈病變伴兩支主要心外膜動脈>50%狹窄)或頸動脈超聲顯示明顯斑塊。

2.DM伴靶器官損害*(靶器官損害指微量白蛋白尿、視網膜病變或神經病變),>3個主要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或長病程(>20年)的早發T1DM。

3.重度CKD (eGFR <30 mL/min/1.73 m2)。

4.10年致死性CVD風險計算SCORE≥10%。

5.FH(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伴有ASCVD或其他主要風險因素。

注意:對於極高危患者,LDL應該降低到1.4mmol/L

高危患者:滿足下面任意一條的是極高危

1•單項風險因素明顯升高,尤其是 TC>8mmol/L(>310mg/dL),LDL-C>4.9mmol/L(>190mg/dL),或 血壓≥180/110mmHg

2•無其他主要風險因素的FH(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

3•無靶器官損害*(靶器官損害指微量白蛋白尿、視網膜病變或神經病變),DM病程≥10年或存在其他額外風險因素的DM 患者

4•中度CKD(eGFR 30-59 mL/min/1.73m2)

5•10年致死性CVD風險計算SCOR ≥ 5%且<10%

注意:高危患者,LDL應該降低到1.8mmol/L

中危患者:滿足下面任意一條的是極高危

1•DM 病程 <10年、無其他風險因素的年輕患者(T1DM < 35 歲;T2DM < 50 歲)

2•10年致死性CVD風險計算SCORE ≥1%且<5%

注意:中危患者,LDL應該降低到2.6mmol/L

低危患者:滿足下面任意一條的是極高危

•10年致死性CVD風險計算SCORE <1%

注意:低危患者,LDL應該降低到3.0mmol/L

備註: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PCI:經皮冠脈介入治療;CABG:冠脈旁路移植術;TIA: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PAD:外周動脈疾病;CKD:慢性腎病;DM:糖尿病;eGFR:腎小球濾過率估值;SCORE:系統性冠狀動脈風險估計;TC:總膽固醇;T1DM:1 型糖尿病;T2DM:2 型糖尿病。

備註:10年致死性CVD風險怎麼估計呢?

可以利用下圖來評估,根據年齡、性別、收縮壓、是否吸菸、總膽固醇的值,來估計10年致死性CVD風險。


一文教你讀懂血脂報告及預測10年致死性心血管病風險


總結:看完上面的文章,我想大家肯定還是稀裡糊塗的,一方面,本人水平不夠,沒有實現標題的諾言。另一方面,醫學這個東西,想要靠一篇就能學懂,不現實。醫學是一個整體,各種知識都是相關聯的。我們是經歷了5年本科,3年碩士,3年規培,整整10多年的學習。所以,血脂異常的該去醫院還是得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