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豆瓣8.2,《小妇人》: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即使没人爱我,我也会受人尊重。”这是《小妇人》里,一个叫艾米的女孩说的。

艾米有三个姐姐,大姐梅格,二姐乔,三姐贝斯。尽管四姐妹的生活算不上富裕,但她们却凭借各自独有的性格,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

电影《小妇人》,是以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作为原本。在正式进入我对电影的解析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小说的创作背景。

奥尔科特写作《小妇人》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女权主义逐渐“突围”,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女权主义倡导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不应作为男性的附庸,而是要有独立精神,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不再唯男人之命是从。

正因如此,艾米才会强调“尊重”一词。既是男女平等,便意味着两性关系没有高低之分,理应彼此尊重。于是我们看到梅格、乔、贝斯和艾米,尤其是乔,活得精彩而洒脱。尽管此时还是女孩,但是将来成为女人的四姐妹,一样不会沦落。

看过电影以后,我总结了这四位富有智慧的女孩,所具备的几个特质


豆瓣8.2,《小妇人》: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01、要爱情,不要面包


面包,代表物质。爱情,代表情感。当物质VS情感时,《小妇人》里的女孩们会做出何种选择?先来看大姐梅格的选择。

影片里有一个情节,梅格盛装打扮,去参加一场盛宴。事后她这样和约翰说:

“我能理解你的怒气,约翰。我不是故意要挥霍你的钱,但我真没办法抵住诱惑。尤其是看到萨蕾想买就买,还取笑我囊中羞涩。我很努力要知足,但诱惑太大了,我受够了贫穷。”

从约翰回复的一个“穷”字里,听得出来他绝非富二代之流。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为两人的婚姻担忧。一个爱慕虚荣,一个家境贫困,如此交往下去,恐怕无法抵达婚姻的殿堂。然而世事难料,梅格最终与约翰“有情人钟情眷属”。

至于原因是什么?显然不是约翰一夜间变成有钱人。这其中的缘故再明显不过,是因为梅格的改变。她爱约翰胜过爱金钱,约翰虽穷,却有一颗真心。这颗温暖的心不像大把钞票那般冰冷,它紧紧将梅格包裹,使她在精神上获得永恒的慰藉。

面对爱情和面包这道选择题,梅格最终走向爱情。婚礼上,她不屑于姑姑口中的贫富论,回击道:

“不会比在大房子里的人遭遇的失败更糟。”

这一回击痛快而彻底,拥有大房子又怎样?一个孤独的灵魂终究是可怜亦悲哀。


豆瓣8.2,《小妇人》: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说完梅格,再来看看其他姐妹。一向觉得与爱情无缘的乔,最终也幸运地拥抱爱情。如果说遇见劳里时,她有些不知所措。那么巴尔先生则让她毫不犹豫,她追到车站,深情告白:“我不想你走,我要你留下。”两人紧紧相拥,有了爱情,再加上彼此的努力,面包还会远吗?

姐妹四人中最小的艾米,也是要爱情不要面包的代表。她原本肩负着全家的“幸福”,这个“幸福”是以她嫁入豪门为通道,颇有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假如不出意外,艾米该是嫁给多金的弗雷德,过上阔太的生活。

然而偏偏就出了意外,艾米选择退婚。理由很简单,她爱的是劳里。多金的弗雷德,艾米不稀罕。她要嫁,就嫁给爱情。

女人选择嫁给爱情,而不是面包,这正如简·奥斯汀所说:“只有在无法获得幸福时,钱财才会给人带来幸福。就个人而言,除了满足生活的必需之外,钱财是无法真正令人满足的。”因此,智慧的女人往往会弃面包而择爱情,而后和爱人一起并肩奋斗,得到属于两人的面包。


豆瓣8.2,《小妇人》: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02、家庭之外,见见世面


女人应该多见世面吗?这个问题可以请四姐妹的妈妈,马奇太太来回答。梅格要独自去参加一场舞会,当被问道:“你觉得让她这样出远门好吗?”马奇说:“女孩就是要见见世面,才能决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梅格从未参加过如此盛大的舞会,就像我们第一次出门远行,看见什么都新鲜,这时候的记忆是闪光的。你将意识到何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将深刻理解人的多样性。在你之外,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世界。它犹如一本厚书,在你每次出发前开启,而后留下几行“读”过的印迹。

见世面的方法我总结为三种:

第一种:工作

工作中见人见事,形形色色的人,错综复杂的事,人和事见得多了,对人性也就见怪不怪了,处理起事情来就会得心应手的多。

第二种:培养爱好

这里以四姐妹为例:梅格对表演情有独钟,乔痴迷写作,贝斯喜欢弹琴,艾米偏爱绘画。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乔,她仿佛为创作而生,每根神经都和写作相连。如果你也看过《小妇人》,定会记得铺满她房间的纸和坐在椅子上突然醒来,继续写小说的她。乔最终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离成为伟大作家的梦想进了一步。

写作使她快乐,也令她孤独。而这种痛并快乐的感觉,恰是我们与自己所热爱事物的,真真切切的相爱相杀。

第三种:旅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表达,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旅游的过程中,见众生,见天地,也见自己。

知乎上曾有过一个话题:见过世面的人什么样?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这回答虽不一定准确,却也不无道理。见过世面的人,自然有不一样的言行。


豆瓣8.2,《小妇人》: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03、修炼情绪


乔和艾米的性格比较接近,艾米一气之下烧掉乔的小说,乔大声咆哮:“我恨她,我永远恨她。”两人都属于“炮筒型”性格,一点就着,情绪容易失控。但好在她们还有理智,能意识到臭脾气需要改改。

这次争吵过后,乔痛定思痛,哭着说:“我一激动就蛮不讲理,我会伤害所有我喜欢的人。听到女儿的忏悔,马奇太太回道:

“你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我的人生中,我几乎每天都在生气,我不是天生的有耐心的,但是经过40年的努力,我在学着不让它影响我,让我变得更好。”

母亲的话令乔惊讶不已,因为在她看来,平和如母。孰不知都是岁月的磨炼,自我的克制,于是乔说:“那我也要磨炼我的耐心。”

由此可见,好性格皆是练出来的。很喜欢《唤醒心中的巨人》这本书里的一句话:“你要把自己的心,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意念,当成你人生的花园。”花园里的花草需要修剪,就如人的情绪需要磨炼。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有和乔一样的“炮筒型”,亦有和贝斯一样的“流水型”。

贝斯不像乔那般直爽,她有些胆怯。但是当劳伦斯先生问,谁愿意来家里弹钢琴时,一直站在后面的贝斯走上前来,主动表达自己的心意。随后她又躲到人后,腼腆地笑笑。这是贝斯的进步,平静如水,不争不求的她,正在试着勇敢、大胆的表达自我。

重要的不是你是哪种情绪,而是你能否从固有情绪的不足里,先将其发现,再将其改变。


豆瓣8.2,《小妇人》: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武志红写过一本书,《心灵的七种兵器》,所谓七种兵器,指的是一些坏情绪及其解决办法。我们来依次做个了解:

①、悲伤

是人总有悲伤,为什么有人活成祥林嫂,有人活成贝多芬?原因在于悲伤的处理方式。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悲伤的情绪?武志红认为,首先,要坦然面对,就如鲁迅先生所言:“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其次,将悲痛视作生命的馈赠,在悲伤中成长和成熟。

比如乔在得知劳里已经和艾米订婚后,沉浸在悲伤中的她选择快速振作起来。她撕掉先前给劳里写的信,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

②、恐惧

当恐惧降临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恐惧背后的原因,让恐惧有处安放。

这让我想到贝斯,她知道自己不久将离世,于是选择看淡生死,渐渐释然。

③、关系

人们的坏情绪普遍来自亲密的关系,《小妇人》里的姐妹关系就是例子。

姐妹间难免起争执,比如乔和艾米的争吵。事后姐妹俩都有反思各自的过错,这正符合武志红的观点,当亲密关系出现裂痕时,我们需要审视自己,改变自己。

④、内疚

有时候,越是亲密的关系,越会产生内疚情绪。以爱情为例,如果其中一方无限付出,致使另一方的付出无法对等,后者将会感到内疚。

我还是以《小妇人》为例,劳里对乔很痴情,他向乔表白后,乔虽然嘴上将其拒绝,但其实心里是内疚的,觉得对劳里有亏欠。

这种内疚感可以通过三方面得到改善:首先,尽量避免完美情人,对方越完美,你就越会因配不上而内疚。其次,停止无节制的付出,彼此付出应对等。第三,当你感到对方的付出超于你时,你能做的只有两点,要么制止对方,要么自己多付出。

⑤、愤怒

亲密关系除了会使人内疚,也会令人愤怒。艾米虽然喜欢劳里,但是当劳里最初向她表白时,她很气愤,因为她觉得自己只是乔的替代品。愤怒之下,艾米明确的向劳里表达了真实想法。

面对愤怒的情绪,我们应学会准确地表达。这就要求你在表达之前,要仔细思考,自己为什么生气,在和谁生气,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和事情的重点,以及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才能把你的损失降到最低。充分衡量过以后,再进行表达。

⑥、接受

季羡林先生有一个观点,人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

正因如此,梅格虽没能成为贵妇,却嫁给心爱的约翰。或许日后的生活难免艰苦,可有些时候,两人共同经历的苦,也比一人品尝的甜要幸运。凡事要往“得”的一面看,接受“失”的一面,因为失去的已成过往,拥有的将是今天和未来。

⑦、仪式

“生活要有仪式感”,此言不虚。武志红所说的仪式感,指的是当我们接受现实里的不完满之后,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比如:乔将写给劳里的信扔进水里,即在表示和内心隐藏的爱情告别。

这七种兵器究竟是否正确,我无法代替你表态。但我觉得你先别急着下结论,情绪面前,素来无关年龄。情绪需要修炼,修炼需要方法。方法或许很多,本书算是其一。兵器可护人,亦可伤人。我希望于你而言,它是前者。


豆瓣8.2,《小妇人》: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总结:


一部电影所传达的讯息,观众自可各抒己见。所见有深有浅,其实深浅的意义,往往是以别人的眼光来看待你的体会,关键是你自己的心得。

尽管《小妇人》对女性思想和言行的解放不够彻底,但我认为如果要求一个所谓独立的女人,必须要以没有家庭的形象示人,那么对女性而言,这就意味着反抗的成功?女性独立当然重要,但女人也有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我不赞同那种观点,认为女性回归家庭,就是堕落。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由每个女人自己决定,每种生活都可以让她获得精彩。如果说我这篇文章有什么价值?我的本意是通过文中这三点,给女人们一些良性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