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本文由《万物》杂志官方微信 “把科学带回家

” 提供

来源 | 《万物》等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趣问万物

从古至今,我们都将情感与心脏紧密相连,比如把产生好感叫“心动”,把悲伤的感觉叫“心痛”。如今的我们也都知道,这些情感体验其实都是大脑产生的,那为什么我们在生理上却真的能感受到“心动”和“心痛”呢?

它们的确不是心理上的错觉,而是心脏的真切体验,但其“幕后操控者”仍是大脑。当你喜欢上一个人时,大脑控制情绪的特定区域会被激活,调控多巴胺、苯乙胺和催产素等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网络,让人产生愉悦的体验。同时,它们还会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身体各处,使心跳加速,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心动。当一段感情破裂时,上述激素水平回落,而应激激素皮质醇开始占据上风,它会给你带来压力感。

难过时的心痛在学术上被称为“社会疼痛”,和身体创伤导致的疼痛不同,它来自于人际关系的挫折。研究表明,社会疼痛与大脑的

前扣带回和前脑岛有关,而这两个脑区也参与调控身体创伤的疼痛。当我们遭遇心理创伤事件时,感到悲伤、愤怒、焦虑或恐惧时,前扣带回可能会刺激通向胸部的迷走神经,让你感到胸闷或疼痛。

一些用于治疗生理疼痛的药物甚至也能降低社会疼痛的敏感度。尽管你可能会感受到真实的心痛,但它一般不会对心脏产生实际创伤。不过,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巨大的精神创伤会引起应激性心肌病,也被叫做“心碎综合征”,那才叫真的“心碎”。

希望大家多开心!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趣问万物

水在真空中是什么状态?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大家都知道水的沸点是100℃,前提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25kPa或1 atm)下。随着气压的降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很难煮熟饭,而高压锅可以很快。假如我们不停抽走水周围的空气,向真空状态靠近,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趣问万物


水在不同气压和温度下的状态 | 图源:Wikipedia


准备一个密封容器、一杯水和一个真空泵,你就可以亲眼见证这场水的“变形计”。当越来越多的空气被真空泵抽走,水的沸点不断降低,低到一定程度后,你就会看到

水在常温下沸腾起来了!但“魔术”到这里还并未结束。

水在沸腾的同时会产生水蒸气,并带走水中的部分热量,使水温降低。如果真空泵继续工作,水在保持沸腾的同时,还会持续降温,甚至到0℃以下,这时候沸腾的水里竟然开始结冰了!

带着冰的“滚凉”沸水,未来或许会是我们在宇宙基地生活的夏日特饮(实验视频见文末)。


为什么风力发电机的扇叶很窄?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风扇通常有着宽大的扇叶,但用于发电的大风车(风力发电机)的扇叶看起来却非常窄,为什么不弄宽点来接收更多的风能呢?

首先要为风力发电机澄清的是,它们的扇叶其实并不窄,一般都有近3米宽。所谓的“窄”其实是相对整个风轮而言,准确地说是风轮实度低。风轮实度指的是扇叶在风轮旋转平面上投影面积的总和与风轮扫掠面积的比值,也就是说扇叶越宽、越多,风轮实度越高。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趣问万物

风力发电机的扇叶其实并不窄

与电风扇的能量转换过程完全相反,风力发电机需要尽可能捕获风的动能来转化为电能。当风通过风力发电机扇叶并带动其旋转时,部分风能被转化为了扇叶的动能,因此风速会减慢。而风轮捕获风能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它在气流通过时扫过气流的面积。低实度的风轮虽然自身面积处于劣势,但在同等风力下的旋转速度更快,因此它所扫过的气流面积未必逊于高实度的风轮。但实度过低,比如仅1片或2片扇叶也会影响“捕风”效率。

另外,过高的风轮实度(宽叶片或多扇叶)也会带来更大阻力,损耗风能,降低能量转换效率。含有金属材质的扇叶还存在反射无线电波的问题,因此越宽大就越容易造成无线电干扰。除此之外,面积增大的扇叶,质量也会增加,需要更坚固的塔架,这样一来,风力发电机从制造到安装的

成本都会增加


往天上打的子弹掉下会击中开枪者吗?

明明是脑子的事,为什么难过时会感到心痛?| 趣问万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垂直向上发射的子弹掉下来以后的

速度和位置

子弹的杀伤力主要来自它的速度,这与枪支和子弹的类型有关。子弹的初速度一般在数百米/秒。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子弹在发出后就会开始减速,而在垂直弹道上还多了重力的阻碍,因此子弹的速度会减得更快,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也相应缩短。即使如此,一颗子弹在无风的天气里垂直发射,也可能升至3千米高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陆军少将朱利安·哈切尔就为我们提供了相关数据。测试中,他使用了一把0.30英寸(7.62毫米)口径的步枪,竖直向上开枪后,子弹在18秒内升到了大约2743米的高度,然后又花了31秒落回地面,在后半程,由于重力和阻力达到平衡,子弹基本上维持在91米/秒的终极速度,而子弹的速度只要达到65米/秒就可以击穿皮肤,所以说回落的子弹仍具有危险的杀伤力

不过子弹要想回落到初始地点可不太容易,即使你能保持枪口的绝对竖直,子弹也可能受到气流影响,多少会偏离原本的位置,结果很可能让周围的无辜者受伤,这样的事在现实中就发生过。至于裁判的发令枪,它所发射出的弹药类似鞭炮,所以一般不用担心会有“回马枪”。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正确使用,仅仅是玩具枪也会非常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