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独角兽,一个来自西方神话的虚构生物,形如白马,额前有一只独角。向来是西方神话中代表高贵、高傲、纯洁的象征。䑏疏【quán shū】来自东方山海经中的独角马,文化差异的不同,传说中的虚构生物为什么会这么相似?

引语

我国博大的文化之下,诞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书籍,《山海经》作为一部神怪古籍,书上有多种不可思议之物,书籍的创作时间已经难以确认,更是不知道创作者是谁,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有说是多人合力完成,有说是一个人杜撰而成......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正文

这次我们要说的是记载于《山海经·北山经》中的一匹怪马,我们先来看看原文--(求如山)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䑏疏【quán shū】,可以辟火。

译文:求如山往北三百里有一座带山,山上多玉石,山下多青碧。这里有一种兽,长得像马,额头有一只独角,名字叫䑏疏【quán shū】,可以辟火。

还有一种跟䑏疏【quán shū】特别相似的【马孛】(bó)马,也是独角,牛尾而白身。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当时小柯看到这里的时候,小柯脑中猛然闪过一丝灵光!这不是独角兽吗?随后我赶紧查询书籍去了解了一下西方神话传中的虚构生物独角兽。

独角兽的传说从历史看来早期就存在于欧洲,在《旧约圣经》上也有记载,但是独角兽的出现时间可能要早于《旧约圣经》,以此我大胆推测一种想法。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大陆板块分裂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二,这里就不做详细赘述了。结合以上两种虚构生物我们是不是可以看成在大陆板块分裂前,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已经被人们虚构出来。

经过许多个世纪的演变,从而演变成了各个大陆不一样的叫法,或者说看法?因为在阿拉伯,印度和北非也有这种独角的生物,不同于东方和西方神话的描述,那里把独角兽描述成了一个凶残的象征。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作为东方“土生土长”的一本神怪古籍,记载的东西和诸多不同地区的虚构生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件事情实在引人遐想,果然历史一旦到了所有起源的时候,许多无关的事情都会联系到一起。

结尾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收集于杂乱的民间传说中,都是虚构而成。当然这些小故事看着挺有趣,大家也就当一乐吧!

(有各种小故事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柯会努力寻找到 一些志怪古籍中相似的虚构生物,算是为大家闲时找个乐子。)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民间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座山山脚下,这里的土地虽然不富饶,但也不是很贫瘠,靠山吃山的人们总有许多办法吃到现在城市里难易寻找到的植物使用。

身手矫健一点的男人经常能捕到一些草鱼之类,他们感恩着这片土地,敬爱着这片土地,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世世代代!而且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禁止大肆霍霍大山!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他们虽然靠山吃山,但是他们知道用之于山,需要还之于山。所有村里的人都遵守着这条规定,没有一个人为了食物大肆霍霍。

女人们在家看看孩子,偶尔上山采采野菜,口馋了就让男人们进山捉一只遍地都是地草鱼解解馋,这时还是穿着粗布麻衣的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科技,有的只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定。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男人们这次带着村里的半大小孩上山备冬货,冬天就要到了,大雪很快就会覆盖住林间的小路,那时森林已经不是人类的主场,而是大自然的休眠期。

说来也怪今年的林间似乎特别安静,不是没有那种热闹感,只是有些过于安静了,似乎大山的音量被关了一样,静的可怕。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男人们都不怕,自己这边人多,管它什么豺狼虎豹看见他们准会逃走。但是不自觉脚步还是慢了下来,发出剧烈的声音驱赶未知的东西。

小孩们没敢吱声,那时候小孩都是在家长的“棍棒”下长大,对于父亲的威严没一个干说个“不”字的,各自老爹似乎发现了什么,恐怕自己的声音会捣乱,一个个头跟豆芽一样,看着路一股脑的跟着大人们走。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不知过了多久,看到前面似乎有着一群野马在吃草,那群马全身雪白,站在一片不大的草地处,风吹过颈间的鬃毛,说不出来的神气!

小孩们都看呆了,从小跟着大人进山无外乎看大人捕鱼之类的,哪见过这样的白马?以前进城的时候看见街上骑马的人都感觉特别的神气,这片白马似乎更加神气!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大人们只感觉古怪,平常山里那有马?况且还是一群!不由得心头起了疑虑,招呼一旁看待的小孩赶紧走,这不符合常理,他们要赶紧离开这里。

他们一众人匆匆弄了点冬货,急速往山下赶去,到了村口所有人都不由得送了一口气,在他们还是小屁孩的时候,他们父辈告诫他们:“在山上看到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要赶紧走,不要留恋,那会让你栽到山里!”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从前就有一个书生前往山里寻找什么凤凰,虽然捡了一条命,但是双眼还是被鸟啄吓,从此跟功名再无半点关系!显然男人们都对父辈的话一丝不苟地遵守着。

到了家里男人们不禁跟自家媳妇聊起今天所见到的白马,女人们也是惊奇不已,但是白马是白马,日子是日子,今天吃饭了明天还要吃饭,早早打发自家人睡下,明天一早还有去备柴火。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可是这一睡不要紧,第二天一早小孩们找到大人说自己晚上梦到了白马,脑门还有一个牛角,村里人都以为自家孩子被白马吓住了,赶紧土地长土地短的“叫魂”。(民间传闻被吓住的小孩是“魂”吓跑了一个,大人们叫一下“魂”就回来了,当然只是哄小孩!哈哈!)

此后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一村人也没当回事,其实也没有事,只是小孩看白马神气,晚上做梦骑白马了。

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独角马差异却甚小,虚构生物为何会这样相似

这个故事是一位不肯透漏自己名字的水友讲述,只有只言片语,我给它再加工了一下,还望各位小伙伴海涵呀!

好了我们就说到这里,有各种小故事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柯会努力寻找到 一些志怪古籍中相似的虚构生物,算是为大家闲时找个乐子。

--------------------------------

小柯百味屋

感谢网友提供故事!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