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每一个时代的建筑物、生产工具,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见证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或将是历史文物。当然,能够见证历史的,不局限于这些。

屹立在埃及境内的金字塔、狮首人面像,见证着埃及、非洲有着古老的文明历史,古埃及在4500年前就有着超高的建筑技术,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猜想。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金字塔

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见证了我国古代人民超高的制陶艺术。

诸多的古今中外建筑奇迹,我国的万里长城,意大利的斜塔,枚不胜举,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而那些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的古代石磙、石磨,碾盘,则见证着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下图,河南省某村庄的一个碾盘,散落在沟边多年了,摄影:郑道兴)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碾盘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民耕田,使用牛耕,现代大多是机械化,拖拉机已经代替了牛耕,生产出来的粮食,交由面粉厂、米厂,即可换来白面、大米,而在古代,人们吃粮食,可没有这么简单。

就拿小麦来说,从耕地到吃上小麦面粉,大体上需要以下三个过程:

耕种、收割、脱粒、面粉加工。

而这几个环节,都是人工操作。其中的脱粒,是使用石磙碾压,面粉加工,就是使用石磨,把小麦碾碎,再通过萝筛,除去麦麸,得到面粉。

如今,现代化的脱粒机、联合收割机、面粉厂,早已经取代了石磙、石磨,而那些石磙、石磨,早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经被遗弃在乡间的村头,散落在沟边,无人问津。(下图,河南省某村庄的一个石磙,散落在沟边多年了,摄影:郑道兴)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石磙

其实,这些被遗弃的石磙、石磨,都是历史文物,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见证。在农村人看来,门前庭外,放置这些石头制品不吉利,主要体现在:

  • 一是没有用途;
  • 二是碍事,空闲的物件占地方;
  • 三是不吉祥。

而在城市里,人们视这些物件是古董,甚至花高价回收。分析其原因,大体上归纳为:

  • 城市里这些古老的农用物品极为罕见,物以稀为贵;
  • 城市的人们文物保护意识强,能够意识到这是农耕文化的见证;
  • 复古、美观。房地产、小区摆放这些农村古董,能够营造一种复古氛围,展示农耕文化。

这就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的石磙、石磨,农村人无人问津,而在城市里,却成了宝贝。(下图,河南省某村庄的一个石磨,散落在村头多年了,摄影:郑道兴)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石磨

随之出现了一些倒卖文物的贩子,他们或者低价是收购,或者是在村头直接搬运,有人专门收购,集中起来,销往城市。

(下图是网络配图,大批石磨被商贩收购)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石磨

近些年,由于乡村人民文化意识的增强,再加上很多自媒体人的出现,农村人民已经意识到这些古代的石磙、石磨的存在价值,人们开始保护这些物品。

看似无人问津的石磙、石磨,还有一些牛槽,虽然依旧散落在乡间,但是都有主人。这些物件,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队时期遗留下来的,归属于生产队。

(下图,河南省某村庄的一个牛槽,散落在村头多年,已经严重损坏,摄影:郑道兴)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牛槽

(下图,河南省某村庄的一个石碾盘,散落在沟里多年了,摄影:郑道兴)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河南省某村庄的一个石碾盘

我村就有一个盗卖碾盘的案例。

村里闲置多年的碾盘,有人来收购,被一村民私自卖了,大白天来着铲车、吊车被拉走,村民们竟然看着无人管,认为这是无用的物品,拉走就拉走了。

而这些村头石磙、石磨、碾盘、牛槽,是农村世世代代人的记忆,也是我国古代、近代农耕文化的历史文物,见证了农村人民几千年的生活,应当妥善安置,让后人更了解我国的农耕文化。

(下图,村子里被盗卖的石碾盘,摄于三年前,摄影:郑道兴)

城里人心目中的老古董,散落在乡村路边沟道,无人问津

被盗卖的碾盘

村委知道后,调查后得知,一个碾盘只买了300块钱,虽然对当事人做了处罚,那逝去的文物,一去不再复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