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育與眾不同,家長應學會"割裂式"對待,否則孩子容易失控


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會比較困惑,

為啥自家娃的情緒這麼難以理解?為什麼才2歲的孩子有的時候卻會情緒失控、暴躁易怒?為什麼孩子長大了還是暴躁任性?

育兒類的"情緒管理"理論會告訴家長們:我們每個人一開始都是很直白的,是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去適應人群的,所以我們作為家長,要給孩子教會如何控制情緒,不要對孩子的失控進行嚴厲的批評或者打罵。

但是,有一些家長卻發現,自己明明已經按照教育理念的方法幫助孩子了,孩子卻變成了另一種任性的思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吧。

情緒教育與眾不同,家長應學會

疏導情緒的理論之"你可以犯錯"

在主流的教育理念中,我們提倡的應對孩子們失控的脾氣,主要的辦法就是"允許孩子犯錯"。

因為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是懵懂無知的,但是能隱隱約約察覺出什麼是犯錯,但他們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去避免自己犯錯,因此在3-6歲探索欲萌發的時期,孩子們是最容易"幹壞事"的。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他們更沒有能力去解決、善後這些"幹壞事"帶來的負面影響或者糟糕結局,因此他們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就會"無能狂怒"。

人的情緒中,恐懼到了極點就成了憤怒。

年幼的孩子對於做錯事、幹壞事的恐懼心情是非常強的,不亞於膽小的人看鬼片,因此孩子的憤怒其實是一種無助。"允許孩子犯錯"的思想就非常重要了。

允許孩子犯錯——這個觀念在實際生活的使用中起正面作用:

① 安撫孩子的負面情緒,減輕恐懼;

② 讓孩子不畏懼探索欲帶來的可能存在的錯誤,保證好奇心、求知慾不被打壓。

情緒教育與眾不同,家長應學會

當孩子們處於恐懼的狀態下時,是無法冷靜下來尋求一個解決辦法的,因此會更加憤怒,由"無法解決困難"而衍生出一種對於自己"無能"的憤怒。

這個時候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安慰孩子"犯錯並不可怕"是一種讓孩子短時間內停止情緒失控的有效辦法,這種安慰的態度從源頭上解決了孩子的恐懼和焦慮。

其實孩子做錯事情的恐懼情緒,主要來源於對於父母的愛的渴望。

孩子們小的時候無數次向爸媽表達自己的愛,希望得到回應,這樣他們才有安全感,渴望被父母愛著,是每一個孩子內心的呼聲。

做錯事情的時候,如果家長憤怒、打罵,孩子很容易理解為因為自己做錯事而失去了被愛的資格,因此才會持續性地情緒失控。

情緒教育與眾不同,家長應學會

另外,在孩子們3-6歲期間,是對於外在世界探索欲最強的時間,這個時候他們對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想要去摸一摸碰一碰,自然也就容易犯錯。

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犯錯抱著一種不耐煩、暴躁的態度,那麼孩子會因為不願失去被父母愛的權利,而放棄探索的機會。

一旦這種下意識的想法在小的時候形成了習慣,那麼孩子一生可能都會被這種習慣左右了自己的思想,一直處於唯唯諾諾、不敢行動的狀態下。

也就成了很多家長最鬱悶的一點:我家孩子什麼都不敢做,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

但這個觀念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隱患:

① 長久失去焦慮後,孩子可能會變得"不上心";

② 不知道犯錯帶來的後果,就不具備常人應有的責任心。

情緒教育與眾不同,家長應學會

但是家長們不要以為,在孩子犯錯而情緒失控的時候,只要安慰他們"沒事別怕"就行了,育兒的辦法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單純地提倡"允許孩子犯錯"而不加以其他手段輔助,只會養廢你的孩子。

因為這種溝通方式的作用,是短時間內讓孩子冷靜下來,而並不是安慰孩子之後讓孩子繼續"造作",

否則只會讓孩子誤以為"犯錯其實是無害的",從而淡化做錯事給自己帶來的擔憂心情。

當孩子不畏懼犯錯,也從未從犯錯中明白道理,只是過於關注家長的縱容態度之後,這樣長久的相處方式形成了習慣,就會讓孩子的想法養成另外一種潛意識:他們會漸漸失去對於責任心的理解,變成習慣性不負責任。

"疏"和"堵"的比重要重新思考

育兒理念中長久以來一直提倡要"允許孩子犯錯",因為我們的中國式家長總是習慣於對孩子太過苛刻,一天到晚挑毛病,看到孩子似乎只能看到他們身上的錯誤,永遠不願意承認他們的閃光點,只有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才會對別人炫耀自家孩子。

這種口是心非的育兒方式,主要是因為我們長久以來一直宣揚"謙虛使人進步,驕傲是人落後",但是對這句話的使用卻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發生了錯誤的解讀。

家長習慣於指摘孩子的錯誤和缺點,最後將這種習慣變得越來越"刻薄",甚至到了發洩自身負能量的程度,平時一有不愉快的事情,

就要藉著孩子犯錯的機會冷嘲熱諷,甚至孩子犯錯也要被罵,就是這樣的教育思路,讓孩子和家長越來越無法溝通。

在這樣的相處模式之下,孩子察覺不到家長的愛,只覺得自己每天都被攻擊,已經不被愛了,也就失去了做錯事的恐懼,才會變得不害怕自己犯錯,甚至故意犯錯:反正你已經不愛我了,所以我也不在乎犯錯後你對我的評價。

情緒教育與眾不同,家長應學會


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我們提倡讓家長允許孩子去犯錯,讓孩子不要陷入不被愛的恐慌之中,但是大多數家長會陷入思維定式,覺得"哎呀那我們不敢說孩子了",於是就從一個極端變成另一個極端,變成了徹底閉上嘴巴不評論這件事,只是安慰一句"沒事沒事"。

其實,我們需要重新考慮一下"疏導恐懼"與"堵住後遺症"之間的關係了。

用好教育手段的關鍵:"割裂式"對待情緒管理

我們曾經學習哲學的時候,都聽說過一句話吧: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育兒的情緒管理也是如此。

家長應當將孩子的情緒與事情本身割裂開來看,比如我們對孩子進行安慰的目的,其實是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在之後再次犯錯或者失誤的時候,可以心中淡定地明白"家長不會因為這個隨便就不愛我,所以沒有什麼可怕的",這樣孩子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會再像年幼時一樣隨意"暴走"了。

安慰孩子完了之後,家長不要以為這件事就解決了,我們只是解決了孩子情緒的問題,卻沒有解決客觀的事情。

我們很多家長在幫助孩子解決他們犯的錯時,往往採取了各種各樣卻大多數時候都是錯誤的辦法,結果發現孩子屢教不改、知錯犯錯,自己又決定了不去打罵孩子,結果好像助長了孩子的"囂張",最後這孩子就越來越難管了。

情緒教育與眾不同,家長應學會

其實在孩子年幼犯錯的時候,家長們幫他們解決問題,最大的失誤是按照成年人的思維直接去給予正確答案,少了中間探索的過程,孩子不明白"為什麼不能這樣,為什麼一定要按你的辦法來",因此下次還是很想去進行探索,就成了家長眼中的"屢教不改"。

花點時間陪孩子一起進行探索,問問孩子"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明白孩子想要探索的點在哪裡,而不要只給孩子一個正確答案,這才是育兒中最重要的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