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孩子成為"人上人",就不要剝奪孩子應對逆境的權利

上週末的時候,老姐帶著外甥回家,老媽看到自己的親孫子回來格外高興,各種零食小吃什麼的都搜出來了,因為很有沒有見到了,所以一回來我就帶著他在那邊玩。要說老姐教育小孩還真是有一套方法,外甥雖然還小,但是很獨立也很懂事了,可這一切在我老媽心裡都變了味。

那天中午,我帶著外甥在玩樂高,玩到中途的時候就進行不下去了,現場有一塊樂高碎片多了出來,這個時候老媽就過來"幫忙"拿著完成的圖片幫外甥組裝,還有一次去鄉下田地裡玩,我們都從坎上跨過去,外甥太小過不來,可是旁邊就有一塊木板可以搭著過來。

我們都叫外甥去拿木板,可是老媽覺得這太難為孫子了,而且木板也挺髒的,就不顧我們的反對,非要把外甥抱過來。

這是被我老姐抱怨很多次,她好不容易培養孩子的獨立應對逆境環境的能力,被我老媽全數破解了。

要想讓孩子成為

逆境對於一個孩子未來發展有多重要,你瞭解嗎?

其實,我之前也接觸過不少的類似情況,很多長輩都覺得孩子還太小,還不具備自己去應對逆境的能力,所以爸媽的幫助很重要。

這種的能力訓練,可以等將來孩子都大一點的時候再進行,當然,也有少數家長是同意讓孩子身處逆境的,但是他們的目的只是讓孩子知道沒有什麼事是可以輕易完成的,最後擦屁股的工作,還是孩子的家長。

一個只顧說,一個幫著做,這並不是在幫孩子克服困難應對他們的逆境,而且在幫助他們培養對長輩的依賴和惰性,這是在拿你家寶貝的未來開玩笑。

家長們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有魄力,將來成為人上人,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輕易去剝奪孩子應對逆境的權利,沒有誰的成長是左右逢源的,孩子也是一樣。

要想讓孩子成為

智商決定爬多高,逆商決定走多遠

現在的社會,大多數家長都把重心放在了培養孩子的智商上面,當然也有部分家長開始注意到孩子的情商,畢竟這個社會是現實的,一個人光有能力是不夠的,還得能有會說話的嘴皮子。

不可否認,這兩點確實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在面對逆環境時自身的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逆商,能夠鍛鍊人的環境絕對是充滿挫折和困難的。

如果把一個長期嬌慣溺愛的孩子放在一個逆境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毀滅,因為他不具備處理能力,但又找不到合適的"外援"所以跌倒之後就只能躺下,而不會想著如何爬起來,怎麼去克服。

一個人只有在適度的壓力環境下才能爆發自己的潛在能力,逆境對於一個人的格局和他的人生高度的錘鍊是非常重要的。逆境最鍛鍊一個人的思維,而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思維不設限,就是好事,不輕易自己說服自己,就是好事,逆商比智商情商更有用。

有些人正是有著高超的逆商才沒有被打倒,才能有如此良好的心態,才能有著明朗的笑容,才能勇敢追逐自己的理想,這樣孩子們才能走的更遠。

要想讓孩子成為

不刻意製造逆境,不輕易向逆境的孩子伸手

有一個孩子跌倒了,站起來拍拍土繼續往前跑,另外一個孩子跌倒了,哭的非常悽慘,哭完了說我再也不跑了。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人生經歷,對我們大腦的結構都會做出實際性的物理變化。

這個現象在我們的孩提時代尤其顯著,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逆境裡,處理好了,就是一堂成長課,處理不好,就會造成身體以及心理上的創傷,進而影響到成年後的執行力、抗壓能力、還有健康。

為什麼失去光明的孩子能逆境上進,四肢健全所謂天資聰敏的孩子懶惰怕苦,四肢健全成功的概率還是比較高,關鍵是思想是否健全。

也許這就是每個人長大必經的過程。就像父母看到孩子跌倒,只能心疼卻不能伸手去扶,為的只是要讓他學會自己在逆境中慢慢爬起來。

逆境之下,信任我們的孩子有能力保護自己,其實就是一種成長。

逆境讓孩子越來越瞭解自己,同時也讓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地不斷成長。若坦然面對順境和逆境,你的孩子也會把生活當作良師益友,而不是敵人。

要想讓孩子成為

每一次的逆境都是成長的階梯。 ​

人只有在逆境中才會渴望成長,克服困難的能力是人生存的本性。只是在一些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溺愛與縱容讓孩子誤以為可以依靠他人去解決問題,從而放棄了克服困難的能力。

在成年後,遇到問題時會習慣性地選擇迴避,令自己無法真正成長,導致身心問題的不斷出現。

都說逆境的孩子最堅強,現如今,好多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逃避情緒,採取逃避或者尋求父母幫助的方式,如果父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困境中,依然巍然屹立。就應該讓他們從小直面困難,在困境面前抬起頭,信心十足。

這就要父母不斷的鼓勵表揚確認孩子的情況下,孩子的內心變得異常強大,就算日後遇到天大的困難,他們也會充滿勇氣,相信能夠把困難擊垮。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口一個棉花糖吃出來的,而是一腳一步走出來的,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要想讓孩子成為

要想讓孩子成為"人上人",就不要搶奪孩子應對逆境的權利,父母要樹立逆境教育思維,把逆境環境看成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讓你的孩子讀懂"挫折",鼓勵逆境中的孩子。

對孩子的努力行為作出正確評價,讓孩子能夠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因果之間的關係,面對孩子的失敗,家長可以嘗試不管,讓他們自己克服。

面對失敗他們有選擇的權利,但是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只有內心世界足夠的強大,才能克服眼前的一切難題,爸媽們不要害怕孩子遇到挫折,而是要警惕遇到難題後不知道如何面對,縱總想逃避的孩子,我們要給孩子創造的環境既要有陽光花朵也要有驟雨風浪,這才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最好環境。

讓他們相信"努力"可以使一個人變強大,他們會告訴自己:我要繼續努力想辦法,這樣才能突破困難,走出逆境。

要想讓孩子成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