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明水县:多举措帮农民卖余粮备春耕

黑龙江明水县:多举措帮农民卖余粮备春耕

本报讯(记者 吴旋 通讯员 高伟)连日来,黑龙江明水县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全力开通粮食收储企业复工通道,组织粮食企业采取“错峰收购”的方式,加紧帮助农民把手中余粮变现 ,以备春耕生产。

在明水县育林乡胜利村的粮食烘干塔院内,村民李文正在出售玉米。“真的感谢政府为我们农民处处着想,防疫的同时有序组织我们玉米脱粒,又联系企业帮助我们销售,真的是雪中送炭一样。”李文高兴地说。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明水县坚持做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售粮,双管齐下、多措并举,及时统筹调度、协调解决种植户粮食销售,为下一步农业生产奠定基础。该县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据了解,为了帮助农民尽快销售余粮,明水县一方面动员全县粮食收购企业复工,制定企业开复工方案、企业管理办法、企业管理实施细则、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预案及企业开复工流程图等,工人全程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消毒检测。各大粮食加工企业也陆续投入生产,通过就地转化加快原粮消化。另一方面有效组织村屯抢前抓早进行玉米脱粒,乡村对农民手中余粮进行统计。通过村屯大喇叭、手机短信等载体引导群众卖粮,将近期市场粮价行情信息传达到农户,让农民掌握市场行情,引导农民适时销售手中余粮,加快余粮变现,为春耕生产储备好资金。

在满足该县粮食收购企业用量的同时,引导企业和粮食经济人积极对外联系,找买家、找合作伙伴,扩大对外销售渠道,加快粮食外运进度。对于外来收购粮食车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标准执行,卫生人员全程负责疫情防控监督,要求全员佩戴口罩,运粮司机不下车,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在出入县城与乡镇村屯时做好登记,以及测量体温等其他登记记录,政府做到有专人全程跟踪,安全防护、陪同收粮,保证在本县顺利收购。

“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政策性粮食收购、强化市场主体收购、提升原粮就地加工转化比例,加快解决‘卖粮慢’‘卖粮难’问题。”明水县粮食局局长刘德刚说。

2月28日,满载玉米的大货车经过一系列防疫安全检查后,一辆辆有序驶出明水县。这些外来收粮的客商提前与乡镇、村屯进行点对点对接,预先制定了收购计划,村屯分别列出送粮时间,既保证每天的收储量,同时也可以错开流量,减少车辆、村民间聚集。

为了解决明水县粮食收购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让资金“回笼”。明水县金融机构及时下摆春耕贷款资金,助力收粮。

“为加快余粮销售,保证生产进度,我们通过摸底调查,充分掌握余粮数量、质量,帮助种植户进行“线上线下售粮”。县内有意愿开工的36家粮食收储企业应开尽开,通过区域内定向销售等形式,自2月25日以来,已组织脱粒销售余粮3.85万吨,全县累计已销售玉米约近45万吨,占应销总量的75%,80%以上的农户手中余粮已销售完毕,加之自留饲料等10万吨,全县尚有18万吨玉米待销,3月2日全部脱粒,并组织有序销售,不会出现坏粮问题。”明水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

如何把种出的好粮食卖出好价格,让利农户?明水县政府副助长吴玉宝说:“我们县积极适应粮食市场由政策市场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更加注重粮食市场化营销,以需求为导向,创新采取各种手段,坚决杜绝农户卖粮难和大面积坏粮事故,保障农户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