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產量低或許是土壤出了問題,面對酸化、鹽化,又該如何矯正?

在果樹的栽培過程中,長期施用化學肥料、灌溉不合理、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越來越少等因素,導致土壤變得酸化或鹽化,這都會使得土壤的通氣性、透水性變差,養分有效性降低,最終導致果樹發育不良或不能正常生長。這些都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所在,那麼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和矯正方案又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果樹土壤酸化、鹽化的危害及矯正措施。

果樹產量低或許是土壤出了問題,面對酸化、鹽化,又該如何矯正?

一、土壤酸化對果樹的危害及矯正

1.土壤酸化的危害症狀

(1)、土壤酸化易造成鉀、鈣、鎂大量淋溶

當土壤的pH值低於6時,大量的金屬離子如鉀、鈣、鎂等,會被交換到土壤溶液中後極易被淋溶。所以,在酸性土壤中容易出現鉀、鈣、鎂的缺乏症。土壤酸化和這些金屬離子的淋溶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就是說,土壤酸化會導致土壤中鉀、鈣、鎂離子的淋溶損失,反過來,這些金屬離子的淋溶損失又加劇了土壤的酸化進程。

(2)、影響元素的有效性

多種元素的有效性受土壤有機質含量、黏粒含量、pH值、氧化還原電位等許多因素影響。pH為4.5~6.5時,大量的錳以有效態的二價錳形式存在,而pH低於4.5或高於8.0時,有效態錳就明顯下降。在淋溶強烈的酸性土中,特別是沙質土,由於有效銅的大量淋溶,土壤中銅的可給性也降低。

在酸性土壤條件下,氧化還原電位較低,鐵被還原成溶解度高的亞鐵。特別在地下水位低、排水不良的澇窪地,鐵被強烈還原,可能發生亞鐵中毒。硼在pH為4.7~6.7的酸性土壤中溶解度增加,並以硼酸根存在於土壤溶液中,容易淋溶損失。另外,酸性土壤富含鐵、鋁,鐵、鋁對硼有吸附固定作用,從而影響硼的有效性。在pH為3~6的條件下,鉬以對果樹無用的酸性氧化物形式存在,降低了鉬的有效性。

磷在酸性土壤中的有效性較低,易被固定而不能被果樹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磷在pH 6.5左右時,有效性最高。土壤pH低於6時,由於土壤中鐵、鋁的含量升高,磷容易被鐵和鋁給固定,從而生成磷酸鐵和磷酸鋁,它們都是難溶性的物質。起初,磷酸鐵和磷酸鋁為膠狀的無定形物質,還可以被果樹吸收,但隨著水解後生成結晶比較好的鹽基性磷酸鐵鋁,其有效性和利用率進一步降低,經過長時間的推移,磷酸鹽不斷老化,最終形成閉蓄態磷酸鹽,果樹很難再利用。而且酸性土壤中土錶帶有羥基的黏土礦物,對磷酸具有吸附作用,進一步降低了磷的有效性。

果樹產量低或許是土壤出了問題,面對酸化、鹽化,又該如何矯正?

(3)、果樹發生鐵、鋁、錳中毒現象

土壤pH為2.5~5.0時,鐵、鋁、錳的溶解度急劇增加,會對果樹產生毒害作用,尤其鋁在酸化土壤上溶解度升高,果樹會產生鋁中毒。

(4)、土壤團粒結構受破壞

土壤酸化後,土壤中的鈣離子被大量淋溶,而鈣質是土壤團粒結構形成的重要物質,這就致使土壤的團粒結構遭到破壞,從而最終導致果園土壤通氣透水性不良,降水或灌水后土壤易板結。

(5)、微生物的活動受抑制

土壤酸化的條件下,即使土壤其他條件適宜,微生物的活動也受影響。如土壤中微生物的氨化作用適宜的pH為6.6~7.5,硝化作用適宜的pH為6.5~7.9,pH值太低,導致它們對有機質的分解和養分循環受到抑制。適宜土壤微生物活動的為微酸、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這樣的土壤能夠保持有機態和無機態養分間的動態平衡。

(6)、不利於果樹的生長髮育

①、影響土壤養分的供給狀況進而影響果樹的生長髮育。②、影響果樹根系對養分的吸收,酸化的土壤,再土壤溶液中會存在大量的氫離子,導致根系對陰離子的吸附能力增強,抑制根系對鉀離子等陽離子的吸收,從而影響果樹的生長髮育。③、影響果樹根系的代謝過程,果樹根系的呼吸等代謝過程一般要在中性或微酸的條件下進行,土壤pH過低也會對代謝過程形成抑制,對根系的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進一步影響果樹的生長髮育。

總之,土壤酸化不利於果樹的生長髮育和產量提高。而且在土壤酸化的情況下,果樹根系易得根腫病,蘋果易得粗皮病(錳中毒)等。但這些不利影響並非是酸化土壤中過多氫離子的危害,而是由於土壤酸化影響了土壤中養分的溶解與沉澱,影響了土壤中養分的可給性和微生物的活動,影響了土壤結構,進一步影響根系對養分的吸收所致。

果樹產量低或許是土壤出了問題,面對酸化、鹽化,又該如何矯正?

2.土壤酸化的矯正措施

防止果園土壤酸化,尤其是酸雨對果園土壤產生的不利影響,需要全社會特別是環保部門的通力合作,絕非是果樹生產部門的力量所能及的,而高溫多雨的強淋溶條件也是熱帶地區的果樹生產所必須面對的事實。所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防止果園土壤酸化是目前果業生產行之有效的措施:

(1)、合理施用氮肥

這包括確定合理的氮肥用量和選擇適宜的氮肥種類兩個方面。關於氮肥用量的確定,應根據果園土壤肥力和果樹的生長勢來確定,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在肥料選擇時,對肥料的屬性也要特別注意,目前尿素是最為理想的氮肥,控制好用量一般不會造成果園土壤的酸化。如果選用的氮肥為氯化銨或硫酸銨等生理酸性的肥料,在施用時可以配施少量的有機肥或石灰。

(2)、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

增加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的施用量,能夠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和微生物種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等,增強土壤對外界酸鹼物質的緩衝能力,防止和減慢土壤的酸化。

(3)、增施石灰

除了在酸性土壤上避免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外,可以增施石灰,對已酸化的果園土壤進行改良。石灰需要量依土壤pH的不同而變化。

果樹產量低或許是土壤出了問題,面對酸化、鹽化,又該如何矯正?

二、土壤鹽化對果樹的危害及矯正

土壤含鹽量達到土壤乾重的0.3%~1%時,就會明顯地抑制作物生長,造成減產。鹽化對果樹的危害在沿海地區以及山東、新疆、河北等地都有發生。但危害突出的是在棚室果樹栽培中,隨著果樹棚室栽培年限延長,棚室內土壤鹽漬化的程度也不斷加重。

棚室土壤鹽漬化是典型的次生鹽漬化,在大棚耕層土壤中積鹽多於脫鹽而形成。首先是化肥施用量大,尤其是施用易溶於水,而不易被土壤吸附的硫酸銨、氯化鉀、硝酸銨等化肥;其次是灌水量大,帶進了很多鹽分;最後土壤由於耕作深翻少、灌水次數多,土壤團粒結構變差,吸附與滲透鹽分的能力減退;更主要的是棚室環境密閉,自然降雨淋溶淋洗作用輕,致使鹽分殘留在耕層土壤之內。

1、果樹鹽害症狀

果樹的種類不同,對鹽的抗性也不盡相同,在果樹作物中,桃和杏的抗鹽性相對較差,而葡萄和棗則較強;嫁接時選擇的砧木種類不同,其抗鹽性也有很大的區別。在蘋果砧術中,海棠比山荊子抗鹽鹼性強;在桃樹砧木中,毛桃比毛櫻桃抗鹽鹼性強;即使同一種果樹在不同類型的土壤中栽培,其抗鹽性表現也不同。果樹在沙質土或黏質土中進行栽培的時候,抗鹽性表現比較差,而在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中栽培,其抗鹽性則表現的較強。有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土壤鹽類濃度(鹽漬化程度)對果樹生長髮育的影響可分為四個梯度:

①、當土壤的總鹽濃度在3000毫克/升以下時,對果樹一般不會造成影響;②、當總鹽濃度介於3000 ~5000毫克/升時,會打破果樹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平衡,最終導致果樹的生長髮育受阻;③、當總鹽濃度達到5000~10000毫克/升時,土壤中會積累銨離子,果樹對鈣離子的吸收減弱,葉片變為褐色和焦邊,引起落花落果現象的發生;④、當總鹽濃度達到10000毫克/升以上時,果樹根系細胞普遍發生質壁分離,新根發生受阻,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果樹產量低或許是土壤出了問題,面對酸化、鹽化,又該如何矯正?

2、果樹鹽害防治

(1)、計劃施肥,嚴格控制施肥量,並改進施肥方法

採用少量多次施肥法,防止一次施肥過量。同時要注意選擇化肥的種類,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類化肥要儘量少施或不施,可選用磷酸類化肥,如磷酸銨、磷酸二氫鉀及尿素、碳酸氫銨等。在施肥中,要切忌偏施氮肥,做到施用多元複合肥,配方施肥。

(2)、增施有機肥料,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增施有機肥料能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土壤吸附與滲透能力,使土壤緩衝能力提高。但需注意施用的有機肥料,必須是經過充分腐熟的、優質的有機肥。

(3)、地面覆蓋

地面覆蓋可有效地減少地表蒸發,在地下水位淺的地區更為重要,覆蓋可抑制地下水上升,減緩鹽分積累。使用地膜覆蓋或地面撒施木屑、鋪蓋農作物秸稈,均十分有效。

果樹產量低或許是土壤出了問題,面對酸化、鹽化,又該如何矯正?

果樹的栽培過程中,如果生長出現問題,不要急於從施肥或者噴藥去解決問題,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甚至還會引起更為嚴重的後果,正確的應對措施是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如土壤酸化、鹽化等,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栽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