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齐白石的人生选择题:身份尴尬受人讥讽,拒绝推荐给慈禧代笔

若是套用王国维的三层治学境界,相对应年过半百齐白石,正要开始的是从“立”、“守”的前两重境界,攀登到第三层的“得”。他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此后的艺术道路,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年齐白石的人生选择题:身份尴尬受人讥讽,拒绝推荐给慈禧代笔

照片:晚年齐白石和他的弟子,后排左起:高尚谦、胡挈青、郭秀仪

衔接这后一种与前两者之间的,是一次十年左右的“衰年变法”时期。而在此过程中,他一直面临着布衣身份难以被主流文人圈所认同的尴尬,同时也面临着中国传统绘画在清末民初时期自身的尴尬局面——这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双重尴尬,便是促成其衰年变法之外因与背景。

壹:穷人的孩子读书难

“芝”,是齐白石一生中学会的第一个字。

教会他认这字的是祖父。

祖父很穷,冬天只有件褪了一半毛的黑山羊皮袄,这皮袄恐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资产。

祖父将孩子裹在皮袄中,用通火炉的铁钳,在地上松柴灰堆中划出一个“芝”字。

告诉他:这就是你的名字。

那一年是公元1866年,原名叫齐纯芝的齐白石,只有4岁。

中年齐白石的人生选择题:身份尴尬受人讥讽,拒绝推荐给慈禧代笔

《鱼虾负剑图》齐白石,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到了8岁时,齐纯芝已经将祖父仅会的三百个汉字都认完了,被送到外祖父开设的蒙馆上学。

这段正式求学的时间不到一年就结束了。这对齐纯芝来说是一段难得的愉快经历。他跟着外祖父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诗》。

齐纯芝辍学之后,成了放牛娃,也负责带着弟弟上山打柴,跟随父亲下地插秧。

他很幸运,最终成长为本地小有名气的“芝木匠”,可以凭借自己的木匠雕花手艺养活家人。

齐纯芝第二次认真读书,是他27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之后。胡沁园让他从《唐诗三百首》读起,他很快入了门。但还不敢与别人通信,与众人集会作诗时也显得扭扭捏捏。

拜师之后,老师为他取名为“璜”,又取了一个号,叫做“濒生”以及“白石山人”的别号。

在胡沁园的鼓励下,他尝试卖画为生,他认为这比在木头上雕花容易多了。

从此,日后享誉中国画坛的“齐白石”,才正式诞生。

这一年是公元1889年。

贰:身份的尴尬

当齐白石还是“芝木匠”时,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画画,因擅长作仕女图,也被家乡人称作“齐美人”。

从“芝木匠”、“齐美人”摇身变为“齐白石”后,他对于艺术、诗文的追求一以贯之,但也不可能不在意外界对于他身份的看法,并且由此影响到对他作品的评价。

比如,刚开始卖画谋生时,有人请他画画,但不让他署名。也有人听从另外“专业人士”的建议,将他刻好的印磨掉,请他人另刻。他也曾为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官员们捉刀、代笔。

这些经历,对于一个敏感、自尊的艺术家来说,是一件折磨和煎熬的事:人们相信他作品的艺术价值,但却鄙视他卑微的出身。

中年齐白石的人生选择题:身份尴尬受人讥讽,拒绝推荐给慈禧代笔

齐白石闲章:曾登李白读书楼

但齐白石的一生又是幸运的。在他每一次需要迈上更高一级艺术台阶之时,总有人“为他着想”。在而立之年前后,在他师傅胡沁园等人鼓励下,他选择了绘画作为终身职业;

在他40岁之后,又遇见了几位“为他着想”的人,那便是夏寿田(号午诒)、樊增祥(别字樊山)、杨度等人。而这三位名仕,也均是之后袁世凯复辟的得力干将。

齐白石40岁后才开始出远门,经历了“五出五归”,随着他游历范围的扩大,其身份的尴尬也一直伴随着他。

“一出一归”时,齐白石应夏寿田(1870—1935年)之邀,于1903年先赴西安,然后跟随夏寿田赴北京。夏寿田字耕夫,湖南桂阳莲塘大湾人。他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中进士第八名,殿试榜眼及第,取得当时湘南地区科举最好成绩。

齐白石赴西安教夏寿田家属画画,在西安住了三个多月后,打算与夏一同赴京。据齐白石晚年自述,在西安时结识了樊樊山等名仕,赴京之前,樊告诉齐白石,慈禧太后喜欢画画,樊可以推荐他进宫为慈禧太后画,有机会成为一名为太后代笔的宫廷画师,可以吃六品俸。但被齐白石婉言谢绝了。

甚至,当他随夏寿田赴京后,担心樊樊山来京推荐他进宫当内廷供奉,便主动辞别夏寿田打算回湖南老家。临行前,夏寿田很为他着想,计划为他捐个县丞,指省江西,到南昌候补。但这也被齐白石拒绝了。

中年齐白石的人生选择题:身份尴尬受人讥讽,拒绝推荐给慈禧代笔

齐白石闲章:中华良民也

这意味着在齐白石40岁后首次“一出一归”时,他就有两次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听从樊樊山的建议入宫廷做一位宫廷画师,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来看,无论是唐、宋,还是明、清,成为朝廷待招都是无数画家梦寐以求、无上荣誉的机会;其次,听从夏寿田的建议从政,虽然是从最底层的官员做起,但可以由此进入统治阶级阵营,自己也可以获得士大夫阶层的身份。

在晚清,捐官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日后国民党四大元老的张静江,也正是在他21岁时,由其父以银10万两捐得二品候补道衔,从此进入体制内的,然后才获得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使法国的机会,也就是这次赴法途中,他结识了孙中山。

但对于上述这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齐白石都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担心自己不会做”。这透着一种为人处世的低调,但也透着艺术家的单纯,并且对画技的自信。而这样,必然会长期面对的身份尴尬问题。

在北京向夏寿田辞行之前,齐白石在李玉田笔铺定制了画笔六十枝,每枝画笔挨次刻了号码,刻的字是:“白石先生画笔第几号。”当时便有人指出说,像他这样没有取得功名的人,不该自称先生,这样地刻笔,未免狂妄。

齐白石想起了终身布衣的前辈画家金农(1687年—1763年),他在三十岁左右与诗人厉鹗一同游览,染疟疾于船上,读唐人崔国辅的《子夜冬歌》——“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心有感悟,于是自号“冬心先生”。

他于是自我安慰:既然布衣出身的金农可以号称“先生”,齐白石为什么不可呢?

中年齐白石的人生选择题:身份尴尬受人讥讽,拒绝推荐给慈禧代笔

齐白石 水族图 水墨纸本 立轴 1952年作

其实博学多才的金冬心,虽然年过50才开始学画,但因其学问渊博、尤其是书法功底深厚,更容易获得主流画坛的认可。中年时齐白石将自己比作“冬心先生”,有惺惺相惜之意,也有模仿借鉴之意。

叁 二次进京时遭遇“天籁诗家”的嘲讽

十五年后,55岁的齐白石于公元1917年,再次北上。

这是他第二次来到了北京城,前后大致呆了五个月。

这次北上的理由,按照齐白石的自述,是因为湘潭附近开始持续兵乱,军队南北交哄、土匪乘机蜂起。

第二次北京之行,齐白石凭借以前在湖南文化圈的人脉关系交友甚多,朋友们大多对其作品欣赏并鼓励。但其中也不乏势利之人。比如有一位“科榜名士”,便认为他是木匠出身,对其倨傲不屑。背地里评价齐白石的作品粗俗、一钱不值。

齐白石对于他的指责记忆深刻,在他的自述中像个孩子一样记仇,他对这人对他的评价做了详细记录:

“画要有书卷气,肚子里没有一点书底子,画出来的东西,俗气熏人,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讲到诗的一道,又岂是易事,有人说,自鸣天籁,这天籁两字,是不读书人装门面的话,试问自古至今,究竟谁是天籁的诗家呢?”

就这段嘲讽之辞,充满了掉书袋的卖弄。其中提到的“自鸣天籁”,其实是针对齐白石的号“白石山人”进行挖苦。这个典故来自文学史上中国南宋的著名诗人姜夔,因1190年(绍熙元年),姜夔正式卜居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朋友潘德久遂称他为“白石道人”。姜夔编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其中《自序》中写道:“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

中年齐白石的人生选择题:身份尴尬受人讥讽,拒绝推荐给慈禧代笔

齐白石 贵寿无极图 设色纸本 立轴 和平画店旧藏

这位“科榜名士”嘲讽齐白石虽然也号“白石”,但怎么可以与姜夔相比。而据前文描述可知,齐白石“白石山人”的号,是27岁时拜胡沁园为师后,由师傅为他取的别名。这个别名与姜夔并无关系,只是因为齐白石家住在白石铺附近。

在诗文方面,因为条件限制,齐白石起步较晚,70岁时他做了一首《往事示儿辈》,描述当年读书的艰苦环境:

“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泪何害事,自烧松火诗唐诗。”

他27岁始拜乡贤胡沁园、陈少蕃学诗,37岁在湘潭县拜王湘绮学诗文,王湘绮私下曾评价这位弟子,说他“画还可以,诗则薛蟠体”。

这些评价激励了齐白石在诗文方面更加用功。对于别人对他诗评价,齐白石一直很是在意。他的诗集《借山吟馆诗草》印行时,樊樊山曾作序褒奖他的诗“意中有意,味外有味”,他就非常高兴。

对于那位讥讽他“自鸣天籁”的“科榜名士”,齐白石写了两句题棕树的诗,对这类嘲讽他的人做出回应:“任君无厌千回剥,转觉临风遍体轻。”(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