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為何德軍如此恐懼喀秋莎火箭炮?

yyluming


這個其實有點冤枉德軍了,德軍:不是我們恐懼啊,是這東西真的太嚇人。

喀秋莎這個東西,第一仗就給德軍打的是目瞪口呆,戰爭初期,費列洛夫大尉率領的部隊,使用7門喀秋莎火箭炮,隔著河,向對岸被德軍佔領的火車站進行了一輪齊射,效果非常好。三十秒的時間內,火車站被覆蓋,100多枚火箭彈落在了德軍陣地上。30秒,一百多火箭彈,這個火力密度是非常可怕的,德軍從來都沒見過。

蘇聯此次使用的是BM13型火箭炮,此型號為喀秋莎火箭炮第一個版本。總共8條導軌,可一次性裝滿16枚火箭彈,在10秒鐘內發射光。而且,後期改進的喀秋莎越來越喪心病狂。BM31火箭炮,使用的是300mm口徑的火箭彈,一次可以裝12枚。而後來的BM-8,使用的82mm的火箭彈,可以分兩種,一種裝36枚火箭彈,稱之為BM-8-36,另一種裝48枚,為BM-8-48。

而且喀秋莎火箭炮還有一個特別喪心病狂的地方,喀秋莎火箭炮還專門有煙霧、標記、照明輪,這些東西,都是嚇人用的。想象一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突然,亮如白晝,天上鋪天蓋地飛過來一大堆火箭彈,拖著尾焰,伴隨著刺耳的尖叫,嚇人不?

而且,喀秋莎這種東西,覆蓋能力特別好,它並不是精準射擊,它也打不準,但是一旦飛過來幾百枚火箭彈,整個陣地都會被覆蓋,打擊效果是非常好的。發射量大,覆蓋面積非常廣泛。

當初圍攻柏林的時候,蘇軍對柏林進行狂轟濫炸,在柏林炸出來一堆廢墟。喀秋莎給人的感覺就是,數量多,天上密密麻麻的高速飛來一堆,動靜大,還有火焰,綜合到一起,也苦了德軍了。


軍武文齋


主要是喀秋莎火箭炮驚人的火力輸出,一門喀秋莎相當於18門自行火炮的威力。尤其是1941年7月14日,蘇軍的一個火箭炮連使用7門喀秋莎向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德軍佔領的火車站展開炮擊,短時間內將100多枚火箭彈傾瀉在德軍陣地,導致德第5步兵師死傷慘痛,他們甚至以為遭到了一個蘇軍炮兵師的攻擊。加上喀秋莎發射時獨特的呼嘯聲,讓德軍更是聞風喪膽。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Катюша)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應用、大批量生產的火箭炮。其搭載在卡車上,擁有較強的機動性,而且其多管火箭炮的設計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火力發射出去,這讓喀秋莎實現了“打了就跑”的優勢。雖然其精準度有限、防護也比較脆弱,但是它的價格低廉、便於大批量生產。火箭炮剛出廠時,蘇軍為了保密,僅在發射架上標註“K”,蘇軍戰士便對其冠以“喀秋莎”的愛稱,而德軍則將之命名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喀秋莎火箭炮的滑軌上有8條發射滑軌,每條滑軌上都能放置一枚火箭彈,能發射132毫米口徑的火箭炮,最大射程8.5公里,它能單發,還能連發,抑或齊射。火箭彈內裝有TNT彈藥,一枚132毫米火箭炮的威力相當於一枚152毫米榴彈炮的威力。

二戰時期,喀秋莎主要包括BM-13火箭炮、輕型BM-8和重型BM-31,現在主要是BM-21其他的衍生型號。1939年5月9日,蘇軍在諾門坎事件中首次將喀秋莎火箭炮投入戰鬥。蘇軍王牌飛行員波羅傑伊金在哈拉哈河戰役使用火箭炮擊落了10架日軍轟炸機。


航空之家


不只是德軍對火箭炮感到恐懼,可以說是所有國家的人(包括軍人和平民)都會恐懼火箭炮。其實在二戰中,蘇、德、美、英、日都用過火箭炮犁地,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算不上最先進的,也算不上火力最強大的,但是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卻是名氣最大的!“當敵人的火箭彈炸響在陣地上時,許多戰友因為無法忍受刺耳的轟鳴聲,竟然精神失常了……”一名被俘的德軍士兵如是說道。而這款讓德軍士兵痛恨且退避三舍的武器,就是喀秋莎(Katyusha)。

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

二戰時蘇聯有多種明星武器,其中最著名的是戰爭爆發前秘密研製的兩款武器:一種是T-34坦克,另一種就是車載多管火箭炮。

在一開始,蘇聯軍方並未看上這種簡陋的“帶發射器的卡車”,直到在測試現場目睹了這款火箭炮可怕的火力輸出後才被折服。德國入侵蘇聯的前一天1941年6月21日,斯大林才給這些秘密武器開了綠燈,允許它們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蘇聯官方稱為“BM-13”,而蘇聯士兵們則用耳熟能詳的一首歌曲“喀秋莎”來稱呼這款武器。作為一種秘密武器,在戰爭開始時,每個喀秋莎都安裝有炸藥,以防止這些出口炸彈的機器落入敵人手中。使用喀秋莎的部隊也被稱為“近衛迫擊炮團”,以迷惑德國人。

該火箭炮是一種多軌式輪式自行火炮,每輛炮車有一座8聯裝軌式火箭發射架,每條滑軌上下各裝掛1枚火箭炮,每輛炮車共裝16枚,發射為電氣點火,一按電鈕,10秒鐘內即可全部發射完畢。喀秋莎的射程能達到8.8公里,發射時首先由別的火力來壓制敵人的火力,喀秋莎在進入戰場前就先把火箭彈填裝完畢,到達指定位置後,設定好目標,駕駛員坐在車裡不熄火,炮長搖控發射器,射完就撤離,其他火力再全力掩護。

被德軍擊毀的喀秋莎,德軍士兵很好奇

最初坦克底盤不夠用,所以蘇聯選擇了使用卡車搭載火箭炮,1942年底美國開始援助蘇聯,從43年開始,選用美國的斯蒂龐克卡車(彷彿潛伏裡面站長就很喜歡這種車)來搭載蘇制火箭炮。

喀秋莎的缺點是精度不夠,射程不遠,為了彌補這一短板,蘇軍在使用時選擇用密度來彌補精度的不足,因此每次發射都是眾多的火箭炮齊射,這樣就可以在瞬間對一定空間內目標做到覆蓋射擊。

恰恰是為了彌補精度不夠的缺點而施行的集中使用方式,成為了德軍士兵的夢魘。蘇軍在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時,一般是將其配屬在集團軍、軍一級進行進攻和防禦,集中數十門、數百門、數千門喀秋莎火箭炮同時向德軍轟擊。炮彈打出去以後戰場一片火海,爆炸後產生的震動威力巨大,火力覆蓋面積很大,太過密集的火力給敵人可以造成心理震懾,數百發火箭彈如雨點般從天空而降,讓人感覺無處可逃,戰場上給德軍帶來了很大的心理恐慌和絕望。


德軍的火箭炮

德國人研究火箭炮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1909年,德國的克虜伯公司就購買了瑞典人溫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專利,並獨立進行了改進和試生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火箭炮曾在戰場上試用。但是,還沒等大量生產,大戰就結束了。與此同時,蘇聯在火箭武器的研製上,一直予以極大的關注。蘇聯人的動向對德國人研製火箭炮具有很大促進作用。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克虜伯公司又重新開始了火箭炮的研製工作。

但是,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在火箭炮的研製和使用方式上與老毛子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在二戰中,德國人發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種口徑的火箭炮,有固定式、牽引式和自行式多種形式。

德軍的火箭炮,其在外形上比裸奔的喀秋莎確實要精美許多,並且是由半履帶裝甲車搭載,所以有一定的防護力,至於性能方面,在精確度方面德國的火箭炮要精於蘇軍,這是德國火箭炮所追求的地方,但是在射程上卻比不上喀秋莎。由於要求精細,結果造成德國的火箭炮造價高,而且,德國陸軍嫌它彈藥基數低,裝填麻煩,持續作戰能力不強,因而認為火箭炮威力小、機動性差,不願意使用。

當時德軍的化學部隊是用迫擊炮發射煙霧彈來施放煙霧,正在尋找一種武器來取代老式的100毫米迫擊炮,正巧,150毫米火箭炮也可以發射煙霧火箭彈,於是化學部隊決定採用它來投射煙霧彈。並將其命名為41式150毫米煙霧發射器(15cm Nebetwerfer41)。由於41式150毫米火箭炮既可發射煙霧彈,也可發射殺傷彈,在前線使用時獲得了一定的成功,被越來越多地用於火力支援。於是德國人在很長時間段對火箭炮嚴加保密,使得“煙霧發射器”這個名不副實的名稱一直使用至戰爭結束。

1936年,火箭炮部隊正式定編為德國國防軍的一個兵種,在肩章和領章上有自己兵種的顏色——酒紅色,煙霧發射部隊的對外名稱一直沿用到戰爭結束。該部隊編制100名軍官、332名軍士和1612名士兵,裝備96個各類火箭發射裝置和484輛車輛,是不起眼的小兵種。1939年,根據戰爭需要。該部隊擴編為4個營。次年,煙霧發射訓練基地成立,擴編為4個團(51、52、53、54炮兵煙霧發射團),裝備324門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以及1個教導團,裝備280/320毫米重型火箭炮。1941年6月22日,火箭炮部隊7個營、224門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配屬中央集團軍群,參加了德軍進攻前的炮擊準備,開創了火箭炮在軍事上的大規模運用。

與蘇聯大規模集中使用火箭炮、靠大量的彈藥短時間覆蓋目標來達成目的不同,由於在火箭發動機領域的優勢,德國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彈遠距離精確打擊。故每個德國火箭炮發射裝置最多是10管,而蘇聯火箭炮最少是16管以上,在火箭炮徑方面,德國更傾向於210毫米,150毫米和201毫米火箭炮只能算輕型火箭炮:而蘇聯直到戰爭結束,火箭炮彈徑仍以80毫米、132毫米為主。蘇聯火箭炮部隊以師級為作戰單位,而德國主要是以營團為作戰單位。

1941年7月14日,蘇軍用“喀秋莎”BM-13火箭炮在奧爾沙地區給德軍以致命的打擊,引起德軍高層對發展火箭炮的重視。然而,死板的德國人可以說終整個二戰都沒能學到蘇軍喀秋莎的精髓----集中大規模使用,一直在口徑、精度、裝藥量、防護力等方面打轉轉,直到二戰中後期,德軍比較了80毫米火箭彈和150毫米火箭彈的優劣,出人預料的是80毫米火箭彈要優於150毫米火箭彈,這是由於80毫米自行火箭炮的火力密度更大所致。此後,德軍急於大規模生產80毫米自行火箭炮,無奈大戰已近結束而未能實現。

1944年德軍煙霧發射(火箭炮)部隊的規模擴大了50倍,擁有5257名軍官、18150名軍士和88914名士兵,編成17個煙霧發射(火箭炮)旅,裝備4816門火箭炮。在12月16日開始的德軍“守望萊茵”的行動中,8個旅的火箭炮部隊分別配屬在德軍3個集團軍,參加了德軍對阿登地區的反攻。這是德國火箭炮部隊在二戰中最大規模的行動,共有1003門150/210毫米火箭炮和659門重型火箭炮參戰,數量是其他身管炮的兩倍。在幾次齊射的火力準備下,美第8軍的2個師傷亡慘重,陣線隨即被德軍攻破。在近2個星期的戰鬥中,給美國人慘痛打擊的正是那鋪天蓋日的火箭炮的轟擊,很多美軍士兵在戰場上幾乎精神崩潰。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火箭炮部隊作為從化學炮兵分出來的二線部隊,卻取得了和一線部隊不分上下的戰績,整個部隊共有9人獲得騎士級鐵十字勳章、64人獲得德意志金制獎章。然而火箭炮部隊作為納粹的幫兇,也隨著納粹德國的滅亡而沉淪。

美帝的火箭炮

崇尚火力制勝的美帝在暴力美學方面一點不落毛子之後,美帝在二戰中裝備了多款火箭炮。

1.T27E2 114mm"蜂巢",美軍的第一代火箭炮,牽引式。運輸大隊長送來了幾門,土八路將其搬到漁船上在進攻海南島時用作火力護衛艦,將蔣軍的軍艦打跑了。


2.T34 "管風琴",與蘇聯T-34中型坦克無關,美軍的T34是基於M4謝爾曼的底盤改裝。與一般將坦克改裝成自走炮和反坦克突擊車的方式不同,T34 "管風琴"並不是將炮塔去掉騰出空間後裝上一門大口徑火炮,而是在炮塔頂部直接再追加上4排60連發114毫米火箭發射管。火箭炮的口徑為114.3毫米,發射筒長度為2286毫米,發射總成的重量為834.6千克。發射M8型火箭彈時的最大射程為3840米。戰爭後期改用了旋轉穩定式的M16火箭彈,最大射程達到4800米。在諾曼底登陸戰役後,這種自行火箭炮廣泛用於戰場,取得相當大的戰果。

3.T99火箭炮,使用M16型火箭彈,發射器由導向管變成導向架,安裝在炮塔兩側。發射器可以掛在M26"潘興"重型坦克或者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上。

4.T40 ,由海軍的183毫米反潛火箭彈改裝而來的大口徑自走火箭炮。參加過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戰場,由於其巨大威力,被稱為“大爆竹”。

5.T45火箭炮,除了吉普車以外,還能安裝在M4謝爾曼中型坦克、LVT水陸兩棲裝甲車上使用。下面是硫磺島戰役的照片。美軍用這個小吉普搭載的火箭炮支援海軍陸戰隊對硫磺島的強攻。

美帝大概覺得這些還不過癮,於是開發了下面這個

美國在二戰中使用LSM中型坦克登陸艦改造而來的LSM(R)火箭支援艦

太平洋戰爭中這種火力支援艦大規模用於對日軍所佔島嶼的登陸作戰。

LCI(R)火箭支援艦上密密麻麻的MK21型120聯裝火箭彈發射裝置

夠小鬼子喝一壺了

其實,美帝也很是吃過火箭炮的苦頭。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炮兵21師的209團參與了戰鬥。炮21師是火箭炮部隊,下轄5個炮兵團,每個團為兩營6連。所用的火炮是蘇聯製造的M-13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每連4門,每營12門,每團24門,全師120門。

當時,喀秋莎是我軍的秘密武器,一發火箭彈價值六兩黃金。我軍平時將火箭炮藏在山洞裡,確定要打才悄悄選擇炮陣地,一切準備就緒後,派出警戒,炮車直奔陣地。先由各種火炮組成的炮群向美軍進行炮轟,掩護喀秋莎參戰。五分鐘後喀秋莎齊射,一分鐘內兩輪齊射,384發火箭彈砸向美軍陣地和部隊集結地域,然後迅速撤出陣地。曾經美7師一個營在清晨集結準備白天發動攻擊時遭到火箭炮襲擊,全營沒幾個活下來,造成全天美軍沒能組織起向志願軍陣地進攻。火箭炮團就是採取這種打了就跑的戰術,集火射擊,在43天的上甘嶺戰役中參戰10次,沉重打擊了美軍。

游擊戰神器107火箭炮

喀秋莎雖然有精度不夠,射程不遠,容易暴露等缺點,但是它的優點同樣顯著:技術簡單可靠,便宜又皮實,產量大而且好用,使用的訣竅就是集中使用。而要對付喀秋莎,只要打破集結就可以,但是卻很難做到。

這個可是高大上了

在戰場上評價一款武器的好壞,除了性能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能夠快速廉價的大量生產,即使在戰場上大量裝備也不會心疼,這才是一款出色的武器。


我淡如菊


別說二戰德國人懼怕這種二十連發的火箭炮,蘇聯新研製的裝在汽車上的新式武器在二戰尾期一投入使用就讓德國法西斯軍人聞風喪膽,1941年的某一天,德國一個裝備師在頓河附近的火車站下車集結,突然一陣排山倒海的爆炸聲從天而降,不到10秒鐘一切又都歸於平靜,車站上德國士兵屍橫遍野,彈坑累累,德國軍人怎麼也弄不明白天外飛來什麼神秘武器,讓他們受到這麼沉重的打擊。卡秋莎的性能其實很粗糙,裝備在卡車上的發射管裝彈時間長,但機動性好,卡車可以拉著到處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把大量炸藥傾瀉在對方陣地裡,造成大量傷亡,朝鮮戰爭時蘇聯支援我們的卡秋莎一面世就出現了驚人的效果,在金城戰役一投入使用,美國兵就抱頭鼠竄,死傷遍地,他們還一度認為中國使用了原子彈,上聯合國去告過我們,足見卡秋莎的歷害。


永遠是學者


喀秋莎火箭炮之所以成為德軍噩夢大概有四點

第一點,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喀秋莎火箭炮乃是一項蘇軍的“秘密武器”。在許多蘇軍高層人士看來,就這樣一款‘卡車帶發射器’的脆皮玩意,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當這些高官們在測試廠上,親眼目睹了喀秋莎的咆哮後,立刻便被它恐怖輸出所折服。以至於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塞米恩·季莫申科(Semyon Timonshenko)當場質問兵工署的官員:“有這樣強大的武器,為什麼你們不向我彙報?!”有意思的是,直至1941年6月21日,也就是德軍入侵蘇聯的前一天,斯大林才為這些秘密武器開了綠燈,允許其進入量產階段。作為秘密武器,在戰爭初期時,每一輛喀秋莎上都安裝了炸藥,以防止這些輸出機器落入敵手。而使用喀秋莎的單位,也被稱之為“近衛迫擊炮團”(Guards Mortars),以此來迷惑德軍。

季莫申科本人(1895-1970),其先後參加過一戰、蘇俄內戰、蘇波戰爭以及蘇芬戰爭。在蘇德戰爭爆發時,以蘇聯元帥的軍銜擔任國防部長,1941年7月被調往斯模稜斯克前線作戰。在莫斯科保衛戰後因指揮不利,被斯大林免除了國防部長職務,成為名譽上的總指揮。1970年去世。

第二點,蘇軍對於喀秋莎的官方稱呼為“BM-13”,而在喀秋莎的使用上,更是小心翼翼。1941年7月14日,首支裝備喀秋莎的部隊,在其指揮官伊萬·費洛夫(Ivan Flerov)的指揮下,率先投入到白俄羅斯的奧爾沙(Orsha)地區。對於德軍來說,奧爾沙的火車站乃是一個巨大的轉運場。而在這裡堆放的物資,更是成百上千。而在奧爾沙地區的首戰,也超出了蘇軍高層的預期:上百噸德軍的彈藥、物資盡數被呼嘯而至的火箭彈炸了個稀巴爛!從當時的國防軍總參謀長弗朗茨·哈爾德的日記中,我們也可以窺見一斑:“敵人首次在東線投入了不知名的新式武器,位於奧爾沙的火車站遭到了突如其來的‘火焰風暴’。所有的軍事物資都被毀於一旦。”正是‘不知名’這一效果,才能使得喀秋莎能揚名立萬。

第三點,靈活與猛烈的火力打擊,也是喀秋莎的一大特點。比起常規火炮,使用16管的喀秋莎雖然精確度較差,但只要有1發火箭彈擊中目標周邊區域,其破壞性也是可想而知的。同時,在進入1942年後,蘇軍開始大規模採用美式的“斯圖貝克”(Studebaker)卡車作為BM-13的底盤。機動性強的它,能夠在德軍展開反撲之前,就迅速消失的無影無蹤。因此,被德軍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的它們,也與波波沙、莫辛納甘一樣,成為了二戰中蘇軍的代名詞。

第四點,難以仿造。雖然德軍也搞過同種類型的火箭發射車(Nebelwerfer),但是比起喀秋莎,德軍的火箭發射車多為6-10管,火箭彈口徑雖然大,但射程遠不如喀秋莎。同時,在空中射擊時軌跡明顯,很容易被航空器追蹤到,生存堪憂。而直至二戰結束,德軍也未能仿造出與蘇軍類似的火箭發射架。

喀秋莎可使用的火箭彈,包括80毫米、132毫米,300毫米不等。

德軍的42式火箭發射車彩繪。比起喀秋莎,產量少,射程有限的它並未能給德軍帶來最終勝利。


絕版老司機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喀秋莎火箭炮的基本作戰性能。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BM-13,為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

彈徑132毫米,滑軌長5米,彈長1450毫米,彈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通過對於喀秋莎火箭炮的基本作戰性能,可以看出喀秋莎火箭炮作戰性能威力巨大、殺傷範圍大,喀秋莎曾經在對美軍的作戰中,被美軍士兵抗議,稱投放原子彈,可以喀秋莎威力。

其次,喀秋莎火箭炮給德軍士兵在實戰中帶來的精神上恐懼。

在1941年7月,德軍突襲蘇聯之後,德軍佔領領奧爾沙之後,德軍在領奧爾沙火車站開始忙碌戰備物資,首次遭遇蘇軍喀秋莎火箭炮的炮火打擊,蘇軍在20秒的時間內,猛烈的發射出大量的火箭彈,奧爾沙火車站德軍損失慘重,倖存下來德軍士兵感到極度的恐懼,這種瞬間傾斜火炮的武器,普通火炮炮擊很難達到這樣的火力密度。

在之後的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戰役等中,德軍非常恐懼聽到喀秋莎火箭炮飛馳而來的聲音的。喀秋莎火箭炮每次對德軍發射,被火箭彈覆蓋的區域,基本都是寸草不生,周圍200米的距離沒有任何活物,喀秋莎火箭炮由於威力巨大,給德軍每次造成的傷亡率極高,德軍也沒有有效辦法進行防禦。

貝勒爺說,正是由於喀秋莎火箭炮巨大威力,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梅花三弄說歷史


換誰都怕啊

最常見的BM13-16有8條軌道,每個軌道上可以裝在兩枚支132mm口徑,戰鬥部裝藥4.9公斤的火箭彈(差不多是一枚152高爆彈的裝藥量)

然後這個鬼畜玩意在10秒內打完,等同於16臺自走炮來了一輪齊射

1941年蘇軍一個柯秋莎連用7臺BM13朝駐守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火車站的德軍來了一輪齊射,驚恐萬分的吃瓜德軍還以為遭到了一個炮兵師的打擊。

這玩意雖然命中率不高,但本來就是用來犁地的,喀秋莎裝填雖然很慢,但本來就是打完撤,省的被反制

這麼個火力猛,單位時間投射量極大,而且打完就不見的大殺器,換誰誰都頭疼


瘋狗的輕武


因為火箭炮在當時是一種革命性的陸地火力打擊武器。

在火箭炮出來之前,陸軍的火力壓制武器只有火炮,細分可以有加農、榴彈和迫擊炮等這幾類,但是原理都是相近的,都是底火在炮膛內爆炸,炮膛內的壓力瞬間激增反推炮彈發射到敵人陣地上。

因為這種原理導致火炮的性能和威力與炮管的長度和口徑成正比,而炮管的長度和口徑不會無限制增加,致使火炮的射程和威力被嚴重束縛,當前最大的火炮口徑為460毫米,能夠可持續使用的火炮的最遠射程大約50公里,在進行提升會帶來成本和技術難度上的指數式的提升。

而火箭炮就不一樣了,由於具備自主動力,跟二踢腳的原理一樣。所以他的射程拓展更為輕鬆可以,增大戰鬥部也容易很多,這就意味著它相對於傳統火炮,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不僅如此,相對於傳統火炮苛刻的精度和製造工藝的要求,火箭炮的設計製造要簡單很多,成本低廉。火箭炮的發射裝置也非常簡單,這使得它可以裝在卡車上快速機動。


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遠程打擊時,火箭炮的精度比傳統火炮要低不少,難以實現遠程的點打擊,只能實現面覆蓋。

而在蘇德戰場上,雙方是大兵團作戰,戰役規模大,且戰場地形開闊,這些條件非常適合火箭炮發揮其大威力和打擊距離遠的優點。其一次射擊能夠聚集密集的火力,對敵軍實現大面積殺傷,並且射速極快,數秒之內能夠射出所有火箭彈,對於這種突然打擊,敵人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躲避,也正因為如此,德軍面對喀秋莎的轟炸時往往傷亡慘重。

這就是德軍為何懼怕喀秋莎的主要原因了。


用戶105933878864


我們先看看喀秋莎火箭炮的誕生背景,USSR對火箭炮的研究早在1920年代就開啟了。隨著USSR對固體火箭燃料以及發動機日漸成熟和火箭彈的研製成功,為火箭炮的誕生打下有利基礎,在1938年,USSR開始嘗試研製使用車輛搭載的火箭炮。很快在1939年春,USR研製出了型號為BM-13的火箭炮。在開始的時候,少數使用改型火箭炮的蘇軍人員並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但因炮架上刻有一個K字,於是,人們便以喀秋莎的名字稱呼該型火箭炮。蘇德戰爭爆發後,USSR開始批量生產火箭炮,並出現了多種改進型。在蘇德戰爭期間給德軍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那麼喀秋莎火箭炮為何讓德軍如此驚恐?原因並不難理解。

首先就是喀秋莎火箭炮作為多管火箭炮,最為人熟知的BM-13型,可以攜帶16枚132毫米火箭彈。他的密集火力超過了當時任意一個國家的由一個連的自行火炮的密集火力。加上它可觀的火力覆蓋能力,使它能夠給德軍造成不小的傷亡和心理創傷。這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精度差的問題。

緊接著,便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射程,他的射程達達到了8.5公里,而BM13的改進型達到了11公里。而作為對手的德軍,雖然擁有威力比喀秋莎更強大的150毫米牽引式火箭炮,但是齊射的數量和射程卻小於喀秋莎的BM-13型。在喀秋莎火箭炮面前顯得黯然失色。加上喀秋莎火箭炮本身也是自行火炮,這使它擁有較高的機動能力。在對敵人進行一輪齊射後,可以迅速切換地點,準備下一次齊射。這令德軍十分頭痛。


黎塞留的野望


蘇聯火箭炮喀秋莎威力相當驚人,可以讓極大範圍內的德軍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什麼坦克裝甲都,普通戰壕都難以逃脫這種覆蓋式的轟炸。

火箭炮厲害的是對暴露目標的快速殺傷,躲戰壕裡肯定能避免大多數破片損傷,不過表面陣地的裝備肯定都完蛋了 ,為什麼要提到快速呢,最主要原因就是火箭炮瞬間投送能力遠超身管火炮,以BM-13為例,其132mm彈重42.5千克,有16個發射軌,總計能在十幾秒內投送全部彈藥,而德國一個標準150榴彈炮兵營,共有18門火炮使用的sFH18型榴彈炮能以4/Mins的射速發射43.5千克高爆榴彈[因為炮彈壁更厚,所以喀秋莎的裝藥比炮彈更多],也就是說在短時間之內1門喀秋莎就能發揮出相當於對面一個營的火炮威力,而且是突然出現的,如果是遭到持續炮擊你肯定會躲起來,但是突然出現一個營的炮擊火力向你開火,你肯定躲不開,在與德軍衝突裡面,德軍好幾次大量損失都是在野地駐紮的時候遭到火箭子母彈覆蓋式打擊,全軍覆沒都是常有的事。

火箭炮最早投入戰場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喀秋莎”首戰告捷一鳴驚人,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後來,在激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中,蘇軍曾使用M―30式火箭炮,大量摧毀了德軍陣地,破壞武器裝備,殺傷有生力量,並給德軍精神上以沉重打擊。當時大量坦克和裝甲車輛擁擠在火車站四周,一路顛簸的坦克手鑽出悶罐般的車艙,卸下沉重的武器裝備,聚集在路旁用餐、休息;一些坦克和裝甲車輛在等待補充燃料、維護保養。突然間傳來陣陣巨響,不知從哪裡飛來無數炮彈,炸燬的坦克歪歪扭扭趴在地上,有的燃起熊熊烈火。這是蘇軍炮兵上尉費列洛夫指揮1個炮兵連發動突然襲擊,使用的武器是新制成的M―13火箭炮,紅軍叫它“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

二戰以後的半個多世紀裡,軍事技術快速發展,美英等國競相研製導彈和熱核武器,火箭炮則因為射彈散佈大、精度差而被看作落後武器。當年“喀秋莎”叱吒風雲威震敵膽,今天新一代優異的“喀秋莎”使霸權主義膽戰心驚。蘇聯卻在“喀秋莎”的基礎上繼續研製了多種性能更先進的新式火箭炮,其設計型號之多、裝備數量之大在世界各國處於遙遙領先地位,堪稱“喀秋莎”王國中的“大哥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