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新东方大愚童书

给3-12岁孩子的学习乐园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在家长身上都可以找到原因的,最近小编在facebook上看到一组非常火的家庭教育漫画,一起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父母能够有所启发。

关于打扰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那是因为你和他缺乏亲近和亲密感。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撒谎

如果你的孩子撒谎,那说明你曾经对他犯过的错误反应过度。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自信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建议多过了鼓励。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坚持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那是因为从小你就时常在公共场所教育批评他们。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贪婪

如果你为孩子买了许多东西,可他们还是会去拿不属于他们的物品,那是因为你未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真正想要的。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懦弱

如果你的孩子很懦弱,那是因为你总是提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别包办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嫉妒

如果你的孩子嫉妒心很重,那可能是因为你总是拿别的孩子和他们比较。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易怒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关注。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尊重

如果你的孩子不会尊重别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尊重他们的感受。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忸怩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忸怩不安,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关于粗鲁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行为粗鲁没有礼貌,那其实是从家长或者身边的人那学来的。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青春期孩子,跟爸爸妈妈总会有代沟。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也一定会有一对有问题的爸爸妈妈,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时的沟通很容易遇到问题,那么沟通注意技巧是很必要的,反思也很重要。

这些都是我们孩子最真实的呼声,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你真的给到了吗?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做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他们的世界呢?

与孩子沟通的4个注意项

1

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家长们太喜欢做主包办,劳心劳力的结果却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还要受到埋怨。

父母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他们自以为是在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

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这种需要即是主观的独立性体现,更是孩子客观成长的必要条件。

家长说是为孩子好,孩子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孩子却说“不喜欢,没兴趣”。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还是以后选择报考的学校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

当孩子发现父母能尊重自己时,他们也是会讲理的。

2

要承认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

跟孩子们学——这是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树立的意识,而且绝不仅仅是体现在“儿子,你教我学学电脑”,“女儿,这DVD怎么看”这样简单的“讨教”上,而是要求我们成年人在与孩子们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真正承认孩子们的优势与长处。

承认在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某些不适应甚至是落伍;承认我们在教育孩子不犯错、少犯错的同时我们也在不自觉的犯着错误。

所以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虚心一点,只会更加赢得孩子们的信任。现在的孩子接收新鲜事物的速度太快,能力太强。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3

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我们一直在提,要和孩子平等对话,平等沟通。家长们想和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可什么样的的方式是孩子能接受,家长能做到的沟通方式呢?

有研究表明,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够体现平等原则的沟通手段。反观现在的家庭沟通方式,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及其所在家庭,效果十分不理想。

其一,家长与孩子交朋友的目的不明确。

说的直白一点,很多家长“屈尊”与孩子交朋友、平等对话的目的,还是要教训孩子,还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复制、粘贴到孩子的脑海里。这种完全专制的指挥不得不说也是孩子的悲哀。

他们应该有形成自己独有价值观的机会。家长与孩子交朋友,首要目的不是去影响、教育,而是要理解、倾听。

其二,固化思维限制了与孩子正确的交流。

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细节决定沟通效果。沟通是一个细致的不能更细致的教育行为,要细到每一段话,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

各位家长,当你要向孩子明确表达赞许或警告的时候,甚至需要注意您每个字的音调。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非常棒的例子,一期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请嘉宾作为母亲“对儿子说点什么”,嘉宾说:“儿子,不要生活在妈妈的阴影里,我希望你更出色,希望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主持人马上纠正道:您应该说‘儿子,你真棒,在妈妈心里你是最优秀的,我相信你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寥寥几字之差,所表达的期许是有多大的不同啊,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又会有多深刻、多深远啊!

嘉宾的话是居高临下的希望,主持人的话却是朋友式的赞美;前者是一种指导,后者是一种鼓励;儿子听了妈妈的一番话会自愧不如,继续生活在妈妈的阴影里,而主持人的那一番话如果是妈妈说的,会给儿子一种激励,增强他走出妈妈阴影的自信。

上述两点是造成孩子与家长沟通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

只有以信任为前提,孩子才肯向家长倾诉,家长才有倾听的机会,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们切记,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就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要记住,孩子的敏感性是天生的,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性尤其强烈。倾听是为了了解孩子的需求,那么在有效倾听后,就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完全照搬家长的方案,家长要有妥协,要有商量,要给彼此余地。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4

多夸夸孩子,赏识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总结对孩子的夸奖和赞美必须有两个前提:

一是家长本身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明辨是非美丑,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二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实施赏识教育,否则孩子长到十五六岁家长突然一赏识,孩子还真可能由于不习惯而拒绝接受。

所以请家长们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家长自身。孩子能否做出值得赏识的事,需要家长以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同时孩子正确的行为能否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的赏识,更需要家长的发现和肯定。

赏识教育更不能仅仅持续一时,而要长期坚持,行程规律,有惯性。否则会让孩子产生疑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把赏识教育落到实处呢?

①,全力发现闪光点。有句老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秉持的一种教育态度,希望子女成才,成大才的美好愿望。

那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把这种愿望落在实处,不能仅仅提一个宏大的目标,就想着孩子能成为艺术家,成为科学家,成为歌唱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②,及时发现优点,及时肯定。只要孩子们有优点,就会有收获的时候,是金子总要发光。

作为有心的家长不但要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且要及时给予肯定,尤其那些有点自卑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告诉他们:“你的这个优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为你骄做”,“你有这方面突出的才能,加油,你一定能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把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或者长期被老师和家长忽视的优点、优势挖掘出来并加以肯定,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十分有好处。

③,不要吝惜表扬。赏识教育的核心是爱,实质是认同,外在表现就是表扬。对孩子的爱是老师、家长们不曾动摇的基础,这点毋庸置疑。而认同则像前文提到的,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要通过孩子品质、习惯等多方面的观察,找到闪光点,并以此作为激励,促进孩子学习、品德全方面发展。

而这一切都将以表扬为纽带,完美的连接起来。表扬即是连接孩子各方面品质的纽带,更是赏识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固然不忍心伤害孩子,但又为何不能用最优美的语言去赞赏、夸奖、表扬他们呢。

④,杜绝一味批评。请家长记住,对孩子的教育要有训诫、批评,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是会起反作用的。当然,这绝不是反对或者拒绝使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特别是对于违反价值观、违反原则的事,该批评还得批评。

但请家长们注意,我们的孩子确实还小,他们的自制能力还比较弱,自我检讨的能力也不健全,甚至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在同样的地方摔跟头。

我们要正视这样的事实,接受这样的现实,因为我们也是从这样的阶段走过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孩子略显幼稚的行为时,有更强的包容心,以引导孩子纠错、改正为目的,以传递正确做法为根本,杜绝一味批评而没有正确引导。

正处于青春期或即将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对于和孩子的有效沟通,要重视但不要畏难,心中坚定地相信我的孩子是优秀的,积极沟通,相信孩子与您一定无话不谈。

/ End /

· 今日推荐 ·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新东方大愚童书(xdfshaoertushu)

孩子就是另一个你,纠错的同时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