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水製作如何正確使用蔥姜鹽及味精?調料用好才能定味增香

無鹹不香,無鹹不鮮,鹽分使用太低則不能出香,反之鹽分使用太重則會使滷料的味道掩蓋,而滷水中其他的調料如蔥、姜、味精等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否則不但不能增香,連定味都不能保障,今天淮黑十八滷就係統地來說一說滷水中的這些調味料使用訣竅:

首先,還是來重點強調一下鹽的使用:

滷水製作如何正確使用蔥姜鹽及味精?調料用好才能定味增香

之前淮黑十八滷也說過鹽是百味之王”,所謂“一鹽調百味”,滷菜人要記住鹽在滷水中的主要起到調味和增強風味的效果,所以滷水加鹽時,既要考慮到成菜的口味是否適度,同時也要講究用鹽的時機是否正確,先來看成菜的鹹度要求,根據淮黑十八滷多年經驗,其實人感覺最舒服的食鹽溶液的溶度是0.8%~1.2%,但滷菜製作往往是作為下飯菜,所以要偏鹹一些,一般應控制在1.5%~2%的範圍內會更合適;再來鹽在滷製過程中與其它調料一同使用,會發生作用形成一種複合味,鹹味中加入糖,可使鹹味減弱,甜味中加入微量鹹味,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甜味,鹹味中加入味精可使鹹味緩和,味精中加入少量食鹽,可以增加味精的鮮度,所以如果是甜辣滷水就需要微調鹽的用量;還有我們在做涼拌菜,鹽往往還會與醋搭配使用,這時要知道鹹味中加入微量醋,可使鹹味增強,加入醋量較多時,可使鹹味減弱,反之醋中加入少量食鹽,會使酸味增強,加入大量鹽後則使酸味減弱;在製作滷菜衍生項目外帶酸菜魚時,加鹽攪拌,可以提高原料的吃水量,使製成的魚片柔嫩多汁。

接著,我們來談一談如何正確用好蔥:

滷水製作如何正確使用蔥姜鹽及味精?調料用好才能定味增香

可別小看蔥的使用,如果想要在滷水中將蔥用的恰到好處,還是有些不容易的,比如將蔥作為滷水料頭使用時,必須要經油煸炒之後,才能夠更加突出蔥的香味,滷製時,棄蔥取其蔥香味;而較嫩的青蔥又稱香蔥,經沸油汆炸,香味撲鼻,色澤青翠,可以用在涼拌菜或加工成形撒拌在成菜上;而在滷製水產、家禽、家畜的內臟和蛋類時,因為原料腥、羶異味比較較濃,這時蔥就是必不可少的調料了,而滷製豆類素菜原料時,以蔥調味能去除豆腥味、土氣味,不過用蔥時也要注意用量適當。

再次,來看一下姜在滷水中使用法則:

滷水製作如何正確使用蔥姜鹽及味精?調料用好才能定味增香

姜是滷水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調味品,但怎樣使用,卻不一定是人人都清楚的,同樣用得會恰到好處可以使成菜增鮮添色,反之則會弄巧成拙:滷菜製作常用的姜有新姜、黃姜、老薑、嫩姜等,按顏色又有紅爪姜和黃瓜姜之分,姜的辛辣香味較重,新姜皮薄肉嫩,味淡薄,黃姜香辣,氣味由淡轉濃,肉質由鬆軟變結實,是姜中上品,老薑,俗稱薑母,即姜種,皮厚肉堅,味道辛辣,但香氣不如黃姜,嫩姜,附有姜芽,可以單獨醬醃或使用在泡菜中,味道鮮美。

滷水最常用的薑是老姜,俗話說:“薑是老的辣”滷水用姜不應選用新姜,老薑的味道更濃香,具體使用主要分兩塊:一是醃製環節的用姜,將老薑切片或剁成米,和其他醃製料一起混合塗抹在食材表面,可以有效去除食材的腥羶氣味的作用;二是滷製環節時用到老薑,這時主要是取其味,而成熟後要棄去姜,所以姜需要用刀面拍松,使其裂開,便於姜味外溢,浸入滷水之中,不便可以起到去腥解羶的作用,還可以起香增鮮;雖然生薑在滷水中用途很大,也很有講究,但不一定所有情況下都要用姜來調味,如單一的食材本身已經含有自然芳香味,比如滷製素菜時,再用姜來調味,就會“喧賓奪主”,影響本味,切記!

最後,說一說滷水中怎樣用味精:

滷水製作如何正確使用蔥姜鹽及味精?調料用好才能定味增香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這個幾乎所有滷菜人都知道,但味精對人體卻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使用得當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慾,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味精雖能提鮮,但如果使用方法不當,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滷水中使用味精主要有以下講究:第一、涼拌菜使用味精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後再澆到涼菜上,效果較好(因味精在45℃時才能發揮作用),如果用晶體直接拌涼菜,不但不易拌均勻,還會影響味精的提鮮作用。第二,滷水中使用味精要掌握好用量,並不是多多益善,味精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如果放的量過多,就會使成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第三,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 70℃~ 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00℃時味精就被水蒸氣揮發,超過130℃時,即變質為焦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毒性,所以滷製環節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成品快熟透之前放入為最佳。第四,新起滷水時使用的高湯不需要添加味精,因為熬製得當的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而味精只有一種鮮味,它的鮮味和高湯的鮮味也不能等同,這時使用味精,反而會將本味掩蓋,使高湯不純粹還不倫不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