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分队分组、靠到最前”复工工作法

象山:“分队分组、靠到最前”复工工作法

在推动企业复工中,象山推出“分队分组,靠到最前”复工工作法。针对企业员工短缺问题,该县抽调45名干部,分成10个赴外招聘组,赶赴7省20城30县开展企业用工招聘服务工作;推动商贸服务业复苏,该县21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8个乡镇街道,300多名干部组成小分队开展商贸服务业“扫街”服务,现场解决商铺复工难题。1500多名干部在一线服务,对摸排出来的问题实行每日会商,逐一进行研究探讨、逐一拿出解决办法、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全部落实解决。

防控、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象山县推出“分队分组,靠到最前”复工工作法,党员干部入驻企业一线服务,以系统举措助力企业、商家复工复产。制定助力企业、商家科学防控有序复工八条措施,在企业招聘、员工保障、后续监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举措,保障企业复工科学、有序。

推动企业有序复工,人的问题是核心。象山不断出台并且加码招员工政策,使员工尽快返回复工。而为了留住员工,象山进一步推动商贸服务整体复苏,解决民生需求难题。

盯牢企业问需求

推动复工

在帮助企业复工中,象山干部1500余名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一线,靠前入驻企业,盯紧盯牢企业复工进展情况,摸实情、出实招,开展精准有效服务,促使问题在一线解决。在摸排中,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员工短缺。

这几天,在服务小分队牵线搭桥下,象山企业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共享员工”。锦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组串式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在A股上市。原本,企业近1000名员工中,七成左右来自外地,可受疫情影响,外地员工返岗仅100余人。

市场订单积压,用工缺口又很大。小分队上门了解到情况后,决定采用“共享员工”模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并协调联系了海城3号餐饮会馆的23名员工,赴锦浪科技当起了“共享员工”。这些员工除原单位缴纳五险一金外,锦浪科技为他们提供了基本工资、疫情补贴、大巴接送、日常吃住等待遇。在“共享员工”助力下,锦浪科技的产能开始迅速恢复。

根据小分队一线服务排摸的问题,象山探索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制定出台诚意十足的政策:协调打通物流链、供应链,物流公司复工一律从简、卡车司机一律接回、通行证一律办好,全力畅通物流运输保障;实施区域产业链企业联动审核服务,明确由龙头骨干企业提供具体配套企业复工目录,给予优先服务保障。

同时,该县发布了一系列“悬赏令”,发动全社会力量帮助企业推荐引进用工,深挖内部人力资源潜力。如村(社区)组织有就业意愿的本地劳动力进企业,每成功推荐引进1人给予300元奖励;为企业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推荐成功上岗人数相应标准,给予每名劳动力300元至400元不等的奖励……在政策激励下,钢杰人力资源机构已为“盛和灯饰”成功引进50名贵州息烽籍员工,另组织了150名安徽宿州籍务工人员,正向象山企业推荐。

几天前,一辆从江西省万年县驶出、乘坐着2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大巴车,顺利抵达爵溪街道的宁波谊胜针织有限公司。这是经象山县人社、交通等部门及爵溪街道的共同努力,通过包车接回的首批外省籍员工。

据悉,为加快推进员工返岗,该县人社局制定“10县同步、N头并进”方案,与河南通许县、江西余干县、安徽灵璧县等10县保持同步接洽沟通。象山在全县抽调45名干部,分成10个组,由县管干部带队分赴7省20城30县开展企业用工招聘服务工作;为了提高招聘精准性,每个组还配备一名与招聘地有求学等相关经历的服务专员。

这些小组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掌握当地的疫情防控情况,打通联络通道,搭建人力资源合作平台;根据在象就业老员工情况灵活开展包车等形式,组织返象返岗;同步走访了解当地人力资源现状、求职意向和待遇需求等,形成调研报告;在当地组织招聘活动,点对点输送人力资源。

靠到最前“扫街”

促进全产业复苏

务工人员来到象山后,如何帮助他们留下来?象山给出答案:加快一步,保障员工基本民生需求。象山在推动企业复工的同时,同步加快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民生实事的商贸服务业整体“复苏”。

商贸服务业全面复工,市场才会有活力。日前,象山发布疫情防控第十四号通告,复工实行“事先承诺备案+事后监督服务”,鼓励沿街店铺、餐饮、外卖等便民服务场所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恢复营业……

为此,象山将全县商贸服务业复工任务分解至21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8个乡镇街道,300多名干部组成小分队开展商贸服务业“扫街”服务,现场解决问题帮助商家开业。

前不久,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为贤庠镇香满坊快餐店张贴上“开业大吉”特定标识。“我在店里填了材料,政府还给我带来生意,必须要尽快开张。”快餐店老板娘吴瑞亚说。

一次“扫街”服务中,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香满坊快餐尚未营业。执法人员马上拨通了店老板的电话,介绍复工政策。“店里堂食为主,开业了也不会有客人,还是继续关着吧。”吴瑞亚当时表示。企业顾虑如何消除?执法人员想到,城东工业园区、贤庠临港工业园、岙里弄工业园区等工业企业聚集区的小企业已陆续复工,员工吃饭问题尚未解决。于是,他们立即与该店周边2公里内有餐饮需求的企业进行联系,为快餐店带来5家企业每餐60份盒饭的外卖订单。

根据该县制定的政策,商贸服务企业商家营业面积少于300平方米且从业人员少于20人,就能走简易复工程序,只要备案后,干部就上门服务,当场在显眼处张贴“开业大吉”特定标志,以此推动面广量大的商贸服务业复工全覆盖,带动市场活力。

象山相关部门还创新举措,将服务落到实处。该县通过“点对点”“门对门”等方式接收返象山员工,提高商贸服务业员工到岗率。同时,将防疫物资向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行业倾斜,累计为商家筹集8万只口罩、8600个温度计。目前,该县负面清单外的商贸服务业商家基本实现复工。

象山职校学生

赴复工企业顶岗实习

走进宁波立强机械有限公司车间,象山县技工学校15数控高级工班的学生们正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2月19日晚10时半,我们在家长群发出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倡议,马上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该班班主任胡波说,到次日下午,班上报名顶岗的27名学生均已到岗。

“立强机械”外地员工有100人,实际到岗只有30多人,这也是目前象山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为有效解决企业因用工不足导致复产率偏低的问题,象山县经信局从针织服装、机械模具、电气、机电等行业排摸用工需求,精准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缓解企业用工难题,从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

在象山县教育局统一指导下,象山县技工学校、建设工程学校、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响应。按照“专业对口”原则,技师班、高级工班、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班,以及电商、建筑、设计等专业班的师生从2月20日起陆续奔赴多家企业,帮助抢复产赶订单。

作为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象山县技工学校此次将有389名学生赴企顶岗实习。技工学校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校方支援企业复工复产的担当,更为今后加强校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迎接学生们到来的同时,各企业也做好了充分保障。“来我公司的这批学生已接受了4年多专业学习,不仅会制造产品,还会维修机器,是一批既拥有大专学历又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希望他们今后能一直留在公司里,成为技术骨干。”“立强机械”负责人徐贤国说,顶岗期间,公司会给予学生们相应的报酬。

影视城“健康”开园

演艺剧组有序复工

2月28日,象山影视城恢复开园,对外开放。景区游客服务咨询中心张贴着“请保持距离”的提示,服务台前提供免洗消毒液,工作人员佩戴口罩上岗,为游客进行实名登记;景区入口处也配上智能防疫一体机,游览车座椅上“请间隔乘坐”字样鲜明。“我们还对景区各设施场所都进行了消毒,为游客安全游玩提供保障。”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说。

当天,也是影视城石家庄籍表演者武晓鹏“闭关数日、重出江湖”的日子。今年是他来影视城做“象漂”的第三个年头。“想不到开园头一天,我就可以露一手了。”游客“捧场”,让武晓鹏很开心。据他介绍,为保障“健康”开园,影视城提前通知各演艺团队做好节目排练、场馆消杀、灯光调试等工作,并进行健康排查和人员培训,推进景区各演艺团队有序复工,部分室外演艺节目已对游客开放。

演艺人开始忙碌,各剧组也没得闲。在景区怡春院内,《神笔马良》抖音剧组正抓紧拍摄,一对“新人”身披红妆、四目相对,渐渐入戏。“受疫情影响,我们的抖音短视频,从原先一周两更调整为一周一更,但由于粉丝们都‘宅’在家,追剧需求猛增,好几次来私信催更。”该剧组制片人忻伊文说,获悉象山影视城恢复开园的消息,该剧组便前来联系。在影视城协助下,办理复工手续、落实防疫用品、做好置景安排,让一直“拖”着的剧情得以顺利延续。

目前,已有4个剧组陆续返象,将于近期开拍;50余个剧组经线上对接,达成意向;待疫情结束后,34个剧组将来象看景,7个已预约好场景的剧组将投入拍摄。据象山星光灿烂影视道具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干忠诚介绍,该公司自2月18日复工以来,已与五六个剧组达成合作意向,并将按照象山影视城《应对疫情支持影视企业共渡难关八项措施》要求,实行道具租赁费降价15%左右,“惠利”影视行业。

同时,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301家落户公司全面复工,1970家落户工作室中已有1760家复工,星光影视小镇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