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父母真的會生出學渣孩子嗎?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我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有一個現象特別明顯:大部分老師家的孩子學習成績都很不錯,能排在班裡的前幾名。關於這種現象,那時候文化程度普遍不怎麼高的家長將其歸因為“老師家的孩子,遺傳得好”。

所以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認為:父母中如果有一方是學霸,那麼孩子學習成績也差不了,如果父母都是學霸,那孩子就更厲害了。但後來,隨著閱歷和見識的增長,尤其得益於網絡的發達,我這才知道,哪怕父母都是博士,生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學渣!下面就是部分網友的案例:

朋友是博士,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然而他的女兒在班裡排倒數,每年光補課費用就十多萬。


我一個學霸同學,自己是清華畢業的,碩博哈佛,老婆本碩博都是清華,現在兒子年年倒數第一,連第二都沒有。我同學說,我這輩子沒捱過老師的訓,兒子上學後捱到了。


學霸父母真的會生出學渣孩子嗎?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對學霸父母的無奈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為什麼學霸父母偏偏生出了學渣孩子呢?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1.遺傳學上的“均值迴歸”

高個子父母生高個子孩子,矮個子父母生矮個子孩子,這是一條普遍的遺傳規律,智商的遺傳其實也差不多遵循這個規律。

但是,遺傳還有另一個規律,弗朗西斯·高爾頓在其著作《遺傳的天才》中指出,父母的極端特徵不會完全遺傳給下一代,後代的這一特徵會慢慢向大眾的平均值靠近,這就是“均值迴歸”

學霸父母真的會生出學渣孩子嗎?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智商超群的愛因斯坦,幾個孩子不是精神病就是夭折,結局最好的一個也就是路人甲的水平

也就是說,父母的身高、智力、長相、或者在某一個領域的天賦如果特別突出,那麼他們的後代能達到父母的水平的概率極低,即父母都很高,生的孩子比父母矮的可能性很大,相反也成立,矮個子父母生的孩子很可能比父母高。

正是因為有這個遺傳規律,所以人類的智商、身高等,始終在一個差別不大的範圍內波動,而不是變得越來越高或者越來越低。

所以,從遺傳學上來說,特別聰明的學霸父母,是有可能生出智商一般的學渣孩子的。

學霸父母真的會生出學渣孩子嗎?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學霸父母看完這條遺傳規律後的心情

2.智商高的學霸父母未必擅長教育孩子

無論哪一個領域,有一個事實就是,學和教是兩回事。在NBA賽場,教練打球水平不如球員的現象比比皆是,而打球水平超凡的球員卻往往當不好教練。在學校,自己上學時學習成績一般的老師未必教不好學生,而上學時成績很好的老師,有可能教學水平一般甚至差勁。

所以,別看學霸父母們自己的智商高,學習成績好,但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有可能比不上普通的父母。

而且,學霸父母們由於自己智商高成績好,小學、初中甚至高中的知識和習題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所以他們在教孩子的時候,很可能會缺乏耐心,“這道題這麼簡單,你怎麼都不會呢?”甚至會攻擊孩子的智商,“簡單的題都不會,太笨了!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蠢的孩子?”

孩子的智商本來就不及父母,再加上父母的言語打擊,自暴自棄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學霸父母的孩子是學渣也就不奇怪了。

學霸父母真的會生出學渣孩子嗎?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面對智商不如自己的孩子,學霸父母通常缺乏耐心,教育方法不得要領

“學霸+學霸=學渣”只是少數,但人們通常會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使其成為“典型”

有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父母的教育程度不高,孩子能考上大學的比例約為10%,而父母學歷均在本科以上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比例能達到80%。

所以,從大概率上來看,“學霸+學霸=學渣”畢竟是極少數,而正是因為概率低,“物以稀為貴”,加上普通人對此現象通常會有看熱鬧和“幸災樂禍”的心態——“父母學習那麼好又怎麼樣,生的孩子成績還不如我家孩子呢!”因此這種學霸父母生出學渣孩子的案例,通常會被人們當做笑談“廣為傳播”,從而加深了人們對於“學霸+學霸=學渣”的印象。

學霸父母真的會生出學渣孩子嗎?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學霸父母的孩子如果學習成績不好,被嘲笑的概率更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論是學霸父母還是學渣父母,無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鶴立雞群,但是,“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這個世界上,終歸還是平凡的人遠遠多於卓越的人。

雞娃固然有可能讓孩子出人頭地,但如果孩子確實資質平庸,或者志不在追求卓越,那麼,父母能坦然接受孩子的平庸、讓孩子能平凡快樂地度過一生,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和智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