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吃飽後就犯困的情況出現,過去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是這樣的↓↓↓

剛吃飽時消化系統負擔較重,需要更多的血流來促進消化,所以一部分血液從大腦裡跑到胃和小腸附近,大腦血流量減少,於是就感到困了。

然而,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2004年發表在《醫學假說》(Med Hypotheses. 2004;63(5):778-82)的一篇綜述指出,這違反了人體神經生理學的一條基本準則即腦部供血永遠處於優先保證的地位

有實驗證據顯示,在用餐前後,頸動脈內的血液量是沒有明顯改變的。也就意味著沿著頸動脈入腦的血液量並沒有減少。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那為什麼餐後為什麼會犯困呢?

一些研究表明,可能與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激素的分泌有關。 消化系統在把食物轉化成能量的同時,也會觸發身體內的各種反應。

(1) 副交感神經興奮

人體在進食和消化的過程中,副交感神經興奮而交感神經被抑制。 興奮的副交感神經除了會增強我們的消化功能、促進吸收營養物質及補充能量之外,還會讓我們血壓下降、心率減慢、體溫降低、呼吸減慢,而這些表現都容易引導我們進入睡眠。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2) 胰島素的水平

胰島素由胰腺分泌,我們攝入的食物都需要藉助胰島素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才能使得血糖進入細胞中併為其提供能量。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尤其是當我們吃了一頓富含

碳水化合物(米飯、麵條、麵包、饅頭等)的食物後,就會促使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島素

胰島素在幫助細胞利用血糖的同時,也會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

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纈氨酸、亮氨酸和異亮氨酸等會被骨骼肌用於合成蛋白質,而血液中則殘留了較多的色氨酸。

而色氨酸合成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前體物。

血清素是可以讓我們放鬆的激素;

褪黑素呢?大家一定更不陌生,它是我們大腦杏仁核分泌的,一般在夜間會分泌,讓我們身體更加放鬆,促進我們睡眠。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所以很多失眠的人,臨床上我們會推薦使用褪黑素,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睡眠質量差的人,他們體內的褪黑素也比較少。

有些人睡前喝牛奶有助於睡眠或許就與牛奶中所含的色氨酸有關。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所以如果你夜間正常分泌褪黑素,那麼你的睡眠一定很棒,但是如果你白天合成的褪黑素比較多,那就很容易犯困了。


(3)膽囊收縮素(cck)

1997年,一項研究指出( Physiol Behav. 1997 May;61(5):679-86.)小腸分泌的一種激素——膽囊收縮素(CCK)可能與飯後產生的睏意有關。

受試者體內CCK的含量與睡意呈正相關,而且吃了高脂肪食物的受試者體內CCK含量更高,他們飯後也感到更困。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4) 食慾素

食慾素,也叫下丘腦泌素,是下丘腦分泌的一類激素。食慾素的含量與人類的飢餓感及睡眠有著直接的關係。當食慾素含量低下,人就會覺得昏昏欲睡和不想運動。而食慾素含量高的時候,情況則會截然相反,人會變得清醒且活躍。

有研究發現,進食會導致血糖升高,當血糖濃度高時,會抑制食慾素的分泌,食慾素含量降低,我們就會表現出睏倦。



4種方法讓你餐後不犯困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你餐後不犯困呢?

(1)吃低升糖食物

雖然餐後犯困的直接原因是褪黑素濃度升高了,但我們會發現真正原因其實是因為血糖水平太高,抑制了食慾肽同時還導致胰島素濃度升高,造成血液中色氨酸的比例增加,促使它穿過血腦屏障,合成褪黑素造成餐後睏乏。

那麼什麼樣的食物容易導致餐後血糖升高呢?想想現在你們是不是往往早餐就是包子、饅頭又或者是麵包;午餐就是一大碗的米飯,加一些糖醋魚或者一些炸雞排等,以及少量的蔬菜。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這樣既沒有營養而且會發現你攝入的絕大多數都是高澱粉食物,這類食物有個特點就是很快會升高你們的血糖,從而導致胰島素分泌劇烈。

事實上你吃的食物升糖指數越高,你的胰腺就越不開心,因為它要拼命工作分泌大量的胰島素才能幫你把血糖給降下來。而且,胰島素的濃度越高,你餐後犯困的症狀就越嚴重。

那麼,想餐後不困,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總量或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讓你們的胰島素水平不要太劇烈的分泌。

近年來很流行的低碳飲食其實就是低升糖飲食,很多人採用了低碳就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比較好也是有這個原因。

但是如果有些人她沒辦法接受低碳生酮,那應該如何呢?那你們可以選擇低升糖的主食:比如黑米飯、燕麥飯、或者是雜豆飯,這些會比傳統的精米白麵更具有飽腹感同時還可以減少餐後血糖的升高,不至於犯困。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下面我也推薦一些低升糖的食物給你們。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2)避免過油過飽

高脂肪食物會導致體內膽囊收縮素含量更高,從而導致餐後犯困,所以儘量避免一些高油脂的,像

一些紅燒茄子,油炒土豆等儘量避免,因為茄子和土豆比較容易吸油;另外當你們看到這種水煮肉片有一層厚厚的油脂也儘量可以採用涮水下避免。

另外就是吃太飽也會造成睏意,這個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比如去吃一頓自助餐,吃的太飽的時候你們是動不動不了,簡直就想葛優躺了。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3)咖啡或者茶葉

尤其是午餐後,如果真的太困,可以建議你們來一杯咖啡或者泡一杯茶葉喝,可以改善你們的睏意。

當然咖啡記得不要加糖和奶哦,這樣會讓你們胖的,還會增加胰島素分泌,就起不到好作用了,最好的就是美式咖啡,這樣對身體是比較好的。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4)中午小憩

吃完午飯後,可以小憩15分鐘左右,不僅能有效緩解犯困狀態,還能降低體內壓力激素分泌,提高下午工作效率。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真相”其實是這4種原因


常犯困,警惕這種疾病

當你排除以上原因,在日常作息健康規律的前提下,睏倦狀態嚴重且長久沒有得到改善,就要考慮是否是身體發出的疾病信號

尤其胰島素抵抗!!!

健康人群的餐後血糖和胰島素都是平穩的,所以對他們而言,只要飲食按照我們上述的去調整,基本上不會出現餐後過於睏乏的情況。

但是對於有胰島素抵抗,或者是糖耐量受損的人來說,他們的胰島素受體不敏感,不能有效的和胰島素結合,從而導致血中胰島素的含量較高。

而高胰島素會讓促進褪黑素的合成,導致睏乏;

另外胰島素髮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那麼細胞就吃不到糖,所以不僅是餐後睏乏,有糖耐量受損的人,基本上一整天都是睏乏的。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胰島素受損,或者有糖耐量問題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

可以做胰島素釋放試驗↓↓↓

給受試者抽取空腹血標本後,300mL水溶解75g的葡萄糖粉,5分鐘內喝完,在服糖30min、60min、120min、180min分別測定血漿胰島素水平。

結果評估↓↓↓

①正常人的空腹胰島素溶度在5-20mU/L,服糖1小時左右達到峰值,其濃度約為空腹時的5-10倍,3小時恢復空腹水平。


②如果餐後胰島素濃度峰值延遲,或者峰值是空腹時的10倍或以上,這通常就意味著有胰島素抵抗,提示身體代謝糖的能力下降了。

只有瞭解了我們的身體,我們才懂得如何有效的管理它,改善它;身體的任何症狀都不是憑空出現的,我們要對它有敬畏之心,不斷地用知識去了解這個陪伴我們一身的“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