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作者 | 罗格

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初六,大明正使太监王景弘,率领着超过2万人的船队,终于返回南京。跟随船队一起带回的还有一大批外国使节,可唯一不同的是,正使太监郑和名字,已经消失在的回国人员的名单之中。这一年的三月,在船队返航途中,郑和在他第一次出海的终点——古里,溘然长逝,用自己的生命为先后28年远航,划上了句号。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

这支浩大船队归来之后的一年(宣德九年)十一月,户部向皇帝朱瞻基正式提出了一项建议:“京师文武官俸折钞,请给与胡椒苏木。”因为,郑和船队从西洋带回来的胡椒、苏木,堆满了国库,比起让户部焦头烂额的宝钞,带着香辛气息的胡椒,反而显得更有价值些。此后,胡椒便时常在发薪日时跟帝国官员们见面,成为他们养家糊口的依靠。

正统元年(1436年)三月,远洋归来守备南京的王景弘,奉命从国库中支取了胡椒苏木三百万斤,由海路护送至北京。这一路沿着海岸线徐徐北上的波涛中,带着失落心境的他绝不会想到,他与郑和带回的这些“黑金”,不仅没有让帝国更加繁华,还让整个世界陷入了一场萧条当中。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无用的“宝钞”和千奇百怪的赏赐

朱瞻基应允户部定下胡椒折俸的具体规定,“祖制”一定是其中的论据之一。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朱元璋就赐“浙江观海等卫造海船士卒万二千余人钞各一锭,胡椒人一斤”(《明太祖实录》)。

除了胡椒,士卒们领到的另一种赏赐,就是大明宝钞。洪武七年(1374年),明政府设立宝钞提举司,统筹发行纸币,洪武八年三月(1375年4月),中书省印造大明宝钞。按照官方的规定,每一贯钞能够折换到1000文铜钱,又或者可以折换白银一两,每四贯钞则可对兑黄(赤)金一两。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大明宝钞

然而,大明宝钞发行是依赖政府的信用支撑,并没有准备金制度,很快,这张用桑树皮造的纸就让人失去了信任:洪武三十年(1397年),杭州的商贾不论货物贵贱,都私自以金银来定价,“由是钞法阻滞,公私病之”(《太祖实录》)。

宝钞没有什么价值,人们在市场上的交易只能将目光投向金、银、铜。洪武十年(1378年),朝廷宣布实行“钞钱相轨”的制度,同时铸造细面额的铜币,并允许历代铜钱与大明宝钞共同流通使用。但有明一代铸钱非常有限,按照估计,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铸币机构(京师的宝源局和各地的宝泉局)一共铸造了400万-600万贯铜钱,这仅是北宋元丰年间1年铸币数量。

而在贵金属方面,明政府严禁民间开矿,明代官矿产量也极其有限。在大量白银进口以前,明代的国内白银流通量也就是5000万两左右,这个数量是宋代白银储量的1/3。

在信奉实物经济的朱元璋设计出来的“洪武体制”里,整个帝国从诞生之时起,就带着“缺钱”的基因。

缺钱,各种千奇百怪的实物——不管是胡椒、苏木还是布帛——成为货币等价物也便顺理成章。

一门名义毛利润达到100倍的生意

胡椒能当钱花,这在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眼中也是自然而然,因为这事祖上都干过。永乐十三年(1415年)郑和第四次航行归来时,朱棣也对营建北京督工群臣论功行赏,分别赏赐以宝钞、胡椒。而在朱高炽九月登位时,除了军队和文官,连匠人乐工厨子、以及公差在京的生员吏典等,都各得了一斤胡椒的赏赐(《仁宗洪熙实录》)。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黑胡椒

这在打定心思要与民修养生息的朱瞻基看来,再合适不过了。他自年少时就数度跟着朱棣北伐大漠,也深知“永乐盛世”背后的国库空虚、民生艰辛,在父亲的影响和五朝元老夏元吉的辅佐下,他开启了全面收缩的“倒带”键:

1427年,明朝撤销交趾布政使司,结束对越南地区的直接统治;1431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1435年,明朝撤销奴尔干都司,将奴儿干都司办公机构内迁,从此明朝在东北地区再没有建立有效管辖。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自洪武年间就开始出现的宝钞贬值问题,宣德政府开始通过税收政策回笼宝钞。宝钞一直以来“物重钞轻”,一方面是看起来是缘于“出钞太多”,另一方面则是“收敛无法”,终明一代,政府始终并没有让宝钞与政府合法兑换,因此也需要增加市场对宝钞的硬性需求。

宣德四年(1429年),明政府又在各地设立钞关,对货物运输流通征收关税。另外还有蔬地果园种植税、驴车、骡车运输税等,这些杂税都要求以宝钞缴纳。宣德六年(1431年)一年内,各项杂课钞收入已经达到了2亿贯,到宣德八年(1433年)已达到了2.88亿贯。

但回笼的宝钞又不能通过官员薪俸等财政支出,再次大量推回市场。当户部官员们清点国库账本的时候,他们惊喜地发现,库里实在是胡椒满盈:早在洪武七年,朝廷所积“在仓椒又有百余万数”,在郑和下西洋的推动下,胡椒更是大量输入。据估算,15-16世纪中国在东南亚收购的胡椒每年就达 5万包,或者250万斤。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新鲜的青胡椒

而此时胡椒的价值确实高昂。郑和在苏门答腊或柯枝收购胡椒的价格,每100斤值银1两到1.25两(《瀛涯胜览》),而在永乐五年,国内市场上的胡椒价格约为100斤值银10两,若以宝钞官价值银的数目来折算,胡椒每100斤的价格值银110两!

通过胡椒折俸,不但有效利用了国库库存,又能稳定宝钞价格,确保政府财政,而且,民间也可将胡椒作为通货中介,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所以,明代政治家丘浚评价此举“不扰中国之民,而得外邦之助”。

1932年的美国抄了500年前中国的答卷

令大明的皇帝和官员们意想不到的是,宝钞的价格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能够提升。

问题出在如果有宝钞之外的其他币种加入市场流通,结果就会出现通货之间的竞争与替代。除了布帛、谷物、胡椒、苏木之外,加入流通最重要的币种就是白银。尽管明政府已在以严刑峻法来禁止人民使用白银交易,努力回笼宝钞的“逆风操作”,在多币种竞争的货币市场上,足以加速宝钞愈加贬值泡沫化,让人们更愿意信任白银。

如果说在明政府的威严下,人民尽管对不可兑换的宝钞持有疑虑,但他们还是要用来做买卖,钞价还是可以维持在一个大家能接受的信用价值范围内,而大量收回作为基础货币的宝钞,意味着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愈加不足。

与此同时,大量的胡椒从国库中支出,不可避免要进入市场流通,市场上“进口商品”胡椒总量大幅增加,市场上对应的货币供应量的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按照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奎内博士货币和实物循环运动的模型:即总供给(生产)和总需求(分配与消费)两个端点,贯通这两个端点的是物资流通与货币流通。在物流的循环中,实物在消费中被消耗和消失。而金融流却必须通过每一次循环流转而获得增益,一旦发生供求梗阻就是生产过剩。一旦发生金融梗阻就是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

反观这时的明王朝市场,传统作为香药和佐料的胡椒大量流入市场,消费消耗显然跟不上,而宝钞逐渐退出市场流转,物资和货币的流通,显然都发生了梗阻。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人人都吃胡椒蟹,也用不完那么多胡椒

胡椒的价格很快进入了下降通道,从永乐五年的100斤/10两左右,下跌到宣德年间的100斤/5两左右,并继续下跌。除了进入市场的胡椒数量增加,也意味着这时货币市场上的白银愈发珍贵升值。

值得深思的是,500年后,即1929至1933年间,在美国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紧缩的时候,美联储还在保持高利率,维持反通货膨胀和经济紧缩政策,胡佛总统甚至还推动议会通过了提高税率的法案,这一番逆势操作,简直就像是抄了宣德皇帝“全面收缩”的考卷一样。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了,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15世纪前半叶(即永乐、宣德、正统年间),明朝的物价(以米为例),竟然跌落到北宋初期的物价水平以下: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影响终于让明政府放下了“祖制”, 英宗正统元年(1436),明政府允许南京、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福建将原征米麦400万担折纳“金花银”100余万两。与此同时,土地交易开始出现白银,而宝钞却在市场上见不到了。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资料来源: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但明政府的胡椒折俸还在继续,直到成化七年(1471年),国库里的胡椒终于消耗得差不多,这一年下半年的胡椒折俸之制才改作折色俸粮。

“黑金”1400,西方的地主家也没余钱

作为15世纪全球贸易网络中心的中国,这场由胡椒引起的振动,正在向世界的另一端(那时候的美洲大陆还躲在地图的阴影区里)传导。

在15世纪的曙光照耀到欧洲时,人们也在为钱感到捉襟见肘:13世纪末,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欧洲国家逐步从早期的劳役地租过渡到以货币地租为主的地租形态,在英国,折算制被广泛推广,将劳役租和实物租折合成货币租交纳。

而欧洲领主们长年累月与东方进行生丝、香料和奢侈品等贸易,加上经由巴格达和波斯湾、开罗和红海而延伸到亚洲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掌控着,贸易运价也持续提升,这些都进一步加速了欧洲的货币流出,欧洲每年需要用65000公斤白银去购买东方的胡椒和香料(M.M. 波斯坦)。

由于贵金属的短缺,弗兰德斯造币厂在1402-1410年处于关闭状态;1409年,巴黎的钱商们异口同声地抗议,无论出价多高,他们已经无法为铸币厂提供金银了,不久,巴黎的金匠公会走向衰亡(《15世纪金银大饥荒》 John Day)。

于是,和遥远的中国一样,以物易物的原始贸易状态在15世纪初的欧洲重现。胡椒作为货币替代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德国,当时的银行家甚至被称为胡椒人(Peppermen)。

但是,先后七次郑和下西洋,大量采购沿途的胡椒,毋庸置疑也是全球贸易中胡椒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到达亚历山大港时,价格达到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到20-30克。

不管是作为货币的贵金属,还是作为替代物的胡椒,在欧洲都陷入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和中国一样,欧洲人也不得不面对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的局面——据估算,1400-1500年,欧洲的物价下跌了20%-50%——这也影响到了当时中国出口的“拳头产品”瓷器。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

尽管宣德年间的青花、洒蓝、祭红等等,皆代表了明朝艺术的最高水准,但此时却发生了严重的衰退:现代的考古学者们发现,中国瓷器出口在15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出现空白的现象,美国学者Roxanna M. Brown更将这种衰退具体到了1430-1487年间(即宣德、正统、天顺和成化年间)。

全球性的通货紧缩、贸易扩张的不利,可以想想在15世纪的时光里,整个世界正经历着多么严重的经济衰退。终于,无数个哥伦布、达伽马从伊比利亚扬起风帆,寻找着能够融入东方贸易网络的通路。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当欧洲殖民者们从美洲带着白银,再次回来到爪哇岛想买胡椒的时候,他们会遇见正拿着私铸的劣质铜币订购胡椒的中国海商,这两拨人的眼睛里都将放出欣喜而又贪婪光芒。

大明风华讲不了:郑和从西洋带回胡椒,竟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