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每天一本书


《外出偷马》

原著 | 佩尔•帕特森

解读 | 恋树恋花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外出偷马》。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库切说过:“永远向痛靠近”!是啊,苦难是痛,生命的悲欢是痛,只有了解了痛,才更能领悟人生。


1990年,挪威作家佩尔•帕特森在海难中瞬间失去了父母和两个兄弟,而他因临时有事改变了计划,逃过一劫,这次经历改变和影响了他的后半生,他不断的通过文字靠近痛,逼视伤口,最终寻找到了与痛苦和解的方式。


帕特森的作品主题多围绕在人的孤独,或父子、手足关系与年少友谊离去等方面。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口碑甚佳,而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他这本《外出偷马》更是享誉世界。


2007年,该作品击败了众多名家的作品,摘得了全世界奖金最高的单项文学奖“国际都柏林奖IMPAC文学奖”的桂冠,而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奖“银熊奖”。


《外出偷马》这部作品的故事虽然有点悲伤,但是作者的文笔足够冷静克制,所以读起来是温暖感人的,同时也让人思考良多。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故事的主人公传德•桑达去勇敢回望痛,靠近痛,直面痛,然后与之和解。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生命总有不能承受之重


时值十一月初的清晨,山雀冲撞着窗户,吵醒了故事的主人公,67岁的老人传德.桑达。


三年前,他从车祸中侥幸逃生,妻子却不幸丧生,紧接着亲爱的姐姐也因病离世。他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牵扯越来越少,“他失去了与人对话的兴趣”,决定隐居山林。


但是昨夜发生的事情让一切变得不同了。


昨天深夜,传德帮着河边小屋里的邻居找他贪玩未归的狗,就这样认识了那个叫“拉尔斯.豪居”的老头。


拉尔斯竟是旧相识,是好友约恩的弟弟,上次见他时,传德还是个半熟少年,拉尔斯也不过十岁。


传德认出了拉尔斯,拉尔斯却还没认出他。


有些记忆深处的东西被一种久远的熟悉感拉扯回来了,让他觉得窘迫,当他再回到床上,他梦到了那个夏天。


那是一九四八年七月初的某一天,传德跟着父亲来到瑞典边界的屋子过夏天。在那里结识了同龄挚友约恩,约恩虽有两个双胞胎弟弟,但是他只爱跟传德一起玩耍。


传德清楚的记得那个早晨,约恩邀他一起去偷骑邻居巴卡的马。


偷马并不顺利,传德摔伤了,身上痛得厉害,但是当他想起父亲徒手割荨麻的样子,他忍痛站了起来。


归途中,传德又跟着约恩上树摸鸟蛋,当他正为摸到鸟蛋高兴的时候,约恩却突然摔碎了鸟蛋,又将鸟巢揉碎后狠狠甩了出去,然后滑下树干绝尘而去。


传德并不知道约恩为什么如此反常,直到后来从父亲的口中才得知事情的经过。


一起偷马的前一天,约恩的父母都不在家,留下他照顾两个弟弟,他却跑出去猎兔子去了。


那天他猎得了两只兔子,想跟家人炫耀一下,回到家却没见到弟弟们,于是就出门沿着河边寻找。


不成想,他忘了把子弹下膛,导致其中一个弟弟拉尔斯误杀了另一个弟弟奥得。


对于弟弟的死,没有人对约恩说一句责备的话,这让他陷入更深的恐惧和罪恶感中。


约恩要去偷马,要摔碎鸟巢,不是因为刺激好玩,而是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去做一些费劲的事,才能缓解痛苦。


奥得的葬礼后,约恩就出海去了。


好友的离开虽然让传德觉得遗憾,却也让他感到轻松,因为奥得的死让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背负沉重伤痛的约恩。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痛不痛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


葬礼后的第四天,传德和父亲去帮邻居巴卡刈干草,他看到了约恩的母亲,他对这个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母亲产生了复杂的感情,他发现父亲看约恩母亲的眼神也很不对劲。


那个夏天父亲迫切的想把木头卖掉,在把木头移送河道里的时候,约恩的父亲来了。


搬运过程中这两个从不对视的大男人相互较着劲,这时,意外发生了,约恩的父亲被大树干砸伤了,要送往几公里外的印百答的医院,而约恩的母亲要留下来照顾拉尔斯。


回到家中,父亲为自己的鲁莽行事自责,这让传德很生气。


夜里,传德起身如厕,发现父亲的床铺没有动过,于是就跑出去寻父亲。


找了很久,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起,移到了后山。


传德在河边码头休息的时候,看到了河对面约恩的母亲和自己的父亲,他们坐在码头旁的凳子上,拥吻着。


在以后的日子里,传德心情复杂的帮着父亲送走了原木。


之后父亲便让他一个人回家。


回到奥斯陆的传德日日去火车站等候父亲归来。最终,他只等来了父亲告别的信件。


父亲说他不会再回来,并告诉母亲在瑞典的一家银行里有他们伐木挣得的钱,已授权母亲,带上身份证就可以领取。


关于他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个难忘的夏天,父亲只字未提。


传德曾经一度以父亲的行事原则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父亲告诉他痛不痛的事情,可以自己决定,于是偷马的时摔伤了他忍着,搬运木头的时候膝盖疼得厉害他忍着,他以为自己真的已经被父亲锤炼成一个不怕痛的男子汉。


可是父亲背叛了母亲,抛弃了这个家,打破了他的信仰,给予了他最深的痛。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


父亲是在一九四二年到达挪威和瑞典边界的这个村子的,家里人并不知道父亲每次出门都去了哪里。


传德也是在一九四八年跟着父亲来到这里,才从同是间谍的邻居弗朗兹那里得知父亲的真实身份。


传德为拥有这样的父亲骄傲,直到后来发现了父亲对母亲的背叛,对这个家的背叛,父亲的形象崩塌了。


他不了解父亲的全部,不知道父亲曾经经历了什么,所以他无法理解父亲的选择,无法接受发生的一切。


他曾那么崇拜信任的人变得那么可鄙可恨,他不敢去想,只好任由父亲停留在记忆的死角,不去触碰。


他以为那些回忆很快就会跟随自己日渐衰朽的身体化为尘埃,可故人的面容偏又让那个夏天回来了。


那晚帮着拉尔斯寻狗之后,老传德在他的林中小屋里,思绪纷乱。


他希望拉尔斯没有认出他来,可是第二天晚上拉尔斯就来造访了,并告诉传德,他知道他是谁。他们就这样跨过了五十多年的时间鸿沟相认了。


拉尔斯告诉传德,因为约恩的失误让奥得丧生,他也跟着背负罪责。之后,约恩出海去了,父亲受伤后也没有再回来,而他埋头经营农场,没有人再提起那件事情。


拉尔斯回想起很多年前的那一天,约恩回来了,说大海他看够了,他要继承农场。


农场是拉尔斯的心血,他希望母亲能够为他说一句话,母亲却说继承农场是约恩的权利。他愤然离家出走了,在他二十岁生日那天。


拉尔斯的经历让传德知道,在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深藏内心不足为外人道的伤口,但是对于我们爱的亲人,有时候我们表面上反抗、怨恨,暗地里却总是在不停地理解和原谅。


正如女儿艾琳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内心!


艾琳是他与前妻两个孩子中的老大,差不多半年没见了,来到这里后,他没联系过她们,也没想过联系她们。


就像当初那个日日在车站等父亲回来的少年一样执着。艾琳跑了八十多里路,问遍了所有的镇公所,忙活了好几个礼拜,终于找到了他的父亲传德。


女儿的突然造访,让传德有些不自在,他不知道该跟她聊些什么,但和女儿痛的共鸣让传德内心苏醒。


是的,父亲曾经深深地伤害了他的感情,但是父亲也深深的影响了他。现在父亲已经不在了,原谅对于父亲来说或许没有意义,但于他来说仍有意义。


毕竟,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爱恨,有牵挂,活着才有意思,他开始喜欢拉尔斯的来访,开始盼望女儿再来看他。


似乎是一道屏幕落了下来,所有隐藏的那些熟悉的东西都重生了,他想起那天他穿着西装走在圆石子铺就的街道上,一切仍然美好,他又认同了父亲的那句话“痛不痛的事情,我们真的可以自己决定”。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以上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本质后,仍然热爱生活。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终将有所消耗和磨损,也许有些事情我们无力改变,也无法弥补。


但承认自己是受害者、曾怨恨过亦或是接受疼痛的必然存在并与之和解,是我们能自己决定的事情。


原谅别人并不是原谅了谁,只是放过了自己,让自己能够轻松的呼吸,自由的回忆。或许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一切都很美好,而痛不痛的事情,我们确实可以自己决定。


早一点与痛苦和解,收拾好心情,才能不错过、不辜负快乐的时光。与痛苦和解后,你会发现曾经的美好又鲜活的浮出记忆深海。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注:配图来自电影《外出偷马》剧照


*文:恋树恋花,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简静生活幻想家,相信文字温柔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