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与《一生》: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之书


《包法利夫人》与《一生》: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之书

前言:福楼拜是著名的长篇小说家,这是举世公认的。莫泊桑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这也是举世公认的。不过,莫泊桑除了写短篇小说之外,也写了不多不少的长篇小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当然就是《一生》,这部作品被我国很多的著名作家推举为二十来岁女性必看的成长书。这部书也是在老师福楼拜的催促和指导下写成的。莫泊桑和福楼拜是师徒关系,莫泊桑的很多作品也都受老师的影响。如今,我们就走进两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去领略他们共同的女性独立意识。

1.作品中的女主角都只有一条人生路,那就是结婚生子

在《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里,包法利夫人是一个出生普通的女孩,但是由于父母的虚荣,也为了日后她能够嫁一个好人家,所以送她去了一所贵族学校。这时候的女孩,去学校学习不像我们现在一样是为了学一门谋生的技术,仅仅就是为了镀金然后让自己可以嫁得好点。在贵族学校里她受到了浪漫主义的熏陶,喜欢看言情小说,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由于那个时代的女性,人生之路就是结婚生子,所以这为她以后的人生走向已经奠定了基础。

等到她成年嫁人的时候,从来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她以为自己在这个乡村医生上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那种传奇式的爱情,所以义无反顾地就嫁了,婚后才知道自己嫁的是一个平庸且毫无浪漫细胞的男人。在这样的理想破碎之下,她选择了婚内出轨,先后与罗多尔夫和里昂偷情。虽然这两个人给了她传奇式的爱情,但是却没有给她永久性的传奇式爱情。在两人都先后选择放弃她之后,她却因为还不上之前享乐所背上的高利贷而不得不服毒自尽。

《包法利夫人》与《一生》: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之书

《一生》中的女主角和爱玛从表面上来说虽然完全是两种人格,其实实际上只是同一种女孩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面,这个放到后面去讲,现在我们继续讲那个时代的女性的人生路。雅娜和爱玛一样是一个崇拜浪漫式爱情的女孩,她和爱玛不同的是自己出生比较高贵,嫁人也嫁给了一个可以给自己理想爱情的人。但是有句话说得好:“福祸相依”。这样浪漫的男性就多情,也可以说是薄情。面对丈夫的出轨时,她的人生面临着毁灭式的打击,这也可以说是无法实现独立的女性的悲剧。

但就在这个时候,雅娜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新生命给了她生活的希望,于是自己受伤的心灵就在这里得到了救赎。从那之后她对丈夫的出轨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而正是由于她对孩子的百般溺爱,孩子长大之后成了败家子,并且为了自己的女朋友而“背叛”了她,从那之后她与自己孩子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在这之中,自己的父母也逝去了,父母对雅娜的爱是最无私的,最值得依靠的,所以,雅娜的生活再次面临着崩溃的危机。

从《包法利夫人》和《一生》这两部作品中的女主角来看,女性的生活就只有结婚生子,没有其它的人生觉醒意识。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不光是作品里,在真实的生活中,那个时代的女性从一出生开始,自己的路就被定性了,只能够是结婚生子,余生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绕着男性来展开的,如果出现什么不同的声音,就被视为异类。这是男权制度下所形成的女性文明,可以追溯到《圣经》,毕竟里面也说过:“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包法利夫人》与《一生》: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之书

2.女主角唯一的一条人生路,也是一条依赖之路

包法利夫人和雅娜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所以她们都把所有的幸福都寄托在了婚姻上,这样的幸福之路,也是一条依赖之路。在《包法利夫人》中,包法利夫人是一位浪漫主义的朝圣者,也可以说是一位浪漫主义的殉道者,她毕生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传奇式爱情。所以在她看清了自己的丈夫给不了自己想要的浪漫爱情时,在挣扎了一阵子之后才会如此大胆且绝决地出轨了。可以说,她的生命是被爱情延续着的。

她让我想起了《面纱》里的女主角凯蒂。凯蒂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女孩,她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但是婚后又遇到了她理想中的爱情,然后同包法利夫人一样,也出轨了,结局还是被抛弃了。她不得不答应自己的丈夫去霍乱盛行的地方帮忙,在见过了众多的生死百态之后,自己也实现了精神成长。在结尾,怀孕后的她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我希望是个女孩,我想把她养大,使她不会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当我回首我曾经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时,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无能为力。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自立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

《包法利夫人》与《一生》: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之书

上面这段话是凯蒂的成长领悟,也是她的独立宣言。这段话也充分解释了包法利夫人和凯蒂之所以会出轨的原因。凯蒂和包法利夫人的人生都局限在了男人的身上,她们想要得到生命的欢愉只能是从男性中来,没有办法来自于社会,自己的精神寄托只能依赖于男性,所以在原配给不了自己精神安慰的时候,才出了轨。

在上面我们说过,雅娜看起来和包法利夫人是不一样的女孩,但是她在本质上其实和包法利夫人是一样的。由于那个时代文明的作用,她的精神慰藉全部是依靠外界,出生时对父母的依赖,结婚后对丈夫的依赖,丈夫出轨后对儿子的依赖,这些都表明她无法从社会上得到精神慰藉,只能从为人母,为人妻中得到感情依靠。她和包法利夫人一样,一辈子都在依靠中寻找自己的感情归宿。这是福楼拜和莫泊桑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关怀,一种超前的女性独立意识。

无论是包法利夫人也好,雅娜也好,她们之所以会把自己的人生过成悲剧,当时的社会文化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因为那时她们的精神理想只能依靠男人和家庭去实现,无法通过社会作为去成为一个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独立自由的人。

3.作品中指出女主角的依赖之路,也是一条救赎之路

《包法利夫人》与《一生》: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之书

《一生》作为莫泊桑最著名的一部长篇小说,里面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描写都是十分犀利的。《包法利夫人》就更不用说了,作为福楼拜最著名的一部小说,也是世界公认的名著,里面蕴含的文化“层出不穷”。通过上述我们对这两部作品的复盘,其中,所蕴含的女性独立意识十分明显。无论是包法利夫人的悲剧,还是雅娜的悲剧,这与当时女性的附属地位都是分不开的。福楼拜和莫泊桑师徒两人将这个悲剧原因表达出来,就是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启蒙。

其实,无论是《包法利夫人》还是《一生》,这两个故事只是写出了爱情和亲情最坏的一个极端。我们不可否认,也会有许多的女孩会在婚恋和亲子关系中交上好运,会遇上自己理想中的爱人,也会和自己的孩子相处融洽。但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一件事情有变坏的可能性,那么这个结果是一定会产生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包法利夫人的悲剧还是雅娜的悲剧,这都是在真实社会中存在的,你的爱情和亲情会不会这样,就看你的运气如何。

  •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现代女性的我们要读《包法利夫人》,《一生》会被推荐成为二十来岁女孩的必读书一样。蒋方舟之前说:“书本对于她来说就是这个世界的说明书”。这两部作品都向我们表明了女性如果无法实现精神和经济的独立,就很有可能把自己的一生过成悲剧,也教会我们只有像《面纱》里的凯蒂一样,有自己的生计来源,把自己的精神不局限于小情小爱,立足于更大的博爱之中,自己的一生才会实现真正的自由富足,才能真正幸福。

包法利夫人和雅娜之所以会成为悲剧,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女性独立意识实在是太弱,社会也不容许这样的行为存在,女性在社会上也找不到自我实现之路。所以会有《包法利夫人》《一生》这样反抗男权社会,启蒙女性独立意识的名著产生。而这样的书籍在今天依然还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救赎人生厄运的现实条件,女性已经可以通过社会作为来实现其精神和经济的独立,不过,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生说明书,来帮助我们选择最能通往幸福的那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