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恐慌,癌前病变≠癌,定期复查,有效治疗,减少癌变的几率!

“谈癌色变”是20世纪癌症发病率显著上升留下的阴影。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每年有700多万人被癌魔吞噬生命。癌细胞几乎在人们身上都有,只不过青少年身上少些,或者癌变程度轻些;而中老年人身上多些,癌变程度重些。不管是什么癌症,细胞癌变有个过程。

别再恐慌,癌前病变≠癌,定期复查,有效治疗,减少癌变的几率!

当细胞开始癌变,还没有变成癌细胞时,称为癌前细胞。癌前细胞组成的病变称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并非都会变成癌。

近20年来,由于纤维窥镜的普及和组织细胞活检技术的开展,癌症有了更确切的病理学诊断,更多的人想从预防的角度来了解癌症。

别再恐慌,癌前病变≠癌,定期复查,有效治疗,减少癌变的几率!

就拿慢性萎缩性胃炎来说吧。随着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其发现率越来越多,年龄特征趋于中老年人,这种胃病就是一种癌前病变。一般情况下能与病人“和平共处”,不发生癌变。这种常见病是由于胃黏膜层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系统的治疗可以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维持萎缩现状。据国內有人调查1610例萎缩性胃炎病人,随访3~8年资料统计, 癌变率仅为1.18%。就是说绝大部分还是保持原状的。

别再恐慌,癌前病变≠癌,定期复查,有效治疗,减少癌变的几率!

有的癌前细胞经过治疗还能发生逆转,变为正常细胞。 再拿胃黏膜肥厚来说吧。正常的胃黏膜厚度为0.7~0.8毫米,有时 可达1毫米。如超过1毫米则称为黏膜肥厚。这也是一种胃病,一般分为 两种:种为表层上皮细胞增生所致的巨大胃黏膜肥厚症;另一种为胃底 腺细胞增生引起的黏膜肥厚。常见于胃泌素瘤,也叫卓一艾综合征。前者 可见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长期腹痛、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体重减轻,或形成溃疡而引起出血。据统计,约8%的卓一艾综合征患者可能演变为胃癌。绝大多数不发生癌变。 据临床观察,有些病人发现了癌前病变,忧心忡忡,提心吊胆的,为了“防患于未然”,甚至索性做了胄部分切除术。岂不知这种“防患于未然”可能变成“杀身大祸”。因为胃大部分切除后,引起一系列解剖、生理和代谢吸收方面的障碍,将出现很多的并发症。例如,倾倒综合征、后血糖过低征、残蜜综合征、吻合口溃疡、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营养不良等等,甚至还发生残胃癌。残胃癌的发生率占全部胃癌发生率的0.4%~0.5%,发病率为1%。一胃手术至残胃癌发生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3~19年。可见,胃切除后,胃酸过低消化液反流,加速了残胃癌前的转化。所以,定期检查残胃变化非常必要。

别再恐慌,癌前病变≠癌,定期复查,有效治疗,减少癌变的几率!

癌前病变并不是癌,它与癌有本质的区别,任何癌前病变也查不出癌细胞。因此,不应将癌前病变与癌等同起来。但是,人们必须时刻警惕癌前病变,定期复查,有效治疗,适当地应用维生素A类会使癌前细胞逆转,能减少和防止癌症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