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明溪縣和平解放的彭生香


  • “磨剪子嘞,戧菜刀!”上世紀40年代末,特別是明溪縣和平解放前夕那幾年,明溪縣城大街小巷及附近鄉村經常會見到一位中等個子的青年挑著鐵件修理擔子吆喝著。這位青年繼承了父輩的修理技術,磨剪戧刀的活稔熟快當,是一位好師傅。可是,他不是普通修理師傅,他是黨的地下工作者,他是明溪和平解放的領導人,他是浴血迎曙光的革命烈士,叫彭生香。 說到明溪和平解放,沒有花一槍一彈,人民生命安全,財產不受損失,檔案齊全,政權移交及時完整,可以說是步步到位,順利成功。於是有一些人認為這是形勢使然,大勢下的必然,看不到這是鬥爭的勝利成果;還有少數人甚至認為是國民黨縣長、“自解會”主任鍾日興的功勞。看不到黨領導在這場鬥爭中的決定性作用。 明溪和平解決,說到底,完全是黨領導下通過鬥爭實現的。是通過彭生香組織實施的,彭生香是明溪縣和平解放的實際領導人。 彭生香雖然年輕,但他是出身貧苦的優秀共產黨員和有豐富革命實踐的地下工作者。 彭生香,祖籍江西于都縣,世代以打鐵謀生。到了父輩,遷到明溪定居。1924年3月生香在明溪城關出生了。父親郭樹興省吃儉用送兒子上學,小小年紀的生香早早地體會到日子的艱辛,一邊幫父親打鐵一邊讀書。1942年以優秀成績考入了省立寧化中學。1948年初父親因勞累過度離開了人間,生香中途輟學,到蓋洋小學代課,後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利用課餘磨剪補鍋,勤工儉學,堅持讀到高中畢業。 貧窮的家,艱難的生活,以及社會上的種種剝削壓迫現象讓彭生香看到了社會的黑暗和國民黨統治的腐朽,一種變革社會的暗流時常在心中湧動。 機會來了。1947底,閩浙贛區黨委城市工作部派簡印泉和雷臻新、邵敦、李曉東、黃族醒到寧化縣開展閩西北邊境各縣的工作,隨後成立了寧化中心縣委。雷臻新則以寧化中學教員的合法身份作掩護,從而認識了在校讀書的校學生會委員、參與鬧學潮的進步青年彭生香。經過觀察和培養,於1948年5月介紹他加入了我地下黨組織。自此,彭生香走上了他渴求的革命道路。 1948年夏天,彭生香接受寧化中心縣委的委派,回到明溪縣開展工作,並通過關係到明溪中學任教,作為掩護。 彭生香有出色的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他一方面發揮明溪作為交通聯絡的中轉作用,多次護送和保衛黨組織派出的邵敦、夏恩民、黃族醒等同志過路去南平或福州;另一方面他以城區為中心,到四鄉八村活動,把文教隊伍的有志之士團結在身邊,加以考察、識別和培養,很快就發展了羅貴森、葉禹春、黃樹華、鄧福照、李春根、蔡必忠、羅毓華等11位進步青年入黨,發展和擴大了黨組織,至1949年初就成立了明溪城工部黨小組,彭生香為負責人,支委有葉禹春、羅毓華、吳煕等人。到了夏天,中共明溪縣特支委員會成立,負責人彭生香。這樣,彭生香就為在明溪發展革命形勢打下了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 1949年4月,解放全中國的戰爭已隨著百萬雄師過大江而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5月,寧化中心縣委召開會議部署和平解放各縣事宜。自此,由我黨自始至終領導的各周邊縣市和平解放鬥爭迅速展開。 彭生香和葉禹春到寧化參加了這次會議,受到了鼓舞,又感到任務艱鉅。他們倆人在回縣路上就考慮好了工作方案,一回到明溪就召集特支委員會成員加以研究。家認為,首先要統一思想認識,才能明確方向,鼓舞鬥志。當時,群眾中有兩種不正確思想,一是盲目樂觀,認為南下大軍勢不可擋,國民黨縣政府無力抵抗,自然會和平解放;另一種是寄希望國民黨縣長鍾日興會順勢而為,走和平之路。 鍾日興是奉國民黨福建省省長李良榮指派於1949年1月到明溪縣當縣長的。事前,他當過龍溪、詔安、武平等縣縣長,有多年官僚政治生涯和幹練的手腕。鍾日興到任伊始,就與黃葉派搞歃血之盟,接著以成立“地方建設促進委員會”作幌子,6月1日就成立“明溪縣應變委員會”,7月就兼任“第五清剿區”副指揮官,策劃了“五縣剿匪聯防司令部”。同時,他推行中小學教師“停薪留職”,企圖解散進步團體。他還派出警察和自衛隊查抄進步人士的家,抓捕革命志士。甚至在我城工部人員找過他告誡他要順應革命大勢之後仍兩面應付,企圖應而不變。這些都暴露出鍾日興投機、圖僥倖和動搖的反動本能。 彭生香頭腦清醒,政治意識強,針對國民黨縣政府的種種動向,他按上級確定的工作方針從多方面領導大家全面展開各項工作,做到步步推進。 製造革命輿論。揭露國民黨統治的腐朽。1949年6月,由彭生香、黃英光、黃樹華起草散發傳單《告明溪父老書》,又由羅毓華、李貴和、馮嘉祥等起草散發傳單《告明溪三萬七千同胞書》。兩份革命傳單是向國民黨統治者進擊的號角,有力地抨擊了國民黨在明溪的頭面人物,激起了廣大群眾的義憤,鼓舞了革命志士的鬥爭激情。國民黨縣政府十分驚恐,立即查抄了彭生香、黃樹華、楊炳暉、陳文傑等人的住所,拘捕了李寶璜。由於彭生香等同志十分警惕,他們一無所獲,最終不得不釋放李寶璜。 聯合革命志士,團結各方力量。這是彭生香又一斗爭策略。當時明溪有多方面的知識界、文教界人員,他們都從不同方面反對黑暗,宣傳革命,盼望光明和新生。其中,有1948年春來到明溪中學任教的閩清地下黨員黃英光,後來有從廈門回來的閩西南地下黨員曾德騮,他發起組織“旅外學生聯誼會”,同時組織了“墾荒社”,串聯各地同學,共同開展革命宣傳活動。1948年6月,中國民主同盟福建省工委派盟員賴根培、葉玉田來明溪以“讀書會”作掩護開展工作,發展了陳文傑等多名盟員,成立了明溪民盟小組。陳文傑任組長。同年11月,地下游擊隊員馮炳南、揭邦士回到明溪開展活動。與此同時,明溪中學校內外及各鄉都有支持和渴求參加革命的人士。彭生香自從1948年7月到明溪中學任教以來就重視各方的進步力量,他親自出動或讓特支委員會成員分頭聯絡,不斷擴大爭和平求解放陣營,形成一股聲勢浩大的力量。 直面縣長鍾日興,加強政治攻勢。隨著解放軍南下的節節勝利和明溪人民要求和平解放的日益強烈的呼聲,明溪特支委員會決定直面國民黨縣長鍾日興、迫其投誠起義,立功贖罪。1949年9月17日,彭生香和曾德騮、黃樹華走進縣政府,在鍾日興面前慷慨陳詞,指明前程何去何從。鍾日興眼見大勢已去,敗局已定,被迫接受明溪特支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擬定的五項條件,並達成書面協議。這樣,和平解放明溪的進程就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此同時,彭生香還安排了人,通過各種關係,做其他國民黨軍政要員工作,要求他們認清形勢,顧全大局,保全地方,立功自贖。 下基層排除隱患,努力實現城鄉步調一致。彭生香清醒地意識到,縣城是政治軍事中心,而鄉下是廣闊空間,必有隱患,不可忽視。1948年,彭生香就多次到沙溪鄉,建立聯絡點,做沙溪鄉鄉長鄧家升等人的工作。後來彭生香通過老紅軍遊良康做通其弟、夏陽鄉長遊良材工作。又通過曾有興等專人做通蓋洋、鰲楓、畫橋、常坪等四鄉工作。通過葉禮湑做通胡坊鄉長工作。地美鄉鄉長楊文英頑固,盤查刁難過往革命志士.彭生香通過林志群領導的碧溪游擊隊收繳了他的槍支,給了他一個警告,他也老實了。總之彭生香在重點做縣城國民黨軍政要員工作的同時,逐鄉安排專人負責做鄉下工作,努力實現城鄉同步調。真可謂,工作深入細緻到位。 解除反動武裝威脅,鞏固爭和平求解放形勢。彭生香深知地方反動武裝對和平解放進程威脅最大,必須嚴加控制。明溪縣地方武裝主要有縣西北大隊和東南大隊,外圍武裝主要是易啟基掌握的“第五清剿區”。彭生香先通過葉用霖和李書香去做西北大隊工作,隨後與曾德騮、黃樹華、楊炳暉邀約其大隊長李繼堯和骨幹分子曾光俤在縣銀行會計老楊家會面,指明出路,迫其封存武器,待解放軍到來上繳。東南大隊張生林反動頑固,彭生香派當時的龍湖小學校長羅貴森做通了中隊長湯大根的思想工作,致使張生林當時不敢輕舉妄動。同時,雷臻新委派張志農同志來明溪活動,與易啟基接觸,易啟基漸漸覺得坐鎮明溪不穩,不久回到長汀。後來,在大局影響下起義了。至此,三股反動武裝的威脅解除了。成立自動解放委員會,正式宣佈和平起義。彭生香在領導明溪和平解放鬥爭中,多次回寧化向黨組織彙報和請示工作,雷臻新本人也多次到明溪活動,指導各項工作,關鍵時刻派出了張志農、陳君瑛來明溪協助,保證了黨領導的明溪和平解放鬥爭順利推進。 1949年9月下旬,明溪縣自動解放委員會正式成立,有71名委員。經協商,由鍾日興任主任委員,彭生香、陳君瑛,陳德元、李瑞瓊任副主任委員、下設宣教室,主任黃樹華。組織機構完成後,即向省人民政府發出函電。10月24日,召開國民黨黨政軍、公教人員及各界人士大會,舉行儀式,正式宣佈起義,降下國民黨國旗,升起五星紅旗。並由“自解會”向人民發出文告:接受共產黨領導,迎候解放軍接管。 廣泛開展迎接解放的宣教活動,深入營造革命正氣。為配合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和平解放工作,以黨員為主幹的宣教室從教育、宣傳、出版文藝等方面造聲勢,做了大量工作。油印了大量的《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革命文件,散發,排練和演唱《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革命歌曲,演出了《天亮了!》等街頭活報劇。至此,明溪城鄉革命正氣越來越濃,“爭和平迎解放”成了社會生活的主流,極少數人想兩面應付或負隅頑抗已無可能。 多方聯絡周邊解放軍,加快接管明溪進程。為了配合人民解放軍早日接管明溪,讓和平解放的成果落到實處,彭生香安排多路人員,與周邊解放軍接洽。他親赴三元碧溪與林志群領導的游擊隊和駐沙縣人民解放軍聯繫。又派葉禹春、吳熙前往寧化通過雷臻新見到部隊首長,反映了駐將樂的國民黨陳楚先殘部在白蓮、常坪一帶殘害百姓的情況。四野首長即派王營長帶部隊從寧化出發,經蓋洋到白蓮襲擊陳楚先部,從外圍保障了明溪和平解放的進程。與此同時,縣立初級中學教員劉蔓雲也前往福州向省人民政府主席張鼎丞彙報國民黨縣政府和平起義意願。 解放軍進軍明溪,珩城和平解放。至1950年1月下旬,人民解放軍從三元縣出發,分兩路嚮明溪進軍,一路經沙溪而來,一路經胡坊而來。2月2日,數百人列隊街兩邊,熱烈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城,明溪和平解放順利完成,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明溪人民開始了嶄新的生活。明溪縣的和平解放,是在黨的領導下,在彭生香同志的帶領下,在地下黨成員和全體進步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的。彭生香同去功不可沒! 縱觀彭生香同志領導明溪縣和平解放的整個過程,可以看出彭生香同志執行黨的任務堅決徹底;他善於發動群眾團結群眾,能充分發揮進步人士的積極作用;他講究鬥爭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節;他考慮問題全面,能思前顧後;他能放眼全局,緊抓重點。這說明彭生香同志已經從一個繼承祖業的鐵匠成長為優秀的革命者。 彭生香同志個人品質同樣優秀。他立場堅定,不畏艱難。為了衝破黎明前的黑暗,為了迎接人民解放的曙光,他以補鍋磨剪戧刀為掩護,進府衙下鄉村,東奔西走,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人問他:“難道你不怕危險嗎?”他總是笑著回答:“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人民的利益,顧不上了!”幾年來,他吃苦耐勞,堅強果敢,機智謹慎,細緻周到。有一次他從寧化帶文件回縣,在嵩溪住客棧時,警惕地把文件壓在尿桶下。結果,半夜當地民團來搜查,一無所獲。他平時也總是把文件、革命宣傳品放在隱蔽安全的地方,所以1949年7月國民黨縣政府派人查抄他的住處,也是一無所獲。 明溪縣和平解放後,他聽從黨的安排到縣工會工作,後調任雪峰中心小學任校長,不久又調縣任職。不幸的是1950年農曆4月,縣委派他出席在永安專署召開的工人代表會。22日,他開完會,隨同明溪縣政府派到永安領取被服給養的隊伍回縣,途經大湖高嶺橋時,遭土匪伏擊,身中數彈壯烈犧牲。 為明溪縣和平解放作出重大貢獻的彭生香同志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