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路上的領袖風采:毛澤東有轎車不坐,周恩來拒絕包廂軟臥

抗戰期間,延安生活條件艱苦。中共中央配備的僅有的一些型號各異、顏色繁雜的車輛,也大多為國內外友好組織和人士所捐贈,燒著延安土法煉製的汽柴油。中國共產黨諸多領導人雖戎馬倥傯,但出行辦事尤其是轉戰千里行軍打仗,大都是靠騎馬或步行,有時也騎一下自行車,只是偶爾乘汽車外出辦公。在出行的路上,老一輩革命家們給我們留下了一段段珍貴的記憶。

延安路上的領袖風采:毛澤東有轎車不坐,周恩來拒絕包廂軟臥

1937年春,朱德和毛澤東、周恩來、博古在延安


毛澤東有轎車不坐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1937年1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進駐延安。剛到延安時,當地同志為毛澤東選了兩匹馬以方便他出行,其中一匹是小青馬,它個頭雖不大,但力氣大、靈活、速度快,跑起來平穩,且性格溫順老實,很得毛澤東的喜愛,他出外辦事時經常騎這匹馬。

延安路上的領袖風采:毛澤東有轎車不坐,周恩來拒絕包廂軟臥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

有一次,毛澤東騎馬去棗園開會。返回時,因馬受驚,他意外地從馬上摔了下來,左手被摔傷。當時,延安已有汽車,是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專門送給中共中央的兩輛福特牌汽車。有關部門在研究如何使用這兩輛車時,大多數人都主張給毛澤東配一輛。於是,管車的同志首先分給了毛澤東一輛。毛澤東立即表示堅決反對,他態度堅決地說:“我不要!”接著他進一步強調說:“分車一要考慮軍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顧年紀較大的同志。”但是,大家仍然認為應分給毛澤東一輛。毛澤東知道後生氣地說:“走走路有麼子不好?連走路的權利都要取消麼?走路鍛鍊身體,還可以深入群眾,你那個汽車嗚嗚一開,群眾還敢跟你說話麼?”

最後,由於毛澤東再三堅持不要,大家也只得作罷。兩輛車中一輛給管軍事指揮作戰的朱德總司令使用,另一輛配給了被尊稱為“延安五老”的林伯渠、謝覺哉、董必武、吳玉章、徐特立等來往辦公用。

聞聽毛澤東摔傷了,朱德和“五老”都堅持把車讓給他坐,卻被毛澤東一口拒絕,他依舊堅持騎馬回去。

傷還未愈,毛澤東又要去中央禮堂作報告。機靈的警衛悄悄把車又叫來了,對毛澤東說:“主席胳膊摔傷了,就坐這一回吧。”毛澤東卻風趣地說:“胳膊摔傷不耽誤兩條腿走路嘛!走!”說完,他就邁開雙腿大步向中央禮堂走去。

周恩來拒絕包廂軟臥

1937年秋,為了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周恩來要去石家莊會見國民黨的衛立煌。隨行警衛員考慮到周恩來總是廢寢忘食地工作,長期睡眠不足,鼻腔又經常出血,路上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就請後勤的同志去買火車包廂票。

周恩來知道後,立刻加以阻止。警衛員只好說:“那就買軟臥吧!”周恩來還是不同意,說:“不要軟臥,就買普通票。路不長,在車上只過一個晚上嘛!”

火車到了石家莊,衛立煌派專人來接。那位軍官找遍了包廂,又找遍了軟臥,都沒有看見周恩來的影子,還以為周恩來沒有到。他萬萬沒有想到,周恩來竟然同普通旅客一起,從三等車廂裡走下來。

後來,這位軍官十分感慨地對周恩來的警衛員說:“你們周將軍這樣高級的將領,只坐普通的三等車!周將軍這樣廉潔奉公,真是可敬可佩!”

延安路上的領袖風采:毛澤東有轎車不坐,周恩來拒絕包廂軟臥

1940年,周恩來從蘇聯治療回延安後鍛鍊身體


朱德騎自行車拍下經典照片

朱德有一張拍攝於延安時期的照片堪稱經典,它的名字叫《朱總司令在延安》。照片中,朱德身著八路軍戰士的衣服,小腿上打著綁腿,腳上穿著便於行軍走路的布條編織的草鞋,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神態自若地行進在廣場上。背景是雜草叢生的山坡,凸現出陝北高原獨特的山色地貌。這張照片是著名攝影家、《解放軍報》原社長、總編輯田野於1938年拍攝的,田野當時在總政宣傳部工作。

1938年8月下旬,因參加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朱德從抗日前線回到了延安。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天氣晴朗,攝影師田野背起照相機,信步走出延安北門,過了大砭溝這個當時算是繁華的地方,一直向北走去。當田野走到靠近參會代表所住的窯洞下面那個大廣場時,突然看見朱德騎著自行車,由西邊山下向東行進,他騎得並不快。

田野感覺很新奇,因為他在延安還從未見過騎自行車的。他迅速地跑了過去,向朱德舉手行了個軍禮,懇請說:“總司令,我給您拍張照片吧!”朱德面帶笑容地對田野說:“給我照相太多了,你去給戰士們照吧。”

田野又進一步解釋說:“總司令騎自行車的照片,還從未拍過呢,這次請拍一張騎自行車的吧。”朱德笑了笑,同意了。田野隨即補充說:“請您照舊往前騎,不影響您騎車。”一邊急速跑到朱德的右前方,選好角度,對準焦距,按下了快門。

延安路上的領袖風采:毛澤東有轎車不坐,周恩來拒絕包廂軟臥

延安,朱德在騎自行車

此時是10點鐘左右,陽光從朱德右側上方柔和地射來,讓拍攝的效果自然生動逼真、清晰度高,給後人留下了一幅珍貴的影像。(孟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