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治“拉肚子”的四大經典妙方,居家常用

《傷寒論》大家耳熟能詳,其經典既為歷代醫家所膜拜,其奧玄又讓世俗凡夫所難懂。今天作者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分享幾個居家常用的

腹瀉妙方


《傷寒論》治“拉肚子”的四大經典妙方,居家常用

傷寒論


1.葛根芩連湯:

由葛根、黃芩、黃連、甘草4味藥組成;

葛根芩連湯是治療熱性洩瀉的良方,包括各種急、慢性腸炎,只要是大腸有熱的,用之即效。如果拉出的大便是糊狀,黏黏稠稠,粘在便盆上衝不下去,或拉出的雖為清水,但臭穢異常者,都是屬於大腸有熱,用葛根芩連湯治就最好。


《傷寒論》治“拉肚子”的四大經典妙方,居家常用


2.黃芩湯:

由黃芩、芍藥、甘草、大棗4味藥組成;

本方的適應症也與葛根芩連湯一樣有大便黏瀉,肛門灼熱,所不同是黃芩湯治熱利有腹痛一症比較明顯。這是因大腸熱是從肝膽而來,氣機壅滯較明顯,黃芩湯既清熱性洩瀉,又治大便前腹痛。黃芩湯中用黃芩,主要是清除膽熱,以斬斷熱瀉的來源,兼清肺熱、腸熱。


《傷寒論》治“拉肚子”的四大經典妙方,居家常用


3.白頭翁湯:

由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4味藥組成;

臨床用於治療大腸溼熱型痢疾,這4味藥物都是清溼熱的藥物,組合在一起,治大腸溼熱力量強大,尤其是白頭翁,殺腸道細菌的作用非常明顯,是清大腸溼熱、止痢的王牌藥物。秦皮清溼熱而又具有收澀以止痢的功能,是本方的特色。白頭翁湯,常作為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首選方劑。

現代臨床區分了洩瀉、痢疾兩種,二者表現不同。洩瀉時大便一瀉如注,沒有膿血;而痢疾表現為大便瀉下不爽,膿血夾雜,腹痛下墜,專業術語稱作“裡急後重”,《傷寒論》所說的“下重”,就是指的裡急後重。這種表現是腹痛時急欲大便,但跑到廁所大便時又拉不出來,肛門處下墜感、灼熱感。


《傷寒論》治“拉肚子”的四大經典妙方,居家常用


4.理中湯:

由人參、白朮、乾薑、炙甘草4味藥組成;

理中湯主要用於“寒”性腹瀉,一般患者平素畏寒怕冷,或不敢吃涼東西,吃了就容易腹瀉的就是寒證了,如果拉出的大便鬆鬆散散不成形狀,氣味腥而不臭,甚至是吃什麼拉什麼,俗稱為“直腸子”,便是“寒性腹瀉”,當用理中湯,一劑便效。


《傷寒論》治“拉肚子”的四大經典妙方,居家常用

人參、乾薑、白朮、炙甘草


好了,常用腹瀉、痢疾的經典方劑都介紹完了,重點在用的時候要區分是寒還是熱,只要辯清證型用對方,比輸液點滴還要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