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是吹出来的吗?

牛皮是吹出来的吗?


牛皮是吹出来的吗?


  有时候听到老百姓对时事的一些评价,倒觉得是入木三分。俗话说:“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而当今到成了火车要推,牛皮要吹。老百姓说:“共产党战争年代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今已经成了“实际探索理论——摸着石头过河(允许探索嘛)、密切联系领导、表扬和自我表扬”这样三大作风,细想起来,倒也有点意思。“摸着石头过河”本身是一种实践,这么多年大抵是这样做的,之前好像还没有什么“摸论”来指导这一实践。“密切联系领导”是很多当官的至理名言,领导需要有人拍,擅长于拍领导的人,有机会得到升迁,有机会傍着领导获得利益。和领导走得近的人,最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在同等条件下,他们获得实际利益显然比远离领导的人多得多,比如说领导的秘书吧,是最容易被领导提拔重用的人。如果说前二者针对性不强,第三点就非常突出了。实际上,社会现实也鼓励这样。“表扬和自我表扬”,特别是“自我表扬”,说得好听一点,叫做“自我推销”,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吹牛皮。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铺天盖地的商品广告,便是吹牛皮的典型,你可以说,有多少广告词里没有水分?我们很多媒体简直就是吹牛皮的能手、高手。那种善于自我表扬、自我包装的人,往往会名利双收,比如那位高调自我炫耀的郭美美,在媒体上出尽风头,引来多少唾骂,然其并不知耻,反以为荣!悲乎!当今人们的荣辱观何在?为了吸引眼球,我们不曾忘记媒体把那个全国最大的医疗骗子张悟本吹成活神仙了吧?所以,这里既有媒体的“功劳”,也有他们自己的“本事”。近日去城北散步,看到一个正在建设中的住宅小区名叫“鹭岛”,它外面的墙上、展板介绍这里有句非常醒目的广告词是“以前没有,以后绝无”。用这句来赞美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本来也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意。反复想这句广告词,到底是谁敢夸下这样的海口?!而这句广告词不仅在说人文景观,还可以包括自然景观,这就更加了不得了!就人造建筑或人为景观来说,它能超过阿房宫、故宫?能超过颐和园?就自然景观来说,它能超过九寨沟?……简直就是胡闹!无独有偶,在回来的路上,经过校外一个厨卫洁具商店,它门外的墙面上,挂着大幅的广告:“打造全国第一厨卫品牌”。小小一个不足50平米的商店,平日进去也看不到几种高档、名牌的洁具,竟然可以打着这样的招牌!让那些特大的品牌专卖店、大商场情何以堪?中国文字本来已经具有很好的、很明显的表意功能了,如果不加限制地进行修饰,不假思索地胡乱运用,小而言之,是对这些文字、词语所表达的意义缺乏理解而滥用,大而言之,是对中国文字的亵渎!是污染公众视觉。不仅在这一方面,这些年,在各个领域,各个地方都有那些不合实际甚至不着边际的吹嘘,选用词语无所不用其极。这里有个“购物中心”,那里便会出现一个“国际中心”、“环球中心”、“宇宙中心”之类;这里有了一个“最佳”,那里便会出现一个“唯一”。这样吹起来谁也不示弱,结果呢?谁是最佳,谁是唯一?谁给你的评判结论?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在一个相声节目中讽刺那个吹牛者说他上嘴唇在天上,下嘴唇在地的人,别人问他,你嘴巴那么大,脸搁在哪儿?他一句经典地回答:“吹牛的人是不要脸的”。可是如今,这一类人还大行其道呢。这些年,广告吹得神乎其神的产品,有多少是伪劣产品!在公众面前大言不惭吹嘘自己的人,有多少是正人君子?还是前国家女排队员郎平为某品牌讲的一句广告词说得非常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广告制作者不要无限吹嘘什么产品,不要随意无限拔高某个人物的形象,吹嘘他的能力本领。实事求是,这样才更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