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假药案

南宋时,太守胡石壁到市场买药。

他从李百五的药店买到一两荜澄茄,这种中药取自樟科植物的果实,非常便宜,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用。

胡石壁拿回府衙一看,药材不但陈腐,而且细碎,更令人气愤的是,草梗竟然占到三分之一。

荜澄茄的形状像羊屎,杂草掺杂其间,一眼就能看出。作假做到如此明目张胆的地步,实在令人气愤。

宋朝的假药案

胡石壁震怒之下,将李百五批捕下狱,亲笔写了一纸判词,作出如下判决——杖责60,带上枷锁,于药铺前示众3日。组织药贩参观学习,进行警示教育。

这个处罚,十分严厉,仅仅杖责一项,就可以把人打废。《三国演义》中,周瑜打黄盖,不过杖责50,黄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几次。

宋朝的假药案

胡石壁的判词记载于一本名叫《名公书判清明集》的古书,这本书辑录了南宋时期朱熹、真德秀、吴毅夫、陈子华、徐清叟、王伯大、蔡抗、赵汝腾等28人担任官吏期间所作的判词。其中,选取胡石壁办理的案件75起,其中假伪生药案列于69篇。

判词全文如下:

大凡市井罔利之人,其他犹可以作伪,惟药饵不可以作伪。作伪于饮食,不过不足以爽口,未害也;惟于药饵而一或作伪焉,小则不足愈疾,甚则必至于杀人,其为害岂不甚大哉!昨日买荜澄茄一两于市,此乃至贱之药,所直能几,六铺供应,各当一钱六分,内李百五所供,不特陈腐细碎,而草梗复居其三分之一。于贱药且如此,况贵药乎!供太守者且如此,况百姓乎!前后误人性命,盖不知几矣。勘杖六十,枷项本铺前,示众三日,仰归求宋清传观之,学其所谓远取利之道。乃备榜门。

市井中总有一些见利忘义的奸人,弄虚作假坑害社会,其他作假或许算不了什么,但药物千万假不得。饮食上作假,不过口感差些,影响食欲。药品上作假,小则耽误治病,大则让人丧命,为害太大了!


宋朝的假药案

胡石壁推己及人,说道,便宜的药尚且如此,贵药那还了得?卖给太守尚且如此,老百姓来买,又当如何?李百五这种行为,前后不知害死多少人。因此,他决定严厉惩处,警示不法。


胡石壁把药品作假当成制假的底线,严格惩处,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警示作用。

胡石壁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他的生平几乎不可考证,但他遇到假药,立即想到百姓,马上运用自己的职权打击贼人,这样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