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到最后会不会导致肠癌?

于涛


肠炎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广义的,一个是狭义的。各种炎性肠病都可以叫广义炎性肠病。但是狭义的就是指两个病,一个是溃疡性结肠炎,一个是克罗恩病。一般来说是累及回肠、直肠、结肠这些的都可以叫炎性肠病,临床表现一般都是腹泻、腹痛,甚至有些人可以有血便,总的来说,凡是有肠道炎症的情况都可以叫做广义的炎性肠病。

造成炎症病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单纯的细菌感染,有一些是巅季的感染,有一些是寄生虫的感染,.还有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原因(像红斑狼疮),它们都可以影响到肠道。

炎性肠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在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假性息肉。出现假性息肉说明溃疡性结肠炎在治疗好转的阶段,如果单纯的炎性息肉不用管它,因为这是一个病变的阶段。但如果活检发现有腺瘤就不是单纯的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反应,而有可能是肠癌的发生。


小黄谈电影


部分肠炎会导致肠癌,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但大部分肠炎可通过治疗痊愈或控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导致肠癌的。

肠炎类型主要有?

肠炎分型较多,按病程、部位、病因等各有不同,主要说一下按病程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

急性肠炎:症状较为明显,发病较急,主要是肠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如果饮食不当、食物药物中毒、食物过敏等都会导致急性肠炎的发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脱水、休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春秋季较频发,病因明确及时就诊后,可痊愈。急性肠炎因病程较短,2-5天即可痊愈,一般不会导致肠癌,但急性肠炎久治不愈,发展为慢性肠炎,随时间推移,可能会发展为肠癌。

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分型较多,可发生在不同肠段,不同疾病治疗方式不同,要区别诊治,但慢性肠炎难以痊愈,临床症状表现为长时间、间断、不规律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需坚持用药控制病情。
慢性肠炎可能需要持续治疗1-3个月,症状能得到有效缓解,慢性肠炎如果久治不愈,肠粘膜糜烂加重,可能会发展成肠癌。

注意这两种特殊肠炎类型

一是溃疡性结肠炎,二是克罗恩病,这两种肠炎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

溃疡性结肠炎:

典型症状包括频繁腹泻、腹痛、血便、胃痉挛等,发病疼痛程度不一,反复发作。

溃疡性结肠炎唯一的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日常通过药物、饮食缓解症状,如果拖延不及时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会发展为肠癌。

克罗恩病:

没有明确的诊断金标准,如果反复发作痉挛性腹痛和腹泻,或者有克罗恩病家族史、肛周病变史,应考虑克罗恩病可能,属于较难治愈的慢性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分期不同,严重程度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有所差异,克罗恩病目前只能通过控制胃肠道炎症,缓解症状,使粘膜愈合,如果克罗恩病久治不愈,其病变累及部位的长期慢性炎症可能会出现癌变,导致肠癌。

如何避免慢性肠炎癌变?

1、积极治疗,当出现肠炎后,要坚持治疗,引起重视。

2、饮食均衡,多吃新鲜水菜水果,多喝水,多摄入高纤维食物。

3、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要适量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证充足睡眠。

4、定期检查,视情况做肠道检查,例如直肠指检、粪便潜血试验、肠镜检查等。


肿瘤专家姜争


这个问题有点大,老刘只能告诉大家有些肠炎是会导致肠癌的,但不是所有的肠炎都会导致肠癌。下面老刘就帮助大家分析一下。

肠炎包括哪些病

按病程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

按发生部位分为小肠炎、结肠炎和直肠炎。

按病因分为感染性肠炎和非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又分为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真菌性肠炎、结核性肠炎。

非感染性肠炎分为炎性肠病、坏死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等等。

哪些肠炎容易导致肠癌

急性肠炎往往病程较短,经过治疗可完全治愈,所以一般不会发生肠癌。

慢性肠炎是一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其中最常见的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称炎性肠病。本病侵犯的深度主要是黏骷腆和黏膜下层,黏腆表面有广泛的充血和出血,黏膜有颗粒感、质脆;黏膜表面有许多糜烂和溃疡,溃疡表面可有脓血和渗出物。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溃疡性结肠炎是肠癌的癌前病变。

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危险因素

1.年龄:少年和青年期患结肠炎者,癌变几率较高。

2.病程:结肠炎病程较长者易癌变,病程在10年以内者极少癌变,而病程在10年以上癌变率逐年增加。

3.病变范围:病变仅限于直肠者,直肠癌的发生率与一般自然人群无差别,而病变范围很广或全结肠者,癌变的危险性比自然人群高10~30倍。

4:病变的活动度:各种不同活动度的结肠炎类型中,以慢性持续性的危险性最大,反复发作型次之,维持治疗能稳定的患者,其癌变率并不增高。

5.临床表现:当结肠炎患者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症状发生改变或出现新的症状,特别是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常预示可能癌变。

6.病变的形态:癌变多发生于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之上,最易发生于肠狭窄处,其次息肉,最多见于乙状结肠处。

当然,肠癌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但是肠道慢性炎症刺激、息肉形成是导致肠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胃肠方面问题的朋友请关注老刘谈胃肠,老刘帮你解胃肠之疾病,答胃肠之疑惑,谈胃肠之养护。


老刘谈胃肠


肠癌包括小肠癌和大肠癌,但是比较常见和高发的是直肠癌和结肠癌。

肠炎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缺血缺氧、放射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紊乱、先天遗传等引起的肠道发炎。



肠炎患者可以出现腹痛、拉肚子、发热,同时还可以导致人们脱水、内环境和电解质失衡紊乱。

在来看看能够导致大肠癌的原因有那些?

1、进食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五谷杂粮不足,而经常进食大鱼大肉,即长期喜欢进食肥肉、动物蛋白,是导致大肠癌主要的饮食环境因素。另外长期进食烧烤、烟熏腊制食品也会增加肠癌的风险。

2、癌前疾病肠道腺瘤性的息肉,腺瘤形状越古怪,腺瘤越大,与肠道与众不同,发恶变的机会越大。尤其是家族遗传的,在后天不良饮食习惯的长期作用之下可以引起癌变。



3、溃疡性结肠炎,自小就患有该病,病程持续的时间越长,炎症在肠道的病变范围越宽,引起肠癌的风险会增加,因为发生炎症,会引起修复,再发炎症,再修复,反复刺激则有可能发展成肠癌,有一定的发病机会,并不是每一个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都会发展成肠癌,只是少部分有这种可能。

4、患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者已经行胆囊阑尾切除的人群。

5、长期菌群失调紊乱、长期发生慢性腹泻、长期悲观厌世失望抑郁心情不好、年龄超过40岁长期抽烟喝酒久坐及超重肥胖的人群,也有可能发生肠癌。



从以上可以看出,只有那么一小部分的肠炎最终会发展成肠癌,癌变的机会有,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人们不必太在意,也不必太担心,但还是需要做好预防工作,所谓有备无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