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战胜了人类难题,却败给了一纸论文

屠呦呦:战胜了人类难题,却败给了一纸论文

今天上午,利华师兄微信提醒我今天关注下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选,一看到这个话题,想说的太多太多。

今年的两院院士评选,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选。可以说,屠呦呦彻底与院士无缘了,这是她最后一次参加院士评选,明年就超龄了。

评选委员会给出了她落选的理由仍然是那令人大跌眼镜的三条:1、没有留洋背景,2、没有博士学位,3、没有足够的论文。而与此同时,国外媒体对屠呦呦教授的评价是,她是能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图灵并列的巨人!

提起屠呦呦总会和青蒿素、疟疾连在一起。她拯救了世界上620万人的性命,其贡献可以说说是巨大的!可以这样说,她是全人类的医护员,没有她的贡献,人类的健康损失会比现在的新冠肺炎更大、更广。

屠呦呦:战胜了人类难题,却败给了一纸论文

正像她的名字一样,站在疟疾的制高点上呦呦而鸣,为世界奏响了来自中国的神曲。

他是不是不能多写论文呢?绝不可能!给病毒改个名字,团队讨论提纲,国内国外拼凑资料,肯定能凑出论文来。那他们为什么就不去写呢?原因很简单——浪费时间。最后的研究结果没出来,想要发表论文,就得花时间去找“创新点”,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修图修改措辞,让论文看起来意义重大。宝贵的时间都拿去做文字和图片功夫了,那哪还有做理论,做实验,处理数据的时间呢?还不如等到最后成功了再一并发出,这就是实干家的思维!

屠呦呦教授的论文数量及其稀少,因为她和她的团队长期埋头于各种理论研究和试验,也许上万次的实验才能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那论文数量自然不会多。

爱因斯坦先生在1905年里仅仅发表了5篇论文,这5篇论文是划时代的,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界,所以1905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区区5篇论文,数量上跟现在动辄成百上千的SCI论文没法比,但内中凝结的却是爱因斯坦先生前期多年的研究心血。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很多论文之辈不但没有起作用,而起了反作用。

论文之辈面对疫情时立刻败阵,竟不能自圆其说。

科学需要的是真才与实学,不是抄书与写作!

众所周知,很多公认的超级科学家也没有评上院士,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而有杰出引领能力的理论型科学家或者是有超强组织实施能力的复合型科学家,这类科学家容易评上院士!但是,评选标准是固化的,人是活的,既然评判标准有问题就应该加以改革,应该要破格评选屠呦呦为院士,毕竟不拘一格降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