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梁山好漢之一,你贊成宋江招安投靠宋廷嗎?

吾天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表明一個態度。因沒有趕上那個時代,也穿越不過去,所以無緣加盟梁山成為好漢之一。即便是處在那個時代,以綠野老道的膽量和能力,也不敢參加這個隊伍,也不想當梁山好漢。不過,對於宋江招安效忠朝廷這件事,綠野老道還是舉雙手贊成的。

宋江招安符合梁山泊所有好漢的意願

《水滸傳》的版本問題一直沒有搞清楚,簡直比《紅樓夢》還亂。現在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應當是《忠義水滸傳》和《徵四寇》的合訂本。而《徵四寇》傳說是羅貫中所著,並非施耐庵的原著。因而,探討這個問題,得以施耐庵的著作為前提。

施耐庵的原著中,所有的梁山好漢都贊同招安,沒有任何人有二心。無論是容與堂的七十回本,還是金聖嘆批點的貫華堂七十一回本(楔子為一回),都講到梁山好漢對宋江是一致擁戴的,即便是晁蓋也是贊同招安的。而後五十回中,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紛紛反轉,堅決反對招安。但是,《徵四寇》中反對招安的兄弟們最終還是接受了招安。不僅接受了招安,還隨同宋江去攻打遼國、滅了王慶、田虎和方臘。武松還為此獻出了一隻手臂,魯智深擒了方臘而功德圓滿,李逵在臨死前還表達了對宋江的忠心。

所以,《徵四寇》寫得有點怪怪的,不能自圓其說。考察各類版本,菊花會宋江做《滿江紅》傾訴招安夙願一節,大有後人硬塞進去之嫌。這一回中,武松、李逵、魯智深公開反對針對宋江的“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而對招安不滿。但是,“菊花之會”這一節在有的版本中有回目“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公明慷慨話宿願”,而大多數版本沒有這個回目,是插在“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中的。所以 ,這個內容很值得懷疑是不是《徵四寇》中原本就有的。至少,貫華堂版本就沒有這個內容。

至於後來李逵扯詔,阮小七偷御酒,並非為了反對招安,而是因為朝廷派來的幾個大臣傲慢無禮惹惱了梁山好漢,招安時機並不成熟。後來,大家都接受了朝廷招安,也為朝廷建立了功業。

最先提招安的是行者武松

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就寫到,宋江在孔家莊與武松分別各奔前程時,武松就對宋江說:“……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武松這樣說,宋江便接過話頭相勸武二郎“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這是《水滸傳》第一次講到招安的事情,而這第一次竟然是武二爺提出來的。《徵四寇》說武松在“菊花之會”頭一個跳出來反對招安,豈不是太搞笑了?武二郎何等英雄,竟然如此出爾反爾?

晁天王支持招安

很多人認為,如果晁蓋不死,梁山就不會招安,一直會和朝廷對抗下去。先且不論以梁山之力是否能夠與朝廷抗衡,而要說說晁蓋是否堅決反對宋江的招安主張。實際上,晁蓋是不願意上梁山的,因為吳用的設計,步步將晁蓋逼上了梁山。到了梁山後,晁蓋似乎有點心灰意冷而不思進取,在宋江上梁山之前,竟然不發展一人入夥。

宋江在晁蓋面前不止一次提招安的事情,似乎正符合晁蓋的意願,晁蓋也巴不得招安坐享榮華富貴呢。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呼延灼百步連環馬”這一回中,扈三娘捉了天目將彭玘,宋江使人送上大寨,教與晁天王相見,彭玘便留在寨裡。後來,轟天雷凌振被捉,解到山上。宋江讓彭玘勸降凌振,彭玘勸道:“晁、宋二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 與國家出力。”

凌振聽從彭玘勸說,願意投降入夥。於是,晁蓋道:“且教做筵席慶賀。”

再下一回,就是徐寧被騙上山,起初也不願意入夥。宋江執杯向前陪告道:“現今宋江暫居水泊,專待朝廷招安,盡忠竭力報國。非敢貪財好殺,行不仁不義之事;萬望觀察憐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林沖也是極力贊成招安的,也來把盞陪話道:“小弟亦到此間,多說兄長清德,休要推卻。”

晁蓋、吳用、公孫勝,都來與徐寧陪話,安排筵席作慶。

宋江深得梁山兄弟擁戴

晁蓋曾頭市中箭後,在梁山聚義廳去世。第二天,林沖就聯合吳用、公孫勝等人勸宋江當寨主。這些兄弟不顧晁蓋遺囑,還沒捉拿仇人就推宋江上位,說明心中早就認可宋江而置晁蓋遺囑於不顧了。

宋江退讓了一回,眾兄弟堅決不答應。宋江沒辦法,只得權居主位,坐了第一把椅子。宋江當了寨主,立即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重新調配梁山人員配置和山寨防務。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是明顯的“替天行道”舉措,梁山無一人反對。不僅不反對,還非常一致的擁護宋江,在宋江坐上頭把交椅後,是俱各歡喜,拱聽號令。

打罷東平府、東昌府,宋江計點山寨頭領,恰好一百單八名。宋江大喜,便安排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 一則祈保眾弟兄身心安樂;二則惟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宋江言罷,眾頭領都稱道:“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見不差。”

梁山兄弟人人渴望招安,只有宋江能夠滿足大家的心願,因而得到所有人的擁戴。

此時,已是《水滸傳》最後一回了。而“菊花之會”是緊接著這一回續寫的故事,為何短短的時間內,就有人反對招安了呢?《徵四寇》是否這樣寫,值得懷疑,大概,“菊花之會”是被歪文人硬塞進去的吧。

梁山不招安最佳出路

李逵愣頭青、天殺星,時時叫嚷要殺進東京,奪了鳥位。晁蓋在時,讓晁蓋哥哥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做小宋皇帝。這黑殺才每回氣得宋江嘔血,威脅要取了黑頭。宋江心裡明白,就憑梁山這點實力,遠不足以對抗朝廷,殺到東京是不可能的。

假如依著李逵的頭腦與朝廷大幹一場,結果不會比方臘好。方臘的勢力要比梁山大,這股義軍於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起事,聚眾百萬,攻佔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被奉為"聖公",年號"永樂",設置官吏將帥,建立了政權。

而梁山卻只在號稱方圓八百里的水泊一隅,即便《水滸傳》將他們描寫得轟轟烈烈,攻城略地,但打完了便立即回兵,根本無法象方臘那樣佔據地盤。如果不招安,梁山兄弟只有全體滅亡。歷史記載也確實如此,小小梁山根本無法立足,宋江率領三十六人不斷遊擊,襲擾州府。到了海州這個地方,便被張叔夜剿滅了。

即便是能夠穩守梁山,那麼,金兵南下,又作何打算?如果是抵抗金兵,也是保境安民、替天行道,沒有違背九天玄女的旨意,間接的為朝廷效力了。

當然,梁山還有幾條出路,比如逃亡海外、與方臘聯合、乘靖康之亂遣散隊伍隱居做良民等。但就當時的歷史條件看,招安是最佳出路。這個問題在此不做深入討論,就此打住。


綠野萍蹤01


如果我是梁山好漢,既然已經上了梁山,也就是說反過朝廷了,只有一條道走到頭了,再回朝廷,絕沒有好果子吃。

自古以來,做二臣,當叛徒的人最讓人看不起,我也堅決反對。所以,一個人,一旦加入某個政黨,或者某個政治組織,就再無退路,除了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為其努力奮鬥,發展壯大,直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別無它路。我很坦白地告訴你們,我是中共黨員,我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再說梁山好漢們,他們歸順朝廷後,有幾個得善終的?施耐庵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劍走偏鋒的活法:李俊帶領一干人等,稱病離開宋江,離開宋朝,到海外開疆拓土,幹出一番事業,成為暹羅國國主,從此逍遙快活,好不自在!

反觀智多星吳用,吊死在忠義堂是何等淒涼,更別說宋江被朝廷賜毒酒,高俅、蔡京、童貫們得意的奸笑,更令世人警醒:誰敢來招安、投降,下場莫如此。

雖然《水滸傳》的故事是假的,影視劇也是假的,與史實相去甚遠,但作者要講的道理卻是實實在在的:人生沒有回頭路,只要你選擇了,再難再艱苦也要走下去。

所以,如果我是梁山好漢,絕不贊成宋江投靠宋廷,還要勸其:反,反,反!


春哥1


堅決反對宋江接受招安投降腐敗無能的北宋王朝,因為北宋王朝已經腐朽不堪大廈將傾,宋江投降北宋朝廷,在昏君奸臣當道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可能力挽狂瀾挽救北宋王朝,只能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

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無能,奸臣當道,遼朝金朝等外族政權虎視眈眈,方臘等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北宋王朝已經搖搖欲墜,而宋江手下的梁山好漢人才濟濟,兵強馬壯,宋江完全可以像劉邦朱元璋那樣抓住良機,推翻北宋王朝取而代之,宋江不也曾經寫詩“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而黃巢是唐朝農民起義領袖,曾經攻克長安建立大齊政權,差一點推翻唐朝,宋江敢把自己與黃巢相提並論,證明他也想改朝換代,建國稱帝,可惜宋江有些像隋末義軍領袖李密,骨子裡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影響太深,最終還是選擇投降腐敗無能的北宋王朝,結果連累大多數梁山好漢都被奸臣害死,可悲可嘆。


厚德載物49847


相當不贊成宋江的投降做法,後來梁山眾兄弟的結局,也證明了宋江所醉心的受朝廷招安,博個封妻廕子青史留名做法。就是飛蛾撲火。

宋江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後,為兄弟們謀一個好的歸宿,可以說是真心的。但與現實是背離的。

分析宋江當時處境,雖有幾萬軍隊,也曾多次打敗過官軍。但他只是佔據一窪水泊,生存靠劫掠,手下人魚龍混雜。如果朝廷傾全為圍剿,足可以困死梁山,宋江手裡的牌不多。似乎只有投降一途。

我們分析當時的形勢,徽宗趙佶昏庸無道,奸臣弄權,天下百姓水深火熱,己經是烽煙四起了,只可惜宋江一心投降,葬送了梁山大好基業。

如果我們能穿越千年到北宋未年,我會以梁山為根據地,內修政治,屯糧養兵,外均田富民,廣收人心。或許成就一番霸業,也未可知!


滄州老夫子


1.絕不贊成招安,說到底還是利益在驅使。

2.梁山好漢個個一門手藝武藝在身,就算最後散於江湖,各奔東西,也不會餓死街頭,落草為寇。

3.梁山好漢,個個頂天立地,江湖人來去自如,何必受朝廷節制。

4.如為招安而去,寧可下山自行某生。

5.如為利益而去,不如隱姓埋名,從此不問江湖事。


師叔依舊


如果我是梁山好漢之一我會贊成招安,佔山為王是逍遙自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小稱分金,大稱分銀,但始終是賊呀,世世代代都是賊子賊孫,弄不好還會被官軍剿滅,招安是正途啊,招了安會免去以往的罪責,會成為國家正規軍,還會成為軍官,受人敬仰,子孫後代會以你為榮,所以我認為招安是正道


手機用戶6615904820


贊成👍️👍️👍


輕舟已過萬重山343


不贊成,1O8都完的宋江手裡,


孫學波406


看我是誰,如果是林沖,估計哭著喊著都想要被招安。


偽裝135707859


小說都是瞎編的,較什麼真,看——就圖個樂,為何要細推敲?傻不傻?如果梁山賊寇真那麼勇猛,詭計多端就直接推翻大宋了,還詔個屁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