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

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他们都有着独立的人格,对待事物的认知和态度也有着千差万别,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却发现这些年轻人会时不时的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好像这些名言能够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一样,这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我就不能妄下结论了,我只能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他人生经历的缩影,其实真实的太宰治并不如小说中的叶藏那般阴沉绝望,也有可爱、开朗的一面,但终究他还是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在这部自传性的遗作中,即便从来没有阅读过太宰治的人,也能看到一个鲜活而充满自我批判的“失格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命运的终点。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

正如太宰治本人留给人们和后世的印象,他的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心结,也被打上了“情圣”、自杀狂、瘾君子、“革命家”、“弱者”代言人等等标签。小说中,年幼的叶藏毫无自信,对人性之恶充满恐惧,却“只管将其掩藏起来,同时扮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终于一点一点地把自己弄成了一个惯于耍滑稽把戏的怪胎。”

在此之后的叶藏,很多经历其实就是太宰治本人的经历的再现。太宰治将这些经历剪贴、嫁接、拼凑、整合,塑造出了一个身为低俗漫画家的“失格者”形象,令读者在同情叶藏内心痛苦、绝望的同时也对这类有思想的无赖、偏执、虚伪、软弱、迷茫的“人间失格者”的存在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小说中关于逃学、沉迷酒色、浪荡不羁、与酒吧女郎“殉情”、参与左翼文化运动、药物上瘾等等一系列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但我们应该清楚的一点是:太宰治本人绝不是小说中的“失格者”。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一直渴望获得芥川奖,却求而不得,或许也只有在对待“世人之争”的愤慨这点上,叶藏的形象才和太宰治才算得上合二为一吧。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

近些年来,人们对太宰治的热情有增无减。年轻人很喜欢引用太宰治作品中的名言,哪怕不看书的人也一定会知道太宰治这个名字,热播日漫《文豪野犬》更是把太宰治和同时期的文人作家进行了重新演绎,吸引了更多年轻一代去了解、发现、探索太宰治本人和其文学作品。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呢?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

《人间失格》是一个神经症人格的内心独白,里面有失格者对于社会、自身以及人生的思考,现在的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里面的很多内容能够引起年轻人情感上的共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很多年轻人在上面制作一些视频引用太宰治《人间失格》里面的名言,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晓了关于太宰治的作品。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自杀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通过这么一部绝笔,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也为自己的人生提上了最完美的注解。即使对浊世的看法已经绝望,但是最后的一丝失望也要留给自己。太宰治的离世是一时地消亡,也是永恒的存在。

太宰治不幸的一生令人叹息,但是在叹息和感慨之后,作为读者的我们在产生共鸣和疼痛的同时,或许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使我们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