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相比谁的文才更胜一筹,为什么?

1前1


李白与杜甫,谁的文采更胜一筹?一位是大唐诗仙,一尊是大唐诗圣,仙圣之争,难以评定!

那么我就从我个人的感官而言,来说一说

在我看来,李白更胜杜甫

李白更胜杜甫

之所以是在我看来李白更胜杜甫,是因为我喜欢李白这个人物角儿,他如果你读过他的诗词你就会知道,他是你的理想型,梦想成为的人。

少年好学,天资了得,年仅十五六岁,他就已经已经举世皆知,放在现在就是典型的少年成名。而且是有真才实学的那种。

出生显豁,家族是蜀地有名的大户,就算不是西蜀首富,也差不多了。

少年出游,一人一剑仗剑走天涯,笑傲江湖,走一处名胜古迹,留下一片佳作诗词。他的青春时期,简直就是传说,是所有人都梦想的。

中年时期,皇帝已经知道这个才子,迅速召集入宫,一如既往的狂傲,但是他有傲气的资本,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彻底征服了唐玄宗与杨玉环!

最为重要的是,李白的命运真的好,一生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出生、青春、得意等等都被他占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他一辈子都活在盛唐之下,见证了大唐最辉煌的时期!什么都被他占去了!

家国情怀之中上,杜甫远胜李白

对于李白的诗词,在盛世之中,读出来有种别样的感觉,特别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因为李白的一生真的太幸福了!

杜甫与之相反,杜甫是李白的迷弟,但是他的命运完全与李白不同,杜甫经历了盛唐到衰落的极致过程,见证了一个国家的辉煌与衰败。

在如今的盛世之中,读他的诗词都有一种极度的悲伤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对我而言不是很明显,可能是因为我太年轻了吧?
杜甫的诗词,如果经历过那样的时代,就会特别有感觉。比如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样的诗词,出生与生存都是21世纪的人来说,只能说运词不错,真要有什么深切的体会,完全没有,但是如果你让一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爷子来读,那种情深意切,分分钟让你落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两位一位诗仙,一位诗圣,古往今来,合称李杜,对于二人的文学能力,基本相差无几。孰强孰弱,各有见解,不同的人喜欢的诗词都不一样。

尤其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喜欢的诗词作者都不同,喜欢研究杜甫自然而然觉得杜甫更加优秀,更加了得。像我这种喜欢李白的,自然觉得李白更优秀。

如果说你一定要分出一个所以然来,那么我的见解还是李白更加优秀,毕竟你听过“李杜”“小李杜”这样的合称。你又听过“杜李”这样的称呼吗?

在在说个扎心的话,你背过的诗词之中,李白的多还是杜甫的多?

所以在我看来,还是李白更胜一筹!

歪叔随笔


有一天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感觉这句诗的意境真是浪漫到极致。就是搜了搜,竟然是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跟我印象中的杜甫差距好大。

印象中杜甫都是一种凄苦的状况,还有点苦大仇深,这主要是中学课本的锅。我们平时读的都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后来经历过一些事,再看到杜甫写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更加无限感慨了。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应该特别欣赏李白,光《赠李白》就有几首。

李白的诗读起来很有力量,杜甫的感觉比较走现实风。



橘南读书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地,李白和杜甫就是高地上的两座高峰。

李杜二人,文才孰高孰下,历来争论不休。

一、

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中最早开始将李白和杜甫进行对比。

他评价杜甫: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以往的诗人或才气逼人,或曼丽隽妙,或长于古体,或长于律诗,但只是擅长其中一种。而杜甫不一样。他能兼备各种风格和体式,别人能写出来的,杜甫也能写出来,别人写不出来,杜甫仍能写出来。

他写“三吏三别”,揭示人民遭遇的苦恼;

他写《春望》,心忧国家,对春花洒泪,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人民和国家在他心中是重要的,但面对妻子儿女,也充满浓浓的温情: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心中思念妻子儿女却不直言,而是设想着她们在远方怎么念着自己,那遥远的朦胧的场景在杜甫眼前浮现,那是杜甫在忧国忧民之外流露的温情。

二、

元稹对杜甫却评价不高:

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子美矣。

虽然有人将李白和杜甫并称,但是李白作诗没有章法,写物抒情比不上杜甫。

当然,这是元稹的观点。现在看来,李白的才气本就不是章法所能约束,他的壮浪纵恣亦成就了“诗仙”的风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句随着感情的变化喷薄而出,几乎不受格律的约束。文字在李白笔下被随意驱使,毫无阻滞。

我们常常能在诗中看到一个真率的李白,如同身边的老友,对读者敞开了说话: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喝醉了,你就先走吧,今天还未尽兴,明天不如抱琴而来,我们一边抚琴,一边饮酒,岂不快哉!

三、

李白和杜甫是两种风格的诗人,一个尽显诗人之真,一个则呈现诗人之善,两种风格都不可或缺。如同白酒有白酒的风味,红酒有红酒的魅力,想要什么,大可凭口味取舍。

最后,推荐去读李白和杜甫的诗集。


小侠记


以天分而言,李白文才更胜一筹。以题材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白诗豪,绣口一吐,便是大半个盛唐 。杜甫诗沉,三吏三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杜甫最高成就是律诗,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历史那些事1



我认为他们两不分伯仲!两个绝世大才各有各的本事!绝代双骄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过他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地位。

从唐诗的发展来看,杜甫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杜诗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转折。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李贺;直至晚唐李商隐均受到杜甫不同方面的影响。宋以后,杜甫的地位更高,他在诗史上的影响,历千年而不衰。杜甫的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世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形成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比而言杜甫的影响更广泛,也更深刻。但并不能说明李白不如杜甫,两个人我都比较欣赏,而且更倾慕李白的才气。


历史的波澜壮阔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不仅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正是以李白和杜甫为代表的一批伟大诗人才成就了大唐诗歌文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李白侧重于从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诗歌经常是以热情奔放,放荡不羁、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早年多喜好游历,参加此次科举都落第了,官场的不得志再加上亲眼目睹了上层社会的奢靡之风和社会危机,后来安史之乱爆发,生活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后来弃官入川,生活相对安定,但是还是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所以杜甫的诗歌多为反应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经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两位都是唐代乃至世界史上顶级的大文豪,创作的侧重点不同,文采傲然于世,各有千秋吧





转瞬繁华落尽


文无第一嘛!

一位是豪放的浪漫主义

一位是感怀的现实主义!

都是大神我们可不敢评价!只能说一下自己喜欢谁的风格吧!

年轻时候喜欢李白 ! 仙人之姿 侠客之行 信手拈来,沙场之豪迈悲壮更是令我折服,想当年 一首《战城南》读了何止百遍!

现在已经过了年少轻狂,似乎更喜欢老杜了! 《潼关吏》平淡叙述下的悲惨世界!七律之冠的《登高》更是越来越不敢多读了!

好吧!

如果真要分一个高下的话, 我选李白!毕竟这个答案或许会得罪很多人,但绝对不会得罪杜甫!毕竟!老杜可是老李的忠实粉丝呀!

最后 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荡气回肠呀!


费率特


李白的诗与与杜甫的诗真要比个高低上下,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从文采上说,我觉得李白更胜一筹。他的诗豪放,自由洒脱,神话般的写意与情景交相辉映,极富感染力,是激进和幻想主义的杰出代表,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派诗人。给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流传至今。

两位诗圣,李白排第一,杜甫屈居第二。李杜的排位由此而来。

杜甫的诗是社会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杰出代表。诗中用愤懑的情绪鞭挞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堕落。同时用忧伤的笔墨 描写了劳苦大众的疾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

对人民的同情 怜悯。两人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两种写法,两个流派。总之两个人都是伟大的诗人。杜甫也有许多首诗歌的名言佳句源远流长。


冰潮


唐代诗人最强的当然是崔颢!李白都甘拜下风。


当然了,这是一个抖机灵的答案,但崔颢的《黄鹤楼》确实让李白都自愧不如: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的相关诗句,最著名的则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但实际上,李白关于黄鹤楼的诗句非常多,他多次试图超越崔颢,但都没能成功。崔颢的诗,则是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搞的李白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说。



后人曾将崔颢的《黄鹤楼》列为唐诗七律的第一位,也有人把杜甫的《登高》列为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是杜甫这首诗,还是远不如《黄鹤楼》更更脍炙人口。


陶式防务评论


这个问题好像就是问:北大和清华哪一所学校更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两所高校在中国是难以超越的,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

同样,李白和杜甫很难说出谁更具有才华,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俩的才情是能够流芳千古的。

两个很厉害的人。

如果杜甫活着的时候,有人问这个问题,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李白!

1. 杜甫是李白的超级迷弟

李白比杜甫年长12岁,李白成名比较早,这样的天才,冠盖满京华,这就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

这就说明李白人家是有资本的,而杜甫活着的时候其实是蛮艰苦的,他的很多诗句都是在死后才被重视起来。

杜甫对李白那可以说是真爱,李白就是杜甫的超级偶像,光是写给李白的诗,就已经多得不得了了。

2. 李白是浪漫得要死的天才

一提起盛唐,李白就是绕不开的那个人物。

为什么呢?

因为李白的诗太浪漫了,他的格局太大了。

他好像是天上的太阳,耀眼夺目,随便一张口就是半个江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像这星辰大海,银河万际都在他的心中,他不只是世间渺小的一分子,好像是乘坐宇宙飞船,早就把天际看了个遍。

历史上除了李白,几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来。

3. 杜甫是清辉的月亮

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会对杜甫念念不忘?

唐代好的诗人很多,但能向杜甫这样的实在太少了。

中学时期背书,背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就在想世上真的会有这种人吗?后来读了杜甫的很多诗,发现世上原来真的有这样的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他总会想到世间很多人,很多和他一样甚至比他更可怜更贫苦的人。

所以当读懂杜甫之后,都会觉得他就如天上的月亮,虽然没有太阳耀眼,但是清辉洒在每一个角落,给人心灵上的抚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