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祕密?

兵馬俑坑

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臨潼縣。聚集在這裡的陶俑陶馬全都和真人真馬一般大小。它們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三個俑坑中,共有8000件。在陶俑陶馬周圍,還有130輛戰車以及大量的兵器與裝飾品。 兵馬俑塑造之壯觀與完美令人稱奇。人們在感嘆古人之偉大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很多疑問。這裡所有的陶俑和陶馬都是用泥制灰陶燒製而成,且互相之間沒有模仿,明顯是一個一個雕塑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成型的。雖然因年代久遠,陶俑陶馬上的顏色多有脫落,但從殘留的一些局部仍然能看出當年上色之豐富, 幾乎包含了各種色彩, 色彩相互間的協調配合, 使軍隊的氣勢更加威猛。但是,在2000多年以前,製陶工藝能達到如此境界,不由讓人生畏。即使是當代的大師去仿製,也無法達到其高超的水平。他們一定擁有什麼不為後人所知的技術。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二號坑的不腐青銅劍

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19把青銅劍是又一個奇蹟。 它們全部光潔如新, 沒有任何腐蝕和鏽跡。這些青銅劍擁有超強的韌性。掛上150千克重物後,劍身彎曲呈45。角;一旦取下重物,劍身重新反彈回去。現代科學家難以相信當年的鑄劍技藝能有這般水平。他們對青銅劍進行化學分析,才找出了它們保持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光潔的原因。原來所有青銅劍的表層都塗有一層鉻鹽氧化膜。但是,這是20世紀人類的先進發明,而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能夠掌握了這麼先進的防鏽處理技術,實在太過匪夷所思。

三號坑為何被焚

兵馬俑三號坑的出土意義重大。它雖然面積狹小,不到300平方米,但它的建築形制奇特,坑內的結構也與一號和二號坑大不相同。考古學家經過大量的清洗和整理工作後,逐漸理出了一些頭緒。原來這裡是古代軍陣指揮部的一個完整的實物記錄。它的建築佈局、 車馬特點、陶俑排布、兵器配置,都大大提高了人們對於古代軍事科學戰爭的認識。但是,專家們在進行了大量的整理和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修復工作後,三號坑陶俑和陶馬的頭部依然大多遺失或殘缺。這和一號、二號坑的情況大不太相同,因此部分專家相信這裡曾經遭受過嚴重的焚燬。可這裡的建築並沒有遭到火燒,而表現為木質建築日久腐朽之後的自然坍塌。這又讓另一些大膽的學者提出了“自焚” 理論。三號坑曾經在自然條件下產生自燃,這可能嗎?可是這又無法解釋那些俑頭和馬頭的消失,真是撲朔迷離。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兵馬俑的主人是誰

因為兵馬俑距離秦始皇陵很近, 人們歷來都認為兵馬俑乃秦皇陵的陪葬坑, 是皇陵建築結構的組成部分之一。這樣,秦始皇是兵馬俑的主人就成了毋庸置疑的問題。可近來有人對這一傳統觀點提出了質疑。他們列舉了兵馬俑中與秦始皇時制度、體制不相符合的幾點,企圖推倒秦始皇原本毫無疑問的主人地位,而另謀他人來充任此缺。在古代, 塑造俑來陪葬是春秋時起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就有的慣例,用大量的兵器和兵馬俑來陪葬,是為了保護死者的魂靈不受侵犯。 這是傳統觀點認為兵馬俑乃秦皇陵陪葬坑的立論證據。可是細心人發現,兵馬俑的俑坑裡沒有當時新式的鐵兵器。這讓人疑惑,為什麼不用先進武器來守衛死魂靈?所以有人提出兵馬俑是紀念碑性質的建築物。好大喜功的秦始皇為了紀念戰功而修造此坑,只是陳列了當年征戰殺伐的青銅武器。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兵馬俑並非陪葬坑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下令沒收天下兵器,將所有兵器銷燬、熔鑄,以示永遠罷兵。可兵馬俑裡大量兵器的出土讓人吃驚。如果這裡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誰會拿自己的頭顱開玩笑,違禁埋葬這麼多武器?這再次證明兵馬俑不是陪葬坑。有人考察了出土的銅鉞的年代和武士俑身上的銘文, 提出了秦昭王母、 秦宣太后才是兵馬俑的主人,這是為了護送死後的太后回老家而修造的。同樣, 這個觀點中也存在問題, 譬如俑坑裡有的兵器比秦宣太后要晚半個世紀。所以人們仍然未能找出兵馬俑的真正主人。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您想會不會事情是這樣?

兵馬俑的樣貌每個都各有不同,惟妙惟肖,試想如何能達到這個水平,秦始皇好大喜功,定是統一全國後,為每一名士兵制作兵勇,以示在戰爭中卓越的表現。並且每一名展示永久保衛秦始皇陵墓,至於他的主人是誰?我認為既然是秦始皇時期的產物,兵馬俑是保衛整個秦始皇王室的產物。

您說我的猜測有一定道理嗎?您認為會是如何呢?

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那您想的太簡單了,這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