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原因其實不簡單

歷史上,秦國“奮六世之餘烈”建立大秦帝國,然而僅到了秦二世就改朝換代,令人唏噓不已。秦朝滅亡的原因不言而喻,除了秦法嚴苛、過度壓榨百姓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朝沒有立太子,史學家普遍認為假如秦始皇早立扶蘇為太子,秦朝大概率就是另一種命運了。那麼,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呢?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原因其實不簡單

原因其實很簡單,秦始皇過於自信。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後幾乎是為所欲為,逐匈奴、修長城、擊百越、書同文、車同軌等等,都是前無古人的壯舉,秦始皇當然是有自信爆棚的資本。此外,秦始皇還對自己的健康特別自信。

秦始皇不相信天命,他不打算做天子(上天的兒子),畢竟天子還要受天的管理,秦始皇要做就做老子。具體表現為他想要長生不老,在群臣及方士的鼓動下,秦始皇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死的。他一方面全國四處巡遊,尋找仙山求取長生不老之藥,一方派方士去海上找神仙,其中最著名的方士就是徐福。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原因其實不簡單

可惜歷史上尋求長生不老的人,沒有一個是成功的,霸氣如秦始皇也不例外。在第五次巡遊返回的途中,秦始皇病倒了,病得特別重,他感覺到自己命不久矣,匆忙立扶蘇為太子就撒手人寰,可惜詔書並沒有發出去。而經過趙高、李斯、胡亥的討論決策,最終改遺詔立胡亥為帝,秦朝陷入了死局。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原因其實不簡單

儘管太史公司馬遷寫入正史,不過這段歷史在我看來還是漏洞百出。像李斯這種智商超高的法家代表人物,可以輕鬆擊敗潛在的政敵韓非子,為什麼會敗給宦官趙高和任性妄為的胡亥呢?

秦始皇另外一個不想立太子的原因,可能是真的不想立扶蘇。史料記載扶蘇與秦始皇的政見不和,秦始皇作風霸氣且犀利,扶蘇比較柔和,這對父子酷似後來的劉邦和劉盈父子。雙方矛盾的爆發點在活埋方士,侯生、盧生評價秦始皇暴戾,秦始皇大怒。秦始皇要處死咸陽城內的四百多名方士,扶蘇直言勸諫,秦始皇因此很生氣。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原因其實不簡單

扶蘇此前已經多次勸諫,對於經常忤逆自己的長子,秦始皇乾脆把他發配到邊疆,去陪蒙恬修長城。一般的歷史規律,國之儲君是不會離開國都的,春秋時期的晉獻公想要廢長立幼,殺掉三個年長的兒子,馬上就讓他們離開了國都。秦始皇對扶蘇比較討厭,可能根本就不想讓扶蘇繼位做皇帝,因而讓扶蘇離政治中心遠一些。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原因其實不簡單

秦始皇理想的太子可能就是胡亥,秦始皇有十幾個兒子,多數都沒有留下姓名,為什麼在巡遊的時候偏偏帶上胡亥?人之好惡,可不就是讓討厭的滾遠一點,把喜歡的留在身邊嗎?

現在的結論剛好完全相反,胡亥是篡位,扶蘇被同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呢?我們不妨想想這種情況對誰有利!陳勝、吳廣起義最先使用這種論調,他們借扶蘇與項燕的名號起義,公開反抗秦朝的統治,是第一批受益人,但終極受益人是劉邦。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原因其實不簡單

劉邦最喜歡搞一些牛鬼蛇神的東西忽悠人,胡亥篡改遺詔的故事,將劉邦反抗秦朝的行為引申為劉邦為扶蘇報仇,更利於製造改朝換代的輿論基礎。而劉邦充分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在稱帝的第二年就立劉盈為太子,堵上了秦始皇留下的一大政治窟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