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應該如何規劃產品?如何搭建底層系統?

產品經理應該如何規劃產品?如何搭建底層系統?| 將門好聲音

本文內容來自將門產品經理社群

本文為將門好聲音第32期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有關產品規劃的兩篇文章,作者是來自產品經理社群、零一裂變的產品負責人John,將分別介紹產品萌芽階段時應如何搭建底層系統,以及如何設計產品架構。

如果你也想與廣大群友分享自己的研究工作、文章觀點、出坑經驗,點擊“閱讀原文”或聯繫將門小姐姐!只要內容合適,我"門"送你頭條出道!

關於作者

John,零一裂變產品負責人,原學而思、萬科梅沙科技產品經理,專注於教育、電商產品和微信生態產品。對用戶研究、產品分析、需求把控有自己的理解和方法論。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產品規劃的底層系統

最近和一些小夥伴溝通,發現在做產品規劃和項目的管理的過程中,向上和領導以及投資人反饋的時候總會發現“無言以對”,在做產品的萌芽階段並不是單純地為了產品的發展週期,而是手中的資源。

尤其是在創業公司中,產品、業務定的OKR是為了保證公司能夠活下去。制定的OKR如果不達成,會對之後公司的成長有影響的。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只需要達成這個目標,而不需要從產品規劃的一系列套路、方法論入手,否則我們就又會被市面上成千上萬的產品經理書籍中所寫的那些傳統或新造的各種套路和工具所限制思維。比如過去我在規劃產品時也常用到PEST、SWOT、痛點分析等等很多的工具,我後來發現,其實這些工具大多數時候都不管用,更多隻是輔助思維的一種工具。從底層考慮的產品規劃更多的需要從商業目標和路徑的系統兩個維度去做。

可以從內核層、支撐層和表現層這三層去考慮。其中:

  • 內核層是商業目標和路徑系統,也是最內核的部分。當這一層系統確定了之後,我們才需要考慮支撐層;

  • 支撐層最重要的是資源和人才。所有的事情的成功離不開人才,人才是最核心的資源,其次是人之外的資源,這裡還包括人脈資源、資金、物質資源等;

  • 表現層,它更多表現的是品牌、企業或產品的結構、已經產品和服務的實際表現。

支撐層和表現層都需要反哺到底層。當底層系統出現問題時,支撐和表現層都將會失去他們的價值根基。用一張圖來表示: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同時,制定三層策略後,可以通過一張帶有目標和路徑的路線圖,我把它歸納為以下這樣一張產品多角度路徑圖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這張圖並不是標準的,它更是一種表現和思維模式,通過多角度表達。我優先推薦要具備的5個維度:

  • 客戶:客戶(或用戶)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做產品的根基,產品是為人服務的,人有需求才有了產品。
  • 財務:所有的產品離不開商業化,企業最終目的是盈利,財務目標始終是產品永恆的話題,只是在現在這個社會,財務有可能變成了用戶量、變成了估值而已。
  • 產品:產品也需要拆出不同結構,像我所在的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的領域,就不得不多考慮其雲端產品等能力構建,以及系統和應用的更新和發佈的協同問題。
  • 生態:由於當前時代產品很難獨一發展,最終很多商業的成功離不開生態的加持,沒有生態的商業非常不牢靠,很容易被一些擁有生態的資本玩家打敗。
  • 團隊:團隊是產品成功的關鍵因素,如何有效合理的組織和搭建團隊是產品很重要的任務。

在這樣一個底層系統的表達中,我想大多數問題都可以通過這個把產品的目標和發展描繪得非常清楚。但是,在核心的支撐層和表現層方面,還有3件重要的事情可以補充,幫助對底層系統進行更好的有效的解釋,主要包括:

客戶細分、痛點地圖和產品服務體系

無論做TOB的產品還是TOC的產品,其實都是客戶(用戶)細分的問題,我們必須清晰的瞭解客戶在哪?他們是誰?他們有什麼特點?分別有什麼價值?我把TOB產品和TOC產品的客戶(用戶)細分的方式分別做了一張圖,是不是幾乎一樣?方法論是一模一樣的,只是角度換了而已。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所有的產品真正要找的是自己的價值用戶,但是價值用戶離不開對他們的深入分析和定位,用戶群還會隨著時間、地點等等因素髮展而遷移,因此這裡面不可忽視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用戶)群體,不定期更新他們的分類。

其次是痛點地圖。B端客戶有客戶的痛點,C端用戶有用戶的痛點,有很多方式都可以把他們的痛點剖析出來,之前和做汽車工程師的朋友聊他們客戶的痛點,試著進行了大維度的結構分類,然後剝離需要解決用戶的痛點問題。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如果是c端用戶,我們常用的就是用戶體驗鏈路圖去分析用戶痛點會更合適一些,基於用戶的整個體驗鏈路,可以把聽聞-接觸-體驗-消費等各個環節的用戶痛點找到,找到產品的目標痛點。

最後說的是產品服務體系。我們很多產品僅關心產品功能,這是不對的。如果我們把痛點分析做好,我們就會發現僅有幾個體驗還不錯的功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綜合考慮產品功能,以及產品提供的用戶使用工具、額外的服務,甚至相應的禮品,這裡所說的禮品不一定是實物或虛擬的禮品,有可能是一種心理安慰、虛榮心滿足等等這種從精神角度而來的禮物。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總之,產品規劃的底層系統其實就是商業目標和路徑的系統

,產品規劃分為三層,底層系統之上還有支撐層和表現層,底層系統是所有層存在的基礎。另外我們可以通過客戶細分矩陣、痛點地圖或體驗鏈路圖、產品服務體系的規劃和設計,完成一個最小化的產品規劃方案。

如何設計產品架構

一、產品架構包含的內容

推薦一本書產品經理必讀書《用戶體驗要素》,主要是針對用戶體驗步驟將產品構架進行拆解分為五個層面:

  • 戰略層:需要明確的長期和短期產品目標以及用戶需求

  • 範圍層:將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拆分成功能需求、並針對需求進行分析

  • 結構層:針對頁面和頁面之間的關係做連接,拆分複雜架構並變得簡單化

  • 框架層:通過頁面進行佈局,比如重要的信息展示在顯眼位置,這裡主要是產品和UI設計師有更多的溝通和串聯

  • 表現層:通過設計展示給用戶視覺傳達的,比如通過形狀大小、字體大小、顏色深淺等因素來影響用戶感知,已達到產品設計這功能目的。

有些產品架構是比較複雜的,一般針對To B用的業務管理系統、電商網站的管理系統等,雖然說裡面的內容很龐大複雜,但是應該從主線去拆分,比如電商管理系統,商家管理後臺主線是前端用戶生成訂單後的操作步驟,比如溝通反饋,物流信息的處理和售後等,同時完善自己店鋪的信息。針對於To C產品整體的產品架構越簡單越好,不需要教育成本,雖然說看到的有些產品功能很龐大,但是整體的架構分類還是非常清晰的(比如微信和QQ)。

二、具象的產品架構前應該準備什麼?

經過前期的需求分析與市場分析後,現在需要將零散的需求點系統地組合起來的,即開始梳理具象的產品架構,梳理產品架構需要有針對性的做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

短期規劃就好比我們在樹林裡去尋找路口,需要找到當前的路口,到達一個指定的點;

長期規劃是我們需要最後實現的目標,離這個目標到達的距離是一個個短期規劃組成的。

長期規劃一定是動態性的,因為依據複雜的環境,我們需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業務方向,而短期的規劃一定是具體的,梳理當前的版本,不斷熟絡用戶,為長期規劃打下基調。

三、如何構建產品架構

產品設計中的骨架部分,描述一個系統由哪些子系統組成,這些子系統之間的關係。以市場分析,需求分析為前提,得出相應的需求點,把零散的需求點系統組織起來,並通過原型或者需求文檔表達出來。一般會通過三個方面(從宏觀到微觀)來分析:

第一步:針對產品進行定位(明確目標)。明確產品定位——什麼用戶人群在什麼場景下解決什麼問題。定位一定是可實現、可量化的,短期規劃一定是通過數據反饋獲得,而不是盲目去定。然後是可變的(主要是針對長期規劃來說),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用戶需求也會隨著市場發生改變,那麼產品的可變性需要去調整。

第二步:搭建框架(展示功能板塊)。針對功能板塊的搭建,通過這幾個步驟來梳理:

1.聚類:首先需要搭建分類框架(系統分類:比如IM產品有通訊系統、好友匹配關係系統等),讓產品骨骼樹立起來,看到整體產品雛形;2.遞歸:明確板塊的優先級,需要明晰的瞭解到先著重的搭建哪一塊(比如電商系統先會優先去梳理購物流程,社區模塊優先整理內容展示和用戶關係鏈)3.因果:依託於業務需求和用戶需求,最後完善形成產品需求。這時候需要思考的是版本規劃了(某個版本在某個時間段內輸出什麼內容,目的是什麼?最後反饋的數據是怎麼樣?)。

四、產品架構需要輸出什麼內容?

下面通過K12項目的例子來解讀下:

【K12項目後臺管理系統】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產品長期結構規劃思考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產品系統大綱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系統應用的價值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產品模塊分析&產品功能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產品需求池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產品功能流程圖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具體頁面呈現

在產品生命週期中,產品架構設計的重要性前期是不言而喻的。現在很多產品經理總把原型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其實原型是最後實現的產物。重要的是前期整體搭建好,細節問題主要就是邏輯了。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關於我門

將門是一家以專注於

發掘、加速及投資技術驅動型創業公司的新型創投機構,旗下涵蓋將門創新服務、將門技術社群以及將門創投基金。將門成立於2015年底,創始團隊由微軟創投在中國的創始團隊原班人馬構建而成,曾為微軟優選和深度孵化了126家創新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將門創新服務專注於使創新的技術落地於真正的應用場景,激活和實現全新的商業價值,服務於行業領先企業和技術創新型創業公司。

將門技術社群專注於幫助技術創新型的創業公司提供來自產、學、研、創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家的技術分享和學習內容,使創新成為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將門創投基金專注於投資通過技術創新激活商業場景,實現商業價值的初創企業,關注技術領域包括機器智能、物聯網、自然人機交互、企業計算。在近四年的時間裡,將門創投基金已經投資了包括量化派、碼隆科技、禾賽科技、寬拓科技、杉數科技、迪英加科技等數十傢俱有高成長潛力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如果您是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不僅想獲得投資,還希望獲得一系列持續性、有價值的投後服務,歡迎發送或者推薦項目給我“門”: [email protected]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如何搭建底层系统?| 将门好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