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給6個月的孩子喂水喝,幼兒母親看了趕緊制止,此事誰做得對

張女士在生完孩子之後身體恢復了就立刻回單位上班了,孩子的照顧工作基本上是由婆婆全權負責而張女士在對於孩子的餵養過程中堅持以母乳餵養,作為新生母親的張女士,認為孩子的餵養很關鍵,這涉及到孩子營養的攝入問題和之後的發育是否有一個好基礎。所以在張女士的餵養觀念當中,基本上不會給孩子喝一些清水。

但是某一天張女士回到家中的時候,就發現婆婆正在用勺子給坐在板凳上的孩子一點一點的喂水喝。張女士心想,哺乳期的孩子在一定階段內可能並不需要額外再補充清水的含量,所以立即制止了婆婆的未遂行為,甚至科普起了孩子在哺乳期只需要母乳即可的相關知識。

婆婆給6個月的孩子喂水喝,幼兒母親看了趕緊制止,此事誰做得對

但是張女士的話僅說到一半,婆婆就立即打斷兒媳婦的說辭:寶寶好久都沒拉粑粑,給孩子喂點水喝,也是想讓他快點拉點東西出來,專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適用每一個孩子,你老公我兒子以前也是這樣,偉大的身體也好的很。對此張女士倍感無奈,甚至有時候也在開始懷疑到底自己所接受的那些育兒知識和老人們的育兒經驗到底哪一種方法才是最正確的?

6月以內的孩子不需要額外補水。

不論是專家建議,還是相關育兒報刊上所刊登的文章當中都直接指出在6個月以內的嬰兒,對於母乳的依賴性很高,不論是依賴母乳還是吃額外配方的奶,孩子們都不需要額外再補充水分或者是果汁之類的液體。

婆婆給6個月的孩子喂水喝,幼兒母親看了趕緊制止,此事誰做得對

六月以內的孩子不喝水真的行嗎?

有一些老人在用自己以往的帶娃經驗去衡量孩子是否在生活當中會感到口渴,於是有些老人們面對孩子拉不出粑粑或者是誤以為孩子感到口渴,都會用勺子去喂他們一些清水喝。但是所有的專家指出,當孩子出現以上這些情況的時候,都應該去給孩子喂一些奶,最好不要去用清水替代。因為母乳對於孩子的供養,週期短,營養成分高,甚至更符合孩子的發育需求。而且在母乳的含量當中已經涉及到了水分,所以用母乳,或者是專業配方的奶,比給孩子喂清水藥來的更加科學和專業。

6月大的孩子大便幹,要補水嗎?

有些6個月寶寶的確容易出現大便乾的情況,往往對此很多家長就進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普遍認為孩子目前正處於缺水的狀態,所以會趕緊想要給孩子補水,讓孩子排便的時候可以避免乾燥的情況。而這個誤區是不對的,大家應該首先理解,孩子6個月時大便幹是有可能是因為衝奶粉的時候奶粉多了,濃度太稠了等原因,絕對不是因為孩子體內出現了缺水的狀態,往往這個情況之下,適當的減少奶粉的沖泡比例就可以了,並不需要過分擔心。

婆婆給6個月的孩子喂水喝,幼兒母親看了趕緊制止,此事誰做得對

6個月大的寶寶水喝多了怎麼辦?

有些家庭在使用老人們的帶娃經驗,就會給6個月以內的孩子多喝一些清水。那麼如果6個月以內的嬰兒喝清水的頻率和量變多變大,他們的身體各項技能是否還能夠正常運行,是否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呢?大家應該時刻注意觀察。

水喝多了的嬰兒會很少感到餓,越不覺得餓,寶寶們對攝入的奶量的需求就會不斷減少,時間長了之後沒有提取到母乳裡的營養物質,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寶寶水喝多了會加速斷奶期的到來。這種邏輯很容易理解,因為孩子吃奶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這樣對於媽媽的母乳需求也會越來越少,回奶的局面也就出現了。

由於孩子的內臟機能可能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喝水的情況增多的話,會加重孩子內臟運行的負擔,比如說腎臟排尿對於6個月寶寶而言就是一種負擔。

餵養一個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寶媽們需要在懷孕期間,到孩子進入社會獨立生活,這整個階段都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不論是孩子6個月階段內對於水分的補充還是母乳營養物質的攝取,寶媽們都應該做好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照亮孩子的整個過程當中得心應手。

婆婆給6個月的孩子喂水喝,幼兒母親看了趕緊制止,此事誰做得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