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她是近現代以來,少有的被稱為"先生"的女學者,她是一位著作頗豐的作家、翻譯家,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好的中文譯作書,曾作為國禮送給西班牙國王。她是被稱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的錢鍾書先生的妻子。她也是寫出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的《我們仨》的作者,她就是楊絳先生。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一直是被世人羨慕的學界賢伉儷。兩個人育有一女,可是不幸的是就在上個世紀90年代,錢鍾書和女兒,都不幸去世,而後就只有楊絳先生一個人,獨自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就像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結尾寫道: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生前十分關注教育。所以在錢鍾書先生逝世後,尊從他的遺囑,楊絳先生將他們二人的積蓄,在清華大學捐助了一筆獎學金,並且強調這筆獎學金不用他們二人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讀書"獎學金。


楊絳先生說:"這筆獎學金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並鼓勵,好讀書,又能好好讀書的貧困學生。因為富裕人家孩子能夠很容易的得到很好的教育,可以到國外去讀書,可是貧困人家的孩子讀到中學都很吃力,所以我們夫婦二人捐助這筆獎學金,希望能夠幫助一些同學,實現求學的夢想。"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楊絳先生曾在生前多次談到過讀書對人的好處,也多次強調過讀書的重要性,就像一次有一位高中剛剛畢業的學生,很崇拜楊絳先生,就給楊絳先生寫了一封信,信中就是表達對先生的崇拜之情,同時也寫了一些自己對於人生的困惑。


楊絳先生給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表達了先生對這位學生崇拜自己的感謝,也寫了很多鼓勵的話,其中也寫了一句誠懇但不客氣的話:"你的問題主要是,書讀得不多,而想得太多。"在這封回信裡,楊絳先生其實就說出了讀書對人的重要作用,其中一點就是可以幫助困惑的人,驅散人生道路上的迷霧。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是的,讀書有時就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書籍有時就像一股清風,吹開了自己閉塞已久的心門。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多種困難,有時困難就像一座大山,將自己壓在山腳下,讓自己無比壓抑。有時每一個人又會走到人生的岔路口,面對前方迷霧重重的道路,一時不知該作何選擇。


但其實,壓住自己的不是困難,讓自己迷茫的也不是前路,而就是自己淤塞的心靈。那麼這時請你拿起一本書,翻開一頁靜靜的讀下去,記住你讀的不是書,是你自己,有時讀書就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這也是楊絳先生對讀書的精到見解。有的人總會說,我讀的書很多,可是後來又忘了,那我之前所讀的書又有什麼作用呢?其實這是對讀書的錯誤見解。讀書,不是為了把所讀過的書,統統地記在腦子裡,而是讓你去感受。感受什麼?感受你當下的生活,再用生活的感受,去讀你手中的書。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這種知識的力量就要靠讀書來傳遞。楊絳先生曾在他的書中多次提到過自己的童年時光。記得兒時,父親說話,總是入情入理,出口成章,在《申報》上寫的文章,篇篇豪氣沖天,擲地有聲。年幼的楊絳就曾問過父親,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父親的回答也很簡單,就是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除了父親給楊絳的影響,母親也給楊絳不小的影響。楊絳先生曾在書中寫過她的母親,在書中寫道:母親平時除了操持家務外,就經常找本書來看,有時看古代文學經典,有時又是現代小說,總之空餘時間總是手不釋卷。所以年幼的楊絳也經常學著母親讀書的樣子,漸漸的就愛上了閱讀。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她也把這種習慣延續了下去,她的女兒錢瑗就在她的影響下也酷愛閱讀。三歲時就能坐在小板凳上,翻閱書籍,不哭不鬧。


所以在後來的日子裡,從來就不會有什麼困難能難道他們一家人,哪怕就是在那段最難熬的歲月,他們也從容不迫地應對各種衝擊,直到風平浪靜的日子再一次到來。這一切都是因為讀書使人內心變得強大。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如果說人類可以改造和建設世界,那麼書籍就可以美化和教育人類。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可是有沒有人真的發現當一個人書讀得多了之後,真的就可以在氣質上有一個質的變化呢?


其實這種變化是有的,不過這種變化,是來源於你大量閱讀之後,內心生髮出的那種自信。這種自信使你可以從容不迫地去面對眼前的世界,不論這個世界多麼的苟且,你都會泰然處之。


你讀過多少本書,你就能走多少里路,聽楊絳先生談讀書


請記住,你所讀過的書,都會變成現在的自己。知識和藝術能夠改變一個人,就像許多人喜歡畫畫,小編推薦在線美術的教育平臺,讓孩子得到1對1的美術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