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火”是“缺”不是“多”


經常“上火”是“缺”不是“多”


經常“上火”是“缺”不是“多”


經常“上火”是“缺”不是“多”

愛“上火”的人為什麼反倒要進補?那是因為他們上的可能是“虛火”。自然界中,天氣乾燥時容易起火;人的身體也一樣,經常“上火”也許是喝水少和陰虛導致的。

這些容易“上火”的人,會頻繁出現口腔潰瘍、口乾、嗓子疼、牙齦腫痛、眼睛紅腫、流鼻血、頭疼和失眠等問題,卻找不到“上火”的明顯誘因。

上“虛火”的原因,可從《黃帝內經》探究一番,書中有言:“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是陽的基礎,二者相互制約,陰不足時陽多,多出來的陽就是“火”。

可以用出自古代名醫陳士鐸之手的“收火湯”,來治療“虛火”問題。“收火湯”中有熟地黃、山萸肉、茯苓和肉桂四味藥,熟地黃和山萸肉可補陰,肉桂則“引火歸元”。

按摩足底的“湧泉穴”也可以“祛虛火”。“湧泉穴”位於蜷足時足前部的凹陷處,是腎經的“井穴”,不論是針灸還是按摩此穴,都可以起到補陰的功效。可用手心按摩腳心,因為手心處的“勞宮穴”是心包經的“井穴”,是熱性穴位,用熱性的“勞宮穴”接觸涼性的“湧泉穴”,同樣可實現“引火歸元”。按摩“湧泉穴”後,用吳茱萸籽貼敷該穴位,效果更佳。

用“足貼”貼敷“湧泉穴”同樣有效,金元時期的醫學家張子和,曾用此法治療過一個眼睛紅腫多日、服用很多清火明目藥物仍不見好轉的人,其是因為“陰虛”引起的“上火”問題。 文/佟彤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