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王姓村探源


高安王姓村探源


在高安百家姓中,王姓排位第五。全市有125个村住有王姓人,以杨圩、灰埠、上湖三个乡镇的王姓村见多,分别为19个村、14个村、10个村。全市聚居百户以上的王姓村就有石脑镇的赤岸王村、上湖乡的下赤王村、东头王村,以及独城镇王村、八景镇坦湖王村等。

根据县志资料的记载,笔者分析高安王姓村的起源,大体也是分内外二源,但总的看来还都是来自外地。例如,高安内部分衍村庄最多的支系,以灰埠镇的银树下村为大。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市差不多有十多个王姓村源出银树下。史料明确记载的有,村前镇村前行政村的太山(始祖王逢鉴,宋宝祐年间迁);龙潭镇罗塘行政村的垱山王家(始祖不明,元至正年间迁);

高安王姓村探源


杨圩镇新建行政村的桐子坳(始祖不明,明万历年间迁);杨圩镇寨里行政村的合头王家(始祖王怒芳,宋淳熙年间迁);杨圩镇谢家行政村的观溪王家(始祖王文质,明洪武年间迁);杨圩镇况家行政村的旧居王家(始祖王荣魉,明崇祯年间迁);杨圩镇下塘行政村的洋坊村(始祖王延佐,明洪武年间迁);杨圩镇路口行政村的官路口(始祖王希让,宋绍熙年间迁);杨圩镇湖背行政村的瓦姚堆上杨村(始祖王道柏,元至元年间迁);

上湖乡上湖行政村的十甲村(始祖王铣南,宋雍熙年间迁);灰埠镇曦岭行政村的北陵村(始祖王大堂,宋宝庆年间迁)与南陵村(始祖王羽远,宋建炎元年迁);相城镇石梅行政村的梅溪村(所在不明,明天启年间迁)与文里村(始祖不明,清康熙年间迁);田南镇罗家行政村的湖里村(始祖不明,明洪武年间迁);新街镇稳泉行政村王家(始祖不明,清康熙年间迁)。

这么多王姓村出于银树下,那银树下又是出于何时何地呢?据《高安姓氏大观》援引《银树王氏族谱》资料说,“王筠以进士官豫章,遂家焉。”说江西王姓“棋布于豫章地各属者,皆出筠公也。”说王筠的第二个儿子王权业,“定居银树(今高安灰埠地),此后子孙繁衍,分播赤岸、枫塘等地,则高安王氏又以权业为始祖。

高安王姓村探源


但据《高安地名志》记载,王筠的身份又是新昌(今宜丰)县令,是宋建隆(公元960-963)年间解职后来到今灰埠镇梅湖行政村境内择址建宅,见这里天地开阔,平原广袤,便在一个似蛇形弯曲的高土坎上立居,以后成村便名“蛇形村”。而灰埠银树下村的建村时间是宋熙宁(公元1068-1078)年间,来源地是新昌棠浦,始祖是谁并未提及,只记了个王氏。如果说银树村的始祖是王权业,那从蛇形村建村到银树村建村,二者相隔起码有个100年,似乎不合逻辑。也许这里的王筠不是那个豫章的王筠?

当然,不管如何,银树村成为宜丰系高安王姓最大的发源地还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派生出十多个高安王姓村的银树村,蛇形村也瓜瓞绵延的分衍出好几个王姓村。如在银树行政村境内,就有蛇形村分出枫塘村(始祖不明,元至大年间迁);枫塘村分出楼下村(始祖不明,元至正年间分);楼下村分出桥背村(始祖不明,明永乐年间分)和新屋村(始祖不明,明弘治年间分)。

高安王姓村探源


来自宜丰棠浦的高安王姓村还有,村前镇村前行政村的青岗村(始祖王搓,明洪武年间迁);由青岗又分出水马岗(始祖王伯信,明永乐年间迁)、壕下村(始祖王礼,明永乐年间迁)、山背村(始祖王凤丹、王国卿,清同治年间迁)和龙桥行政村的长虹市(始祖不明,明代迁);杨圩镇新建行政村的洋家村(始祖王铣,明正统年间迁);上湖乡古桥行政村的分口王家(始祖王效,宋咸平年间迁)。

市内分衍村庄较多的王姓村还有就是上湖乡的上赤村(原名赤溪村)。上湖乡有个赤星行政村,所辖的4个自然村就全部是王姓村,而且还都源出上赤村。这四个源出上赤村的王姓村是:下赤村(始祖王福旺,元大德年间迁);对门村(始祖王智仍,元至大年间迁);车头村(始祖王适仁长子王廷樟,明宣德年间迁)。加上上湖乡铺背行政村的王家(始祖王适仁次子王廷植,明弘治年间迁),可以说,上湖乡境内的王姓村,有一半是出于上赤村。

上赤村不仅有子孙分迁在始祖村周边,还有跨河分迁到对岸石脑镇境内的。与上湖乡赤星行政村一河之隔的石脑镇赤岸行政村,一共辖有三个自然村,也全部都是王姓村。如王姓人口最多的赤岸王村,就是始祖王尚逊于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间从上赤村迁去的;赤岸行政村所在地的桂花树下村,是始祖王日吾于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从上赤村迁去的;位于桂花树下不远的杉林王村,是始祖王日寿、王日星于清顺治(公元1644-1661)年间从上赤村迁去的。离此地稍远些的塔溪王村,也是从上赤村迁去的(始祖王桂,清道光年间迁)。

高安王姓村探源


史载,上湖乡的上赤村是元至元(公元1264-1294)年间,一个叫王元善的丰城槎溪人迁来此地建村的。这里的槎溪也是个让局外人分不清南北的地名,同一本资料,同一个姓氏,一会说是丰城槎溪(或槎市)王,一会说是清江(今樟树)槎溪(或槎市)王,一会说是筠西槎溪王。

如筠阳街道的七里庙王家(始祖王纲奇,清康熙年间迁)是由筠西槎溪王家迁来;建山镇英岭行政村的柿子树下王家村(始祖不明,元至正年间迁)是由丰城槎市迁来;而石脑镇高沙行政村的官塘村(始祖王民龙,明万历年间迁)、蓝坊镇万石行政村的高溪王村(始祖王崎奎,元延佑年间迁)、荷岭镇垱下行政村的王家(始祖不明,明洪武年间迁)、八景镇观上行政村的坦湖村(始祖王元贞,宋绍定四年迁)则都是从清江县(今樟树市)的槎溪(或槎市)迁来的。

经查,原来槎溪(或槎市)就是今天樟树市城北街道的槎市村。这里在北宋时曾是丰城县的地盘,是一个叫王关的山东巨野籍的御史中丞被任命为丰城县令,遂在此安家立籍。此后,其子孙繁衍,四散迁播,仅在高安一地就发展成赤溪系旺族。

高安王姓村探源


除了宜丰棠浦、樟树槎溪这两大源头外,高安王姓还有来自奉新坊前,如祥符镇龙湾行政村的沙园子王村(始祖王龙售,宋景定年间迁);来自新建西山,如瑞州街道三联行政村的石鼓潭王村(始祖不明,宋端平二年迁);来自上高泗溪,如杨圩镇横塘行政村的泥口村(始祖王元速,清康熙年间迁);来自修水,如灰埠镇曦岭行政村的湖咀村(始祖王仁玉,宋元丰年间迁);来自安福,如独城镇街上的王家(始祖王必安,宋德祐年间迁);也有来自河南难民的,如相城镇严家行政村的简家和相城垦殖场的院前王家,都是1948年来此安家的。

此外,还有不少王姓村庄,因为旧地名找不到与现在能对应的新地名,故搞不清其源出何处,请恕笔者没在文中一一列举。

高安王姓村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