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師學寫作|解讀張愛玲《鬱金香》中“參差對照”手法的應用

文|蘇米

張愛玲是我最喜歡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小說中有著傳奇的故事,荒誕的人生,更有著蒼涼的基調,除此之外,她的寫作技法也是登峰造極,尤其是“參差對照”

手法在小說中的運用,可以說是出神入化。

夏志清曾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說過,張愛玲是中國文壇除曹學芹外最有敘述魅力的一支筆。

張愛玲文字的魅力就體現在她眾多的小說中,其中《鬱金香》作為她的代表作之一,藝術成就突出,敘事表面看起來散淡,實則暗含心機。

《鬱金香》這部小說,萬字出頭,細節飽滿。講的是兩兄弟寶餘、寶初寄宿在姐姐家裡,寶餘經常調戲府裡的丫環金香,然而金香卻默默暗戀寶初。老成持重的寶初和金香真誠相愛,卻因為身份地位的差距,兩個人都不得不向世俗低頭,各自成家,過上了庸常的生活。

本文以《鬱金香》為例,深入解讀“參差對照”手法與人物塑造中的關係,並探討“參差對照”手法在寫作中的應用。

跟著大師學寫作|解讀張愛玲《鬱金香》中“參差對照”手法的應用

“參差對照”手法與人物塑造

首先來談談什麼是對照?

對照就是把兩種相差、相反 、相關的事物 ,或同一 事物相差 、相反 、相對的兩個方面 ,放在一起加以比照 ,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鮮明地表現事物特徵 ,也稱對比。

對照往往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而“參差對照“手法可以說是“對照”手法的升級版,不再侷限於二元對立,而是更有層次感。張愛玲也曾多次談到自己的寫法是參差對照。

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壯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角,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是大於啟發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我喜歡參差的對照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

為了解釋說明這種手法,張愛玲用顏色作了形象的比喻———那就像蔥綠配桃紅。由此可見,“參差的對照”手法指的應該就是通過人物的互相對比和參照而呈現出的某種錯位的、不均衡的狀態,它不是簡單的大紅大綠的強烈對照,而是委婉複雜的,多層狀態的複雜呈現。

因此,我們在文學創作中,就可以利用“參差對照”的寫法來塑造人物形象,讓角色更加生動、立體,從而幫助讀者挖掘人物的內在性格,感受文章的意蘊主旨。

“參差對照”手法在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通常表現為人物與環境、人物自身、以及不同人物之間的對照。

在《鬱金香》中,張愛玲就充分運用了“參差對照”手法,把寶餘、寶初、金香等形象塑造的真實而富有層次感。

  • 首先是人物與環境的對照,通過環境“明”與“暗"的對照揭示人物的命運走向;
  • 其次是通過人物自身的對照,來探索人物內在性格的複雜性。
  • 最後是不同人物之間的對照,洞察不同人物形象的重疊與錯位。


跟著大師學寫作|解讀張愛玲《鬱金香》中“參差對照”手法的應用

一、人物與環境的對照,通過環境”明”與“暗"的對照揭示人物的命運走向

張愛玲喜歡用虛幻來襯托真實,在文中就足以看到張愛玲在描寫環境時“明”與“暗”對照的匠心。

文中開篇就寫到金香吃力拉開老式拉門的場景,客廳昏暗,金香好似隱藏不見,在這裡張愛玲專門細緻地描寫了太太的客廳。

“牆上掛著些中國山水畫,都給配了鏡框子,那紅木框子沉甸甸的壓在輕描淡寫的畫面上,很不相稱,如同薄紗旗袍上滾了極闊的黑邊”。

這裡“沉甸甸”與“輕描淡寫”的對照,暗示了女性在這個社會中無足輕重的地位,與這個社會好似格格不入。緊接著張愛玲寫道“太太就在自己鞋頭畫了花,沙發靠墊上也畫了同樣的花。”一點點女性的手觸在這陰暗的大客廳裡簡直看不到什麼。”

結合前文金香所處的環境來看,金香在昏暗的客廳中“簡直看不到什麼”

其實就隱喻著金香在這個社會中,因為身份卑微,最終也只能聽天有命,雖為韶華女子, 但也好似微小到看不見的塵土罷了。

然而張愛玲文中的燈光師,也並沒有讓金香一直處在黑暗之中,金香也有她的“明亮”的高光時刻。

因為寶初要去徐州銀行工作,太太就吩咐金香給寶初去釘棉被。在文中就有這麼一段描寫。

“通客廳的兩扇高大的栗色的門暗沉沉的拉上了 ,如 同一面牆。地下鋪的一床被面 ,是玫瑰色的綈 ,在燈光 下閃出兩朵極大的荷花 ,像個五尺見方的紅豔的池塘 ,微微有些紅浪。金香赤腳踏在上面 ,那境界簡直不知道 、是天上人間。 ”

此時此刻,拉開帷幕,金香彷彿變成站在舞臺中間的荷花仙子,美豔動人。從門暗沉沉的拉上了的“暗”到“在燈光下閃出兩朵極大的荷花”中呈現的“明亮”,場景的強烈對比給人的視覺帶來強烈的衝擊感,使文章更具張力和內涵。

寶初看到這個場景,覺得“那境界簡直不知道是天上人間”,可以看出,此時的敘述是來自寶初的視角,

金香的美,寶初的痴,將整個故事推向了高潮。”金香釘被”也成了兩個人在這個庸常社會中對彼此最"高光“的印象了。

除了對金香一明一暗的對照外,在文中末尾,對已是中年的寶初,張愛玲也有一段點睛的描寫。

寶初從徐州回上海看牙,在電梯中恍惚聽見有人喊金香的名字,此時在寶初的視野中看到了以下場景。

“電梯門上挖出個小窗戶 ,窗上鑲著一枝鐵梗子的 花。只一瞥便隱沒了。再上一層樓 ,黑暗中又出現一個窗洞 ,一枝花的黑影斜貫一輪明月。一明 ,一暗 ;一明 ,一暗。”

這裡的“一明,一暗;一明,一暗”尤其值得人深究,這裡的"明“意指寶初與金香之間的愛情之光的閃耀,而“暗”則指的是寶初與金香之間的愛情火苗的熄滅,最終這份愛情還是被世俗所困,沉沒在現實中了。而一明,一暗交相輝映則讓人感受到愛意的短暫及庸常歲月的綿長。

也許在寶初的印象中金香仍然停留在釘被的高光時刻,清晰可見,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金香卻離自己的生活越來越遠,最終一點點黯淡下去了。

寶初與金香兩人身份懸殊,一個是少爺,一個則是丫環。張愛玲通過“明”與“暗”的環境對比,揭示出兩個人的命運走向,兩個人站在天平的兩端,終究無法走早一起,這也體現出張愛玲筆下愛情的虛幻與蒼涼。

人物與環境的對照,就是“參差對照”手法在人物塑造中的第一個表現。

跟著大師學寫作|解讀張愛玲《鬱金香》中“參差對照”手法的應用

二、人物自身的對照,凸顯人物內在性格的複雜性

張愛玲“參差對照法”的另一個表現就是人物自身的對照,深度挖掘同一人物內在性格的“矛盾性”與“複雜性“,在張愛玲筆下的人物並非像傳統小說中那樣非黑即白、忠奸分明,她筆下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層次的,是擁有著複雜性格的多面體。

人物自身對照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人物的多重性格,或是表現為人物的情感和理智。

比如,從人物多重性格來分析。《鬱金香》中的主人公寶初,在寶餘調戲金香的時候他會不由自主地替金香解圍,有一次,寶餘趁金香換衣服時偷藏了金香的衣服,寶初就從寶餘手中劈手奪過衣服,說道:”你越鬧越不成話了!“無論是寶初的語言還是動作,都可以看出他大有一副英雄救美的姿態,從表面上看起來利落,果斷。

而在金香釘被時,倆人真情告白,他面對淚流滿面的金香卻囁喏地說:“我想.....將來等我...事情做得好一點的時候,我我......我想法子......那時候......"

然而,他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卻連他自己都覺得不會是真的。 可是他還是說出了這番話,則展示出寶初糾結、優柔寡斷的內在性格!

究其原因,寶初雖然是府裡的主人,做為“大舅老爺”,可是實為庶母所生,內心終究是自卑的,對待感情也是怯懦的。運用“參差對照”的手法,作者並沒有把寶初處理成一個為愛情不計後果的人,而是將人物刻畫成血肉豐滿,具有複雜性格內涵的形象。這樣的寫法既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 ,又表現出他的為人、處世方式。

那種面對感情,想得而不能得,勇敢與怯懦的反差,讓寶初老成持重同時又怯懦順從的性格特徵凸顯出來。

再比如,從人物的情感和理智來分析。女主人公金香幾次情感的抒發和最後的理智也形成參差的對照

。當金香看見寶餘在逗狗,而她“一瞥眼見寶初的臉色有點不快”就馬上想方設法將狗抱走,從這個小舉動中,已經看出了金香對寶初愛情的小火苗;

還有在金香忙碌了一天,滿臉油汗的時候,她知道寶初要回來了,就趕緊拿一塊冷毛巾擦臉,然後再拍一些胭脂在臉上,正所謂,“女為悅己者榮”,讀者看到這裡,金香那種小女兒戀愛的心思便躍然紙上。

金香情感的“爆發”是在給寶初釘被的時候,當寶初告訴金香過幾日就要離開,他要去徐州銀行上班。金香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淡淡的一笑,隨即跪在被面上偷偷的拭眼淚,這時候金香的情感是不加掩飾的、肆意流動的。

然而,在寶初囁喏地說出讓金香等他的一番話時,金香先是“搖搖頭,極力的收了淚”。然後又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我不肯答應你,我知道不成呀!”兩次“搖頭”的動作,可以看出金香深知兩人身份的差距,此時她的感情是節制的,理性的。

金香的感情由最初的“感性”到後面的“理性”,兩者相對照,揭示出愛而不能的,無限蒼涼的愛情悲劇。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都形象飽滿、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彷彿這些人物都在讀者眼前走動,這都離不開張愛玲“參差對照”寫作手法的運用。

跟著大師學寫作|解讀張愛玲《鬱金香》中“參差對照”手法的應用

三、不同人物之間的對照,洞察不同人物形象的重疊與錯位。

張愛玲在作品中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相互對照更是俯拾皆是,主要表現在身份,生存現狀和外貌的描寫上。

首先,從身份上來看。

寶餘是主人,金香是丫環。寶餘的“強勢”和金香的“弱勢”就形成鮮明的對照。寶餘三次調戲金香的情節設定,讓讀者一次次擔心金香命運的走向,金香雖然聰明伶俐、處處小心,但是在這夾縫中求生存也實屬不易。

文章開篇就寫到寶餘逗狗,而金香看寶初面有不快,就藉故把狗帶走,寶餘“撈撈狗的下巴”、“鉤主狗的項圈”“在金香的背上摸了一把,其中“撈”、“鉤”、“摸”這一系列動作就凸顯出寶餘的輕浮、浪蕩的性格。

在金香換衣服時,寶餘偷走金香衣服,並且在後面抓住金香的兩隻手,而金香臉色嚇的慘白,而她卻只能“不做聲,只是掙扎著”,這種隱忍和無奈,揭示出當代社會的不公、以及低微身份給女性帶來的不幸。

其次,從生存現狀來看。

金香和老姨太的性格即有重疊又有錯位。金香是阮老爺前一任太太的丫環,後來阮老爺娶了填房,也就是寶餘寶初的姐姐,金香就成了阮公館的“遺少”,所以不得不寸步留心,巴結討好,才能更好的在阮公館生存。

而老姨太雖然是阮太太的母親,但是寄住在女兒家,每天還要照例到女兒床前覲見,阮太太每次都是冷冷的叫一聲“媽”,可見這個'媽“在家裡也是沒什麼地位。老姨太太也向來只有和傭人們在一起時話最多,她會大談闊論曾經她生命史上最光榮的一頁。由此可見,老姨太太內心的自卑感,所以,她只有和傭人在一起時才能找到一些存在感來。

金香和老姨太都生存在阮府的最底層,而金香畢竟年輕,未來還是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老姨太太垂垂老矣,她的生活就只能活在她自己鑄造的華麗夢中。兩者相對照,既有重疊又有錯位,但都讓人感受到底層女性在當代社會生存的不易。

最後,從外貌方面來看。

先來說說金香。文中寫到,金香是個非常紅的”紅顏“,她“前溜海與濃睫毛有侵入眼睛的趨勢,欺侮得一雙眼睛總是水汪汪的。“金香的年輕、水靈躍然紙上。”圓臉,細腰身,然而同時又是胖胖的“讓人感受到金香的一種青春肆意、健康的美。

而對於阮太太,文中的描寫則是:“面色蒼白,長長的臉,上面剖開兩隻炯炯的大眼睛。”從外貌描寫中的“蒼白”、“剖開”這些冷峻的字眼,便可以看出阮太太強勢冷漠的性格。作為家庭的權利中心,她的冷漠與專制在某個程度上就影響著主人公命運的走向。

金香的水靈和阮太太的蒼白就形成鮮明的對照,而此番對照,也揭示出在阮太太為的強壓下,金香會一點點失去靈氣,而淪為眾人,變得毫不起眼,命運的悲劇就此就做好了鋪墊。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都是奇妙的,張愛玲用“參差對照”的手法,從人物之間的身份、生存現狀及外貌描寫中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正是通過小說中不同人物之間的對照,才能更好的凸顯人物命運與性格,由此帶來巨大的閱讀反差。


跟著大師學寫作|解讀張愛玲《鬱金香》中“參差對照”手法的應用

結語

張愛玲創造的“參差對照”的寫法是她對文壇的一大貢獻,這種寫法滲透在她作品的字裡行間,尤其是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她主張拋開二元對立的寫法,注重人物之間關係的複雜和微妙性,在她筆下,人物之間的關係對照不那麼明顯,不易察覺,而這種無強烈對比和激烈衝突的參差性則形成了張愛玲小說獨特的美。

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可以嘗試這將人物與環境、人物自身以及不同人物之間的關係進行對照,使之形成一種相輔相成、彼此呼應的關係。

除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之外,我們還可以把“參差對照"的手法運用到情節的安排、主旨意蘊的對照上,就如張愛玲一樣,用最樸素、平淡的語言、在”桃紅配柳綠“的平靜對照中,寫盡世間的悲歡離合、虛幻與真實。

這也是我們在寫作過程中需要不斷追求的目標,一起加油吧!

我是 ,關注我,溫暖你。一起讀書、寫作、種出生命的小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