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母猪肢体病的几种情况解析及处理措施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聚焦养猪】,私信发送“在”,获取终身养殖技术服务,聊管理,看养殖,论行情,一起畅谈养殖天下事!

养猪生产中,母猪每年更新一般在30%-40%,母猪淘汰的原因很多, 包括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子宫内膜炎、老龄化、肢体病等。而肢体病造成母猪淘汰的情况在猪场生产中极为常见。

下面笔者简单总结几种母猪肢体病的情况:

「技术分享」母猪肢体病的几种情况解析及处理措施

母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病

在母猪的前肢或后肢关节出现肿胀、走路疼痛、跛行,严重的关节炎化脓灶破溃后留下开放创口。链球菌引起关节炎造成跛行的情况生产中很普遍。

(1)对于肿胀、疼痛、跛行的情况,肌注夫尼辛葡甲胺+炎利净(头孢噻呋钠)或阿莫西林;

(2)对于形成化脓开放性创口的,可以用双氧水清创处理,再用磺胺粉末撒于患部,有条件可用药棉、纱布、白胶带包扎。注射用药同方案(1) 。

母猪出现蹄裂、蹄叶炎

出现这种情况,母猪多表现为“敢抬不敢踏”即蹄部不敢与地面接触,一旦接触就立即抬起。

母猪蹄部出现蹄裂的原因

A、母猪饲料缺乏生物素;

B、地面粗糙、地面湿滑造成母猪蹄部挫伤感染;

C、冬季寒冷,母猪蹄壳干,缺乏蹄脂滋润;

D、新的水泥地面呈碱性腐蚀母猪蹄底部造成蹄裂、蹄叶炎。

综合以上四种原因,我们在养猪生产中除了注意饲料VA、VD及生物素的添加以外,还需要在饲养管理的细节上下功夫,尤其注意猪场设备及猪舍地面、产床漏缝板等。对于已经出现这种情况的口服甲硝唑。

「技术分享」母猪肢体病的几种情况解析及处理措施

妊娠期、哺乳期

妊娠期、哺乳期钙流失或饲料钙、磷不平衡以及动物肠道对饲料中的钙磷等吸收利用率降低造成母猪后肢肢蹄软、直立的后肢变形形成趴窝状,部分母猪在妊娠期、哺乳期出现后肢不能站立,呈犬坐前行,更严重的形成产后瘫痪。以上情况的发生率集约化饲养比放养的发生率高;长白猪品种较其他猪品种发生率高。

解决办法:

(1)注意母猪管理,保证母猪有适宜的活动及阳光照射;

(2)饲料钙磷及维生素A、维生素D充足且比例适中,易于吸收;

(3)适当添加青绿饲料;

(4)适当的在母猪的饲料里面添加上鱼粉和骨粉补充钙质。

出现后肢瘫痪、不能站立的情况,可用用士的宁4-6ml/次,百会穴注射;维丁胶形钙3-6ml,为50kg体重猪的用量,根据母猪体重用药,多数一次即愈,慢性配合用B族维生素辅助。静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技术分享」母猪肢体病的几种情况解析及处理措施

传染性因素

如口蹄疫、猪丹毒、风湿、类风湿、猪滑膜炎支原体等都会造成猪得后肢疼痛,站立不起等肢体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母猪肢体病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在生产中我们更应该注重硬件建设,加强饲养管理,出现问题及时更正处理,减少因肢体病而造成的母猪淘汰,有效的延长母猪利用年限。

养猪过程中,母猪如果平时营养达不到或者内分泌紊乱,极易造成不发情、发情配不上种、眼屎、泪斑被毛粗乱、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

推荐使用母猪宝三金方(加减消黄散+肝肾康颗粒+速补21),使用7-10就可看到明显效果。

如果你有更多养殖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一次咨询,终身免费技术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