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導讀

每年的春節前後,"年味"都會成為大家口中的高頻詞。最近幾年,"越來越沒年味"的聲音越來越多,更是多次攀上熱搜。

那麼過年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而年味又到哪裡去了呢?今天,洞察君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索這些問題。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春節的歷史

1、春節的由來

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每年的正月初一,俗稱"過年",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而來的,早在夏朝之前中國就有了"年"的概念,在古代叫"歲首",最早把"歲首"定在正月初一是漢武帝。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曆》,確定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在那之後,兩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都沿襲了這一曆法體制。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漢武帝欽定春節

《說文》中記載:"年,谷熟也。" 當時穀物成熟一次就是一年,每次人們收穫了莊稼準備新一輪的週期的時候,都會舉行慶祝活動,表達喜慶、祝願和快樂的心情,報答眾神之恩,同時也希望來年風調雨順,驅災辟邪。

到了民國時期,中國採用了公曆紀法,規定公曆的一月一日為新年,而農曆的一月一日則為春節。而新中國成立後,規定農曆的正月初一稱為"春節",而公曆的一月一日改稱為"元旦"

在古代,傳統節日往往體現農業社會的生產、生活節律和規律循環的自然界的節律之間,兩者存在著緊密的聯繫。而春節與古代農業的生產週期就有著如此的關係。如今,春節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大家由以前的農耕豐收到現在的城市打拼豐收,依然有著慶豐收,慶團圓的寓意。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豐收

2、春節的儀式

過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傳承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相傳至今,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燒炮竹、燒煙花、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全國各地的習俗大同小異。

年前掃塵

民間有諺語:"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很多地方在,農曆十二月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置辦新物件。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辦年貨

過年前,辦年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為春節購買大量貨物,有吃喝的,裝飾的,送禮的等等。每年過年前,人頭攢動的大型商超、熱熱鬧鬧的傳統集市、客商雲集的年貨展會、快捷便利的網絡購物都將會是一條靚麗的風景線,人們通過各種方式採買年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年貨

祭神、祭祖

祭神、祭祖也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儀式,家家戶戶都會通過祭拜的方式感謝諸神和先祖的保佑,祈禱全家安康喜樂,幫助自己實現願望。

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全國各地大同小異的過年儀式之一,都是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為了增添喜慶氣氛而進行的一個儀式。

年夜飯

年夜飯,是過年的儀式之一,又叫團圓飯,特指除夕晚家庭或者家族的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如今,在家自己置辦或者到外面的酒樓訂桌,一起吃喝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年夜飯

守歲

守歲,也有著很長的歷史。新年前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全家團聚,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如今更多是,年輕人打麻將撲克,一起娛樂到天亮。

放鞭炮煙花

在古代,就有"開門爆竹"一說。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煙花盛典,也成了年輕人最愛看的節目之一。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間走訪親朋好友互賀新年的一種方式,拜年是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拜年

二、 年味哪去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社會的現代化,"越來越沒年味"的聲音越來越大,特別是90後這一代,從少年到成年,感觸更深。那麼大家口中的"年味",到底哪裡去了呢?洞察君覺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城市文化對農村傳統文化的影響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外出進入城市打工的青壯年勞動力數量越來越大,農村人口流動不斷加快,農村社會逐步由封閉走向開放。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社會,城鄉差距擴大,農民出身的青壯年在城市打工過程中目睹著城鄉之間的文化差距,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受到劇烈衝擊。

特別是到了今天,到城市打工的農民思想觀念已經不完全和村落的農民的思想相同了,他們很多人的身份也開始從農民轉化成城市居民,他們還充當了城市文化的傳播者,把城市的現代文化引入農村,促使傳統農村文化發生變革。農村社會生活的春節儀式也逐漸城市化,因而找不到此前的味道,也就是所謂的"年味"。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互聯網

此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在互聯網媒體上接觸到現代文明,受現代文明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被"城市化"了,鄉村的城市化以及現代文化的不斷滲入,不僅改變了鄉村的生活方式,也使農村特色文化資源漸漸弱化,許多傳統的民間文化不斷流失、消亡,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加速瓦解。"年味"也隨之逐漸變淡。

2、 西方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

改革開放以後,西方工業文明開始明顯地衝擊國內的傳統文化,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西方節日的傳入,使許多國人趨之若鶩,對中國的傳統節日造成很大沖擊。

近年來聖誕節,萬聖節等西方節日越發隆重,每逢到了這些節日,許多商家都開始佈置,策劃活動,迎合喜歡"儀式感" 的年輕人。我國的春節儀式多富於社會倫理性,又承載著較多嚴肅的紀念性,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固化,而西方節日習俗多承襲浪漫主義色彩,在功能上更能滿足主體需要。

傳統的春節儀式,更多是希望通過外物來維持自身安穩現狀,追求美好生活或改變困頓狀態,而西方文化強調個人的能動性及對現世的感悟與享樂,後者與現代化思想更為契合。因此,

大家更傾向於適應西方節日的習俗。這也是導致"年味"變淡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聖誕節

3、 家族群居氛圍瓦解

相信很多人童年的成長氛圍中,都有"身邊都是自己人"的感覺,也就是鄰居幾乎是自己家族的人,特別是農村成長的孩子,這種氛圍會更加濃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類生活和組織模式的轉型變遷,以往社會生活所形成的經驗正在逐漸 被改造,個人變得更為異質多元、形貌萬千、開放拓展,不斷將自己推向新的邊際發展狀態。作為多樣化的個人,我們也更加難以複製出彼此的經歷和體驗,使得基層的社會組織的約束力和凝聚力急劇下降。

家族群居封為瓦解過程也就是個體化的過程,導致大家庭、宗族日趨衰落,而核心家庭( 小家庭) 的凝聚力愈發加強。這種組織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傳統的春節儀式已經出現了儀式上的簡化。因為農村的多元化價值並存,大家庭的凝聚力不斷減弱,農村社會的同質性減弱,異質性增強,成員對春節傳統儀式的象徵意義的認同度降低,人們對春節的儀式有著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和方式,主體性參與習俗減少,而傳統的春節儀式缺少大家庭、家族的維持也日漸衰落。

如今的除夕年夜飯,一個家族聚在一起吃飯的場景也越來越少了,個人家庭的聚會變得越來越常見。由此可見,家族群居氛圍瓦解也是"年味"淡化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家族聚會

4、 互聯網主力軍是90後

如今,互聯網主力軍是90後,而90後這幾年也逐漸成年,成家立業。通常來說,春節更是小孩子的狂歡節,特別是留守兒童,春節可以和家人團聚,可以有各式各樣的美食吃,可以到處走親戚等娛樂節目。

而這幾年,他們長大了,春節再也不是狂歡節了。反而,春節,經常會有來自家庭或者家族的催婚,問工資等撲面而來的問題,春節逐漸成為了90後煩惱的節日。

"年味"就這樣淡了,而"年味越來越淡"在90後引起了共鳴,所以就有了網絡上如此的聲音。

結語:

"年味"變淡的原因比較複雜,其跟社會發展、個體發展以及傳統文化弱化等問題存在著關係。這幾年,國家也意識到了傳統節日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便出現了加多傳統節日的假期,注重傳統節日的保護,減少西方新式的節日。

不管如何,春節依然是我們團圓喜慶的日子,依然會是我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最後,洞察君祝大家鼠年大吉!

大家都說現在的春節沒“年味”了,那“年味”哪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