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上新了故宮2》又為我們帶來了故宮的又一看點——

寧壽宮花園玉粹軒通景畫:《歲朝嬰戲圖》。這個畫作自帶“特殊成就”——線法通景畫技藝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歲朝嬰戲圖》

何謂“線法通景畫技藝”?

線法通景畫在清宮檔案中又稱作線法畫,是以中西技法結合的方式製成頗有立體感的整壁圖畫,利用視象錯覺延伸室內空間,形成一種獨特的室內畫風格。

這幅《歲朝嬰戲圖》便是繪在故宮玉粹軒明間西壁的通景畫,通過虛實交錯的方式,在牆壁上繪製出了一個“充滿趣味的視覺立體空間”。它通過牆壁前的落地門扇之【實】,與牆面繪出的立體空間之【虛】,構成了一個平面的“立體空間”。畫中的門扇、牆紙等均於玉粹軒真實陳設一致,以達到迷惑觀者的效果。當我們站在這幅畫作前時,彷彿看到牆上多出了一個空間,其中母慈子孝,陳設精美,嬰童玩耍期間,花香、焚香交織,視覺與嗅覺得到了雙重滿足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歲朝嬰戲圖》遠景

當你站在最佳觀測點來看這幅畫時,整個作品與真實的門扇、畫廊完美融合,立體感、空間感更加強烈,彷彿“人在畫中行”。原來我們現在的街頭藝術:“裸眼3D”,早就被我們的老祖宗玩過了!

170平米的通景畫造景

其實,中國畫對空間感的要求並不強烈,更注重意境感、藝術性。直到清朝乾隆時期,這類“裸眼3D”效果的線法通景畫才受到皇親貴族喜愛。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曾刻劃了劉姥姥進大觀園,把畫作上人物誤認為真人的有趣情節。

乾隆皇帝有多喜愛“3D裸眼”畫?他建了一整座宮殿——倦勤齋,殿內繪滿通景畫,作為這類技術的集中展示。作為全國範圍內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的內裝飾通景畫,齋內有通景畫70餘張畫,共約170平方米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倦勤齋通景畫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倦勤齋棚頂

倦勤齋多面牆體及天花板,均繪製了線法通景畫。整個頂棚繪滿了藤蘿架,藍紫色的花朵彷彿開滿倦勤齋,四季不敗。透過近處的花棚、宮宇,在間隙中還能看到淺藍的天空與飛鳥,頗有置身戶外的通透感。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通景畫雖然用的是中國畫的筆墨,卻又頗具“巴洛克藝術風格”,讓人聯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另一偉大作品——《最後的晚餐》。

西方“通景畫”《最後的晚餐》

文藝復興時期,由達芬奇為代表的藝術家在平面中畫出了“空間感”,讓透視法成為西方繪畫的重要基礎,也是判斷一個西方畫家技藝是否高超的重要標準。對空間感的塑造與因地制宜的“虛實結合”,讓東方與西方的文明,在時空的錯位中,產生了奇妙的連接。

而作為達·芬奇畢生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最後的晚餐》的空間透視感更是發揮到了極致

:天花板透視線、桌邊平行線、門洞透視線,全部匯聚於主角耶穌的頭部,讓畫面極具景深感,同時也將觀眾的視線完全聚焦到了耶穌身上。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最後的晚餐》透視線解構

另外,與《歲朝嬰戲圖》意外一致的巧妙構思是,如果你從遠處走進壁畫所在的米蘭聖瑪麗教堂時,當你穿過一扇扇門洞,遠遠看見牆壁上的畫作,你會發現:整個畫面所展現出來的飯廳建築結構與真實環境中的廳堂結構完美連接,彷彿在教堂的盡頭,正有一群人在討論著什麼事一般,令人瞬間進入歷史上那個“緊張”的一刻。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遠景照

500年時間差:中西方繪畫的空間表現差異

乾隆王朝與文藝復興時期,隔著長達500多年的時間差。是什麼讓西方畫奉為本質的“透視法”,卻在500年後,才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我想這其中,有三個方面的歷史文化差異

1/對人與自然的思想性差異

中國的文化,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遠超邏輯之外、客觀之外。老子便主張:“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讓人的意志超脫於客觀存在之上。在這種文化影響下,中國畫自古便不重視還原重現、客觀複製,而是重在“立意”,中國畫家通過藝術作品,來表達自身修養、人格及思想高度。因此,對中國繪畫而言,其一抒發主觀意志、其二放大意境層次,

不過分要求客觀復原,中國繪畫的魅力,也正在這“似與不似之間”。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南宋 夏圭《松溪泛月圖》

西方的自然科學自伽利略以來,產生了極大的顛覆性。他們始終堅持著對宇宙的理智分析,不斷地將客觀物質世界一分為二。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讓西方的繪畫藝術建立在客觀的視覺基礎上

,重在真實地表現出繪畫對象的形態、光影與質感,追求所畫與所見保持一致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倫勃朗《夜巡》

2/畫面上的一個or多個透視點

西方繪畫中多用【焦點透視】來虛擬地表現空間感,而中國的傳統繪畫中的空間表現大多采用散點透視,這就導致了中西方繪畫技藝的根本性差異。

中國畫、特別是山水畫,不滿足於固定一個視角的表現,而是近看、遠看,移近就遠,在一個畫面中往往存在多個透視點。更不重視光線的明暗差異、陰影的複雜變化。它將對象平面化,來表達作者對作品的意境表達,充滿了想象之美。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中國山水畫開宗立派之作《遊春圖》

而西方繪畫作品,講究科學焦點透視。畫家馬薩喬創作於文藝復興早期的《聖三位一體》,通過透視法與人物眼神,將觀眾的視線完全引導至耶穌身上。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馬薩喬《聖三位一體》

3/線條與色塊的對決

中國畫的欣賞是依賴於聯想的。對中國畫而言,線條是基本的造型手段,色彩是屬性表達。中國畫家十分講究線條所表達的造型、功底,而顏色也往往不是中國畫的欣賞重點,中國畫家甚至擅長通過黑色的濃淡,來表達豐富的色彩世界。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齊白石《蝦趣》圖

西方繪畫的界限不通過線條來區分,而是依靠色塊、色彩的深淺、光線的明暗來表現。重視對色彩、光影、質感、空間的還原,追求冷/暖、深/淺、明/暗的關係,力求對象的真實還原,營造直觀的視覺效果。

文藝復興到大清王朝的裸眼3D:三方面解構中西方繪畫空間表現差異

米勒《晚鐘》

對於這種差異的形成,你還有什麼有趣的觀點嗎?你更喜歡中國畫的意境之美,還是西方繪畫的立體之美?歡迎一起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