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小孩從小惹人愛,但長大有出息的,卻往往是壞孩子

我是從小街裡鄰里公認的好孩子,但是我卻沒有活成自己心中最希望成為的那個人,當我漸漸開始陷入無法改變現狀的深淵時,我意識到,“好孩子”,“乖孩子”並不是成功必備的要素之一。

“乖”是為了獲得別人誇獎

小時候,為了獲得誇獎,我會按照別人的要求去行事,去做別人喜歡看到的樣子,時間長了,慢慢的自己變成了討好型,時時刻刻想著哄身邊的人開心,獲得身邊人的讚美,覺得很有面。

乖小孩從小惹人愛,但長大有出息的,卻往往是壞孩子


“乖”是為了保護自己

我小的時候就不敢違背父母、老師的意願,我不敢去做他們不允許的事情,凡事都要徵得父母同意,自己不會往前走一步,害怕自己做錯什麼事情,惹怒大人不開心,自己受到責備或懲罰,長大後便會沒有主見,不獨立,遇事喜歡猶猶豫豫,不敢坐決定。

其實,要做個好孩子,但不一定很乖。從心理諮詢實踐中看到,很多小時候很聽話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且更脆弱。究其原因,當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將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個性順從,討好和懦弱,抗挫折能力不強,內心壓抑而導致痛苦”。絕大多數的乖小孩並不是真的乖,真的順從,而是他們很懂得察言觀色。相比隨性的孩子,他們更願意為了討父母老師的歡心而裝乖。乖小孩會隱藏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讓別人多喜歡自己一點,久而久之,乖小孩們就忘記了自己也是有想法的,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考慮別人的想法。這也是他們長得稍微大一點之後變得不那麼有主見和軟弱的原因所在。

乖小孩從小惹人愛,但長大有出息的,卻往往是壞孩子


“壞孩子”並不是品質壞

“壞孩子”比較淘氣,但並不是品質敗壞,做違反社會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他們可能按照自己的天性做了違背父母老師意志的事情,而被冠以“壞孩子”的稱呼,淘氣的孩子會比乖孩子機靈有主見,他們生性愛動,動手能力強,腦子裡的天馬行空必須要靠雙手來創造,富有創造性,在他們的世界裡,他們可以創造一個又一個不被父母老師看好的事情,向世界證明自我世界的認知或許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值得無數人前來探索,這種性格和氣質是成功所需要的。

乖小孩從小惹人愛,但長大有出息的,卻往往是壞孩子


“壞孩子”是可以拿來欣賞的

“壞小孩”的“壞”是可以拿來分享的,這世界的很多事情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好與壞是沒有明顯界限的,兩者皆可互相轉移,往往成功者成功是因為他成了一件不被大部分人看好的事情,在質疑中前行,成長,將質疑化為動力,用行動澆滅別人的諷刺之火,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巔峰,直至有一天,讓人瞻仰

其實,要做個壞孩子,但不一定人生就是失敗的,從心理諮詢實踐中看到,“壞孩子”其實很優秀,他們敢想,敢實踐,敢拼搏,敢擔當,他們眼中的世界很神奇,他們想跨越,想征服,想主宰,他們渴望另闢蹊徑,不走尋常路,做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的成功向世人宣誓,我做到了,我值得被讚揚。

乖小孩從小惹人愛,但長大有出息的,卻往往是壞孩子


父母和老師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要辯證看待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善於保護孩子的創造性,相信孩子的能力,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象力,保護孩子的執行力,孩子的未來才會有廣闊的空間,讓他有勇氣獨自去探索未來,久而久之,孩子會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有足夠的承受能力承載自己的選擇。

乖小孩從小惹人愛,但長大有出息的,卻往往是壞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時代的接班人,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家國民是強者,前提是我們給予孩子們尊重式教育,給予他們一個有利於他們成長,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環境,給孩子一支筆,孩子就有可能成為神筆馬良,不要過分去強調,你應該畫什麼?不要過分去指責,你這裡畫的不好,而是給予他自由想象的空間和一雙善於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眼睛,孩子是有著無限潛能的小精靈,在他自我發掘自身潛能的時候,身邊的父母老師不要加以阻攔,不要給他們潑涼水,孩子就越來越有靈氣,日後定會成為耀眼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