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壞孩子”,到底該不該遠離?

面對“壞孩子”,該不該遠離?

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每個孩子也有著各自的特色,有那些淘氣調皮搗蛋、考試分數永遠不高的“壞孩子”,也有同時、認真、努力學習的“好孩子”。

今天藉此機會,大家也一起來聊聊:

您認為的“壞孩子”“好孩子”是什麼樣子的?
您覺得對於一些“壞孩子”是否應該遠離呢?
您是如何跟孩子溝通此事的?

面對“壞孩子”,到底該不該遠離?

在孩子眼裡只引導優點和缺點,學習別人的優點會越來越優秀,不給孩子“壞孩子”這樣的標籤,比如有的小朋友愛動手,可以告訴孩子注意保護自己並且遠離。

面對“壞孩子”,到底該不該遠離?

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有這方面或者是那方面的不足,在他們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是個十足的壞孩子。那麼“壞孩子”的定義到底是什麼,父母與老師眼中的“壞孩子”真的就是壞孩子嗎?
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大多數時候父母眼中的“壞孩子”,只不過是因孩子沒有達到家長與老師所期望的目標或願望,而產生的一種排斥心理罷了。
所以,家長們對“壞孩子”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

1.叛逆並不是壞

如今,許多的家長都在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他們有著各種不良的行為,還變得叛逆不聽話……誠然,現在的孩子在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下,思想和行為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出現了許多家長眼中的壞孩子。但是,家長們在抱怨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真的是壞孩子嗎?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除了抱怨,你有沒有做些什麼去補救?這些作為家長似乎很少去想!如果是這樣,家長就該自我反省了。

其實,好多時候,家長們眼中的壞孩子並不是壞的,只是孩子的行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與目標。比如叛逆,這是大部分家長都面臨的“壞孩子”的問題,但是不論是從生理還是成因發展來說,孩子的叛逆都不能算做壞孩子的一種表現。叛逆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是一種心靈自我完善的過程。不論是社會、教育界、家庭還是青少年自己都應該去正確認識它。叛逆的產生是因為人在生長髮育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因為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思維方式也由兒時的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這諸多變化中的一個特殊變化,即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而他們在經濟上依舊需要依附於父母,迫使他必須留下。兩種力量常常“打架”,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的孩子就這樣產生了。孩子在同父母爭吵之後,他們常常會偷偷用眼角看你,看你有沒有被氣壞。不是叛逆的孩子沒有良心,而是他們故意把良心藏起來了。

面對“壞孩子”,到底該不該遠離?

2.成績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

什麼樣的孩子是好孩子,什麼樣的是壞孩子,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面對這個問題時,考慮的第一要素肯定是孩子的成績。這成了大多數家長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之一。在他們的眼裡,課堂上,能按照老師的思路回答出問題的就是好孩子;那些愛提怪問題,愛鑽牛角尖的就是壞孩子;拿到試卷後,分數高的就是好孩子,反之就是“朽木不可雕”的壞孩子……分數高才是好孩子。孩子從託兒所開始就考試,一直到高考。以分數為標準的排名次也從託兒所開始一直到高考。幾乎所有的榮譽都與分數有關,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等等,分數幾乎成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這說明家長甚至是整個教育制度都對孩子的教育存在著一個誤區,以孩子的分數論成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人父母者天下同心。但這種期盼的重心,在大多數家長的心目中已從德才兼備向“更重學習成績”偏移。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要看個方面的綜合素質。而很多家長卻在教育孩子中,把考分當作孩子的“命根子”,把學習成績當作衡量孩子優劣的惟一標準:孩子成績好,一切皆好;成績差,一切皆差。不少父母不關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忽視了他們意志品質、道德情操的發展。以致上演了一幕幕的家庭悲劇。這使得未成年人從小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如只會讀書不知世間萬物;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關心他人;思想拘謹,缺乏生活興趣。
總之家長應該正確看待孩子的考試分數。既要重視分數,而又不唯分數。孩子的學習主要從學習成績上反映出來,但並不是說分數決定一切,分數高不能說明孩子就聰明,反之也不能說明孩子蠢笨。

面對“壞孩子”,到底該不該遠離?

3.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專家學者認為,世上只有兩種兒童不愛玩,一種是弱智;另一種是處於患病的孩子,正常的孩子都愛玩。對於孩子們來說,玩是最快樂的事,是自發的,玩起來渾身是勁,不會覺得累;而學習往往是大人強迫的,枯燥無味。家長多數都有這樣的情形,看到孩子專心致志地學習很高興,對孩子玩很不滿意。幼兒時期孩子愛玩父母還挺高興,小學時期愛玩父母還能容忍,但到中學你就忍無可忍了,可能會把正常的玩也稱之為貪玩了。在許多父母看來,如果孩子玩心太重,必然會影響學業,而學業又是和學習成績聯繫在一起的,於是,這些孩子就被父母們定義為“淘孩子”,甚至是“壞孩子”。逐漸的,這些愛玩的孩子就成為了壞孩子的代名詞之一。

而判定他們是壞孩子的惟一標準,就是他們在玩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可能會影響學習。其實孩子游戲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你看過孩子玩玩具嗎?他們在充滿新奇、幻想和奧秘的玩具世界裡,小腦袋不停地問,並努力去擺弄、操作以期得出答案。不倒翁為什麼不倒?陀螺怎麼會轉?火車怎麼會叫、會冒煙?這些問題不僅激發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思維力,同時也成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工具,啟迪他們智慧的教科書。因此,遊戲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應充分發揮它的教育作用。


面對“壞孩子”,到底該不該遠離?

4.好奇是孩子進步的源泉

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就會發現他們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闖不完的“禍”,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拆了,追著父母有著問不“爛”問題……父母經常感覺孩子多動,破壞能力太強,弄得大人往往覺得他們挺煩,於是常常搪塞他們或聽而不聞。當然,有時孩子的淘氣舉動還會招致大人的斥責,甚至大動干戈。在父母的眼中這樣的孩子就是壞孩子,不聽話,不乖巧……這所有的一切在父母的眼中看來都是壞行為,長期發展下去,孩子將無可救藥。這樣的孩子真的就是“壞孩子”嗎?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會說是,但是他們根本就沒有看到這“破壞”背後的奧秘,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的好奇心在做怪。有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做出一些在家長看來屬於過激或不合常理的行為,比如啃咬拖鞋,故意破壞玩具……像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將家裡的草料庫點燃引起火災,卻只是為了搞清楚為什麼乾草可以燃燒。也許大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淘氣”不能理解,一般都誤以為是孩子在作對或者是不懂事,於是或嚴厲斥責,或置之不理。殊不

知,孩子正是通過他的淘氣行為在探索、檢驗自己的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這些想法和行為就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有時候大人的粗暴、忽視、干涉和誤解會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孩子,長此以往,有可能使孩子失去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變得麻木不仁,沒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探索。好奇、好問、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應加以愛護,並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大膽地去想象。即使產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應採取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討論,或提出問題引導他們繼續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