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媽媽的哪些行爲可能教出「壞孩子」

家庭教育:媽媽的哪些行為可能教出“壞孩子”

圖@花瓣網

家庭教育:媽媽的哪些行為可能教出“壞孩子”

文 | 倚風

01

自從女兒出生以後,我也開始關注一些育兒的講座和讀一些有關孩子教育的書。

從《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到《捕捉兒童敏感期》,從《卡維特教育全書》到《正面管教》,每一本書裡講的東西都好像很有道理。

可能幾乎所有的這類書都在強調孩子教育的成功關鍵在於一點: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好壞。

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我們做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從孩子一出生,幾乎每個家庭都開始以孩子為中心,做每一件事都先考慮孩子。

一個家庭裡,孩子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分歧,對同一件事持有不同觀點,有的還為此爭吵。

尹建莉寫過一本書,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暢銷多年,深受廣大家長的認同。

那為什麼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呢?難道家庭裡教育孩子的職責只屬於媽媽?

其實,大部分家庭,孩子跟媽媽接觸的時間或者說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要更多。

很多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家時間很少,所以很少有空和孩子一起相處,是媽媽帶孩子。

所以說,媽媽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有些言行在無意中就會教出一個“壞孩子”來。

02

朋友小劉是個性格溫和的人,有些時候甚至有些軟弱,但他的老婆卻很強勢兇狠。

在管教孩子這個問題上,他們可以說是典型的“狼媽羊爸”。

在兒子兩三歲的時候,小劉教他自己吃飯,可兒子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然後小劉老婆就開始對孩子吼了,“要吃就好好吃,不吃不要浪費”。

看著兒子淚水在眼睛裡打轉,小劉對他說,“彆著急,慢慢吃,誰也不是天生就會用碗筷”。

兒子偷偷地看了一眼媽媽,低頭不敢說話。

還有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回到家裡,小劉的老婆都吼孩子,“你今天是不是又是最後一個完成作業的,你是不是又不聽老師的話了”。

每次做什麼事情,都是吼孩子,你快點,你怎麼這麼慢啊。

從來不讓孩子把一件事情敘述完,就開始吼孩子,不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只覺得自己管教孩子是嚴厲的,至少給外人看來是這樣。

尹建莉說過,在嚴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自卑,性格內向,缺少人際溝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壞脾氣,甚至是墮落。

更何況,這種“吼孩子”不是嚴厲。作為媽媽,這種做法不是嚴厲,只是性格上缺少溫柔。

03

本來面對嚴厲管教的媽媽來說,孩子更應該喜歡性格溫和的爸爸才對,可結果還是讓人大跌眼鏡。

小劉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了,可是每天回到家裡就喜歡發脾氣,他媽媽雖然一直管教“嚴厲”,可貌似什麼辦法對孩子都不管用了。

放學回來,兒子就坐在沙發上玩IPad打遊戲,作業也不做,晚飯叫他吃也不吃,媽媽以前對他的那種“吼叫”他根本聽不進去也不想聽了。

然後小劉就過來哄兒子,“兒子聽話,吃完飯寫好作業再玩”。

勸了半天,兒子不理不睬,最後來了句:“不用你管我,吃你的飯去!”

小劉當場愣住了,心裡在想兒子什麼時候變成這麼不懂事了。

沒幾天小劉出差時打電話給老婆,跟老婆聊完天,打算跟兒子講幾句。

小劉本想問兒子在家乖不乖,有沒有寫作業,可兒子接了電話,吼道,“別煩我,我打遊戲呢,你這個沒用的爸爸,沒資格管我”。

小劉有點難過的掛了電話,他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會這樣不懂禮貌,不會說話。

原來,小劉的老婆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與小劉爭吵,什麼事都覺得小劉做的不對,抱怨自己為家庭為孩子付出的多。還有老公不在家時,就經常跟兒子說,你爸爸真沒用,你以後可別學他。

兒子耳濡目染,慢慢學會了媽媽的說話方式和對待別人的態度,連媽媽說爸爸的話也原封不動的學會了。

在孩子面前說爸爸的壞話,當著孩子的面不尊重孩子的爸爸,不尊重自己的老公,孩子肯定也不會尊重他,更不會尊重他人。

04

一個親戚家的小男孩磊磊今年8歲了,是家裡唯一的男孩,理所當然被寵慣壞了。

星期天,磊磊和小夥伴球球兩個人一起去鄰居家玩耍,發現鄰居家的抽屜裡有很多糖果,他們沒有徵求鄰居叔叔阿姨同意,就自己拿起來吃。

也許嬌生慣養的孩子缺少禮貌很常見,可當他們吃完糖果,發現抽屜裡還有幾百塊錢,心想錢可以買玩具玩買零食吃,每人就拿了一百塊匆匆回家了。

後來鄰居知道錢少了,雖然錢不多,但是覺得有必要告訴磊磊的父母,於是就委婉地向磊磊媽媽說了此事。

磊磊媽媽聽完後確認是磊磊和球球做的,不但沒有讓磊磊歸還那一百塊錢,還當著鄰居和磊磊的面前,說:

是不是球球拿走的錢?以後不要跟他一起玩!

當媽媽的沒有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不經別人允許是不可以私自拿的,也沒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偷竊,這樣做是錯的,也沒有承認錯誤。

我們看到過很多孩子長大後去犯罪,可能就是因為小時候家長不正面教育孩子,反而替孩子掩藏過失而導致的。

媽媽應該教會孩子勇敢承認錯誤,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05

很多媽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寵物來養,從來不讓他們參與家庭勞動,總覺得捨不得。

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28歲小夥子欠了親戚朋友很多錢,又去借了幾百萬的高利貸,無法償還後消失了,最後放貸人找到了他的母親,因為當時就是他母親心疼兒子給他擔保借的錢。

本來小夥子爸爸媽媽一年也能賺幾十萬,可賺的再多,也不夠兒子敗家啊。最後因為償還不了兒子欠的債,兩人在自家工廠裡上吊身亡,被逼走上了絕路。

他們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兒子,可兒子到他們死後一直都沒有出現。

很多媽媽在孩子小時候就一點家務也不讓他做,孩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賺錢的不易,等孩子長大後只會在驕縱中失去控制和原則。

讓孩子多做事,多承擔家庭責任,媽媽管教孩子最怕有這些行為:

靠吼孩子來讓孩子服從你

不尊重家庭成員想讓孩子尊重別人

孩子犯了錯不正面教育

不讓孩子參加勞動體會艱辛

家庭教育中,媽媽的管教方式和行為態度,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不能因為要所謂的嚴管,而忽略了孩子的模仿力、觀察力,你一言一行都是他們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