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战舰或商船改装航母,是二战以前各国经常做的事情,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螺旋桨战机的起降要求更低,所以大型的商船战舰大多具备改装成航母的潜力,只是作战能力强弱与否罢了。二战时日本总共有25艘航母,除了10艘专业级,还有15艘各型改装航母 ,它们有的还是以主力航母身份服役,如赤诚号,那么这15艘改装航母是如何被击沉的呢?

赤诚号:赤城号属于天城级重型航母,是二战日本联合海军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原本作为战列巡洋舰的赤城号1927年服役,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该舰舰长,对其航母生涯影响颇大。在初期的改装中,航母拥有上下两层甲板,后来取消了不实用的下层甲板。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赤城号航母

该舰标准排水量26900吨,改装后满载排水量36500吨,最大航速32.1节,最大载机91架。首次参战是偷袭珍珠港,作为南云忠一的旗舰;之后又一路率领舰队在西太平洋作战,其舰载机曾创下16投16中的命中记录。在中途岛海战中,该舰因为著名的鱼雷换炸弹一事,被美军俯冲轰炸机击中,引发二次爆炸,之后不堪拯救,被下令自沉。

加贺号:日本在改装赤诚号时,其实还有一艘天诚号也接受改装,但是因为地震导致天诚号受损失去价值,于是决定将另一艘战舰加贺号改为航母。其实加贺号体型较为短粗,并不是改装航母的最佳对象,本着资源不浪费的精神,最后还是给改了,并且是采用三层甲板,后来经过现代化改装恢复了单层甲板。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加贺号航母

该舰改装后标准排水量38000吨,满载排水量43600吨,最大航速27.5节,搭载舰载机72架,另外还有18架备用机。曾参与侵华战争,轰炸了杭州、苏州、上海等地,随后参与了偷袭珍珠港,是当时参与攻击的航母中唯一可以用舰载机发射浅水鱼雷的航母。之后返回日本休整,再南下作战,在空袭达尔文港时意外触礁,被迫回国修理,也意外的错过了几次大战,多活了几个月。最后在中途岛海战时,遭到美军俯冲轰炸机打击,被命中5发炸弹,因为大部分军官被炸死,原本有机会抢救一下的加贺号因为组织混乱缺乏统一指挥,最后被大火吞噬。

翔凤号:翔凤号原本是潜艇母舰,在建造之初就被内定为“航母预备舰”,1934年下水,1942年1月被改装成航母,因为保留了原来的舰桥,因此对飞机起降不利,甲板面积较小。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翔凤号航母

该舰排水量11200吨,航速28节,舰载机27架,另有3架备用机。服役后即投入太平洋战场,在珊瑚海大战中被美军误以为是主力舰队而遭到攻击,这艘倒霉的小型航母承受了13枚炸弹和7条鱼雷,很快就沉入海底。

龙凤号:龙凤号也是由潜艇母舰改装而来的轻型航母,建造之初使用了先进的电气焊接技术,尽管7个月就下水了,但是当时的电气焊接技术不过关,发现许多的问题,又回船坞重新焊了一遍。偷袭珍珠港时该舰正接受航母改装,最主要的改进是动力,计划将其由20节航速提升至31节,但是杜立特轰炸东京时顺带着把它也炸了一下,后来只好选择驱逐舰用的动力。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龙凤号航母

该舰满载排水量16700吨,最大航速26.5节,搭载舰载机31架。1942年服役后在本土遭到美军潜艇的伏击受损,1943年该舰主要担任训练任务,年底才出海执行任务,并参加了马里亚纳战斗。1945年该舰在本土港口遭到空袭,动力系统被瘫痪,日本无力修复,被当作防空炮台使用,战后被拆解。

千代田号、千岁号、瑞凤号:千代田号和千岁号原本是水上飞机母舰,可以搭载24架水上飞机,因为中途岛海战中日本一下子损失了几艘主力航母,因此决定将千代田号改装成正规航母使用,改装工作在1943年2月进行。而瑞凤号的改装工作更早。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千代田号

千代田号满载排水量15300吨,最大航速29节,舰载机30架。服役后两舰参与了马里亚纳海战,其中千代田号受伤撤退。在莱特湾海战中,千代田号被美战机击伤,随后遭到4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的围攻沉没,而千岁号也被美军轰炸机击沉。瑞凤号在中途岛战役之前一直从事跑腿工作,给返回的舰队护航什么的,后来又参与了瓜岛战役,在圣克鲁斯的战斗中受损,最终在莱特湾海战中身中数弹被迫放弃。

大鹰号、云鹰号、冲鹰号:三艘航母都属于大鹰级航母,原本是同级客船,后来被改装成护航航母,1941年改装完成。改装工作十分简单,没有甲板建筑,就是一块平整的甲板,机库尺寸较小。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大鹰号航母

标准排水量17830吨,最大航速21节,标准载机27架。大鹰号主要用于训练等任务,1944年在吕宋岛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云鹰号服役后主要担任训练和运输,1944年在我国南沙群岛附近被美军潜艇击沉;冲鹰号1942年11月才完工,1943年在伊豆群岛被美军“旗鱼”号潜艇击沉。

飞鹰号、隼鹰号:这两艘航母原本是快速邮船,是为了弥补日军航母数量不足而改装,属于飞鹰级,1942年建成服役。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隼鹰号航母

该舰标准排水量26900吨,最大航速25节,舰载机53架。服役后隼鹰号参与了阿留申群岛战斗,1942年两舰还南下作战,在圣克鲁斯海战中,隼鹰号因主机故障退出战斗,飞鹰号则击沉了美军大黄蜂号航母。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飞鹰号被击沉,隼鹰号重创返回本土维修,在轰炸中幸存到战后,1947年被解体。

神鹰号:该舰原本是德国沙恩霍斯特级邮船,当二战爆发后该邮船无法跨越大洋返回德国,后通过外交日本获得了该舰并改装航母,1943年年底改装工作完成。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神鹰号航母

该舰标准排水量17500吨,最大航速21节,搭载舰载机33架。服役后担任船队护航航母,并顺带运输战机到南洋各基地,1944年11月在我国济州岛附近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海鹰号:该舰原本是运输船,1943年11月被改装成航母服役,飞行甲板面积较小,没有上层建筑,动力为驱逐舰发动机。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海鹰号航母

满载排水量17500吨,最大航速34节,搭载舰载机24架。服役初期主要用于训练,后来用于运输,1945年7月被英军轰炸机击中受伤,在军港中呆到战后解体。

信浓号:信浓号是二战最大的航母,同时也是最短命的航母,原本为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艘,因为庞大的体格,日军对他期望颇高,不仅希望搭载足够多的舰载机作战,还能对海上丧失战斗机的其他航母进行补充,拥有装甲飞行甲板和岛式上层建筑。

二战日本除了10艘专业级航母,还有15艘改装航母,都没有好下场

信浓号航母

满载排水量72890吨,最大航速27节,最多搭载舰载机120架,设计搭载40~50架。1944年11月,该舰在濑户内海进行试航时被美军射水鱼号潜艇发现,随即4枚鱼雷击中信浓号,因为处置不当,该舰迅速进水沉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