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實驗室盤點」我們拆過的那些車之“好事成雙”的安全設計

[資訊-牛車網]

牛車實驗室盤點我們拆過的那些車,今天給大家帶來比較有意思的“好事成雙”安全設計。對稱設計似乎是我們一個古老的設計傳統,對稱為美,汽車基本上很多地方都是對稱的。而成雙成對的東西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為對稱之美,汽車安全結構中有沒有這種邏輯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1、廣汽豐田雷凌和東風日產軒逸:前部雙層防護,主防撞梁+副防撞梁(行人防捲入)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全新換代雷凌的前部防護結構設計有點出乎預料,弓形鋁合金主防撞梁+緩衝泡沫+雙寬度吸能盒+行人防捲入鋼樑,如此設計超越了很多同價位產品。鋁合金成本高,吸能效果好,而超寬的吸能盒更是增強了前部碰撞時的潰縮能力,保護行人降低傷亡。雖然雙梁並不是一模一樣,但也算是好事成雙了。軒逸的設計也是差不多,但是前槓是普通鋼材料,且僅有底漆層,見下圖。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2、還是雷凌:前防撞梁雙倍體積吸能盒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雷凌的吸能盒上方帶有壓潰誘導槽,而側面並無此設計。主槓體和行人鋼樑都是螺栓固定,碰撞後便於維修更換。在緊湊級家轎中,我們此前僅見過本田思域配有類似的雙吸能盒結構,無疑是成本較高,碰撞吸能效果更好,也算是成雙的設計了。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頭部區域佔用空間大且重量略微增加,且影響周邊線束佈局,不過還是利大於弊。

3、怎麼又是雷凌:車門雙加強筋設計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雷凌今天真是露臉了,好事成雙佔了三席。其後門的內部結構,也是好事成雙,出現了雙加強筋結構,是這個級別中少有的設計。

4、東風日產軒逸:發動機艙內少見的雙保險盒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在發動機艙右側的雙保險盒裡,發現其中一個還塞進了大量的線束,令人比較意外。一般來說,極少有車把總線放在這個地方的,顯得有些的凌亂。而且線束也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保險絲反而成了配角,因為這裡面根本沒有多少保險絲。總之,雙保險盒在一起,還佔用了較大的空間,實屬罕見的成雙設計。

5、東風日產軒逸:發動機艙內的電腦雙佈局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軒逸的車頭處還有一個細節,行車電腦,變速箱電腦設置的地方有點懸,碰撞事故高危區域。這幾塊電腦如果受損,車輛立即癱瘓。看的出來,機艙內真的是沒地方佈置了,只好擠在這裡。也因此成了一個被迫無奈的“好事成雙”,但這似乎不完全是什麼好事啦。

6、長城WEY VV5:前部雙拖車鉤設計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WEY VV5發動機下設計了樹脂護板並配以維護窗,雙拖車鉤設計比較少見,但位置過於靠內且拖鉤過小。雙拖車鉤的優勢很明顯,拖拽的時候比較方便,牽引車輛(清障車)的拖拽繩索可以選擇更方便的一側進行作業。

7、本田思域:前槓雙層防撞梁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本田思域採用相對冷門的雙吸能盒設計,成本高,但有利有弊。在發生前部輕微碰撞時,需要全部更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維修成本,同時可能在前防撞梁發生形變時導致翼子板結構同時變形,增加維修費用及工時。不過優點就是強悍的吸能效果,和車身45度角周到完整的防護,堪稱是罕見的好事成雙設計。

8、名爵HS:前翼子板內部雙發泡隔音棉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名爵HS前翼子板白車身處採用整塊鋼板衝壓結構覆蓋,內部為鏤空,前端無封閉且空腔內沒有填充隔音棉。外皮覆蓋件內部有兩塊較大面積隔音棉,近A柱處的鈑金塗膠比較規範。隔音棉材料是成本較高的發泡物質,隔音效果好,耐腐蝕。

9、起亞智跑:後獨立懸掛附加雙金屬桿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起亞智跑的後懸掛為獨立式結構,避震筒與彈簧分離,並設計了一根防傾杆和一根加強連桿,整體後懸掛調校偏向舒適性。這種設計也是同級車中比較少見的,成本其實不高,但強化作用還是不錯的。

10、MQB寶來:後面雙弓形防撞梁設計

「牛车实验室盘点」我们拆过的那些车之“好事成双”的安全设计

MQB寶來的安全結構上,前後車門內部採用較大的弓形防撞梁,以及大面積的瀝青止震貼,後門居然安裝了兩道弓形梁的確讓人非常意外。門框焊點為傳統工藝,焊點圓潤光滑,間距控制比較均衡。此外,門板內均發現空腔注蠟工藝的殘留蠟液,屬於優勢特色。

全文總結:彙總了這10個“好事成雙”的安全結構設計,你是否感覺出汽車設計的一些另類?我們也希望更多的產品,能夠把成本稍微放寬一些,多拿出些優化的安全設計。好事不僅應該成雙,我們更希望成三,成四,比如有些車型的頂棚三道加強筋,底盤四道加強梁,只要肯下本,技術上根本沒有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