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1》

窗前供的那盆水仙花,今早起來發現折了一枝。

老話裡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站在風口裡的樹,長不高。

想不到,這蒜苗一般的水仙,也是這樣。

過年種的水仙花,一不留神,花頭沒有雕好。

趁著早幾日的晴暖天氣,嘩啦的一下,如同某地的大蔥,長得特別高。

以至於,窗邊吹來一陣小風,那枝開了五六朵的水仙,就承不住力,折了下來。

麻花只能狠了狠心,拿了把大剪刀,將花枝剪下來,插在小瓷花瓶裡重新養著。

近一段特殊時期,宅家不出門,大家適合培養閒情雅緻。

騰出時間來,專門侍弄花草,可以讓心情獲得美麗。

另外,也不妨趁著這段時間有空,專門學一學泡茶的技術。

延長的春節假期裡,完美泡出一杯香清甘活的泡茶,修煉一門巖茶沖泡功課,迫在眉睫!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2》

如何沖泡正巖茶?

【茶具準備】

泡巖茶,預先要準備“老三件”。

標準器型的巖茶蓋碗(110ml)、公道杯、品茗杯。

這是沖泡巖茶的標準。

至於其它的,玻璃杯泡巖茶,飄逸杯泡巖茶,那是邪門歪道。

春節宅家喝茶,一大家子同時喝茶,喝茶的人數會比較多。

不過,泡巖茶時,蓋碗不推薦選太大,容量過大的蓋碗,敞口大,巖茶的香氣容易跑掉。

再來就是,大容量的蓋碗,用起來不趁手,哪哪都不方便,還容易燙手。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公道杯的選擇,建議用玻璃材質的,方便觀察巖茶的湯色,以及茶湯的清透程度。

至於品茗杯的選擇,比較隨心。原則上不要選太大的。

要不然,端著一個大茶碗喝茶,可就要成村姥姥了。

另外,泡巖茶的工具,還需要準備:

保溫的燒水壺(壺嘴細長型的更好)、茶剪(用於剪開泡袋,不推薦野蠻的用手撕,容易將巖茶的條索扯碎)、茶夾、茶巾、茶杯墊、泡茶用水(桶裝純淨水)等。

最後,最重要的,摸出一泡正巖肉桂。

今天的泡茶之旅,就可以正式啟程了。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泡茶準備】

開始泡茶前,自然是得將茶桌上的物品,有序擺放,收拾清楚。

將檯面有序擺放,將所有的物品放置在泡茶人最趁手的地方。

要不然,檯面亂糟糟的,不僅會影響泡茶水平的發揮,還會干擾喝茶的好心情。

過去,我們在學生年代的時候,做體操/眼保健操的時候,有個預備動作。

蓋碗泡茶時,這樣的準備動作,稱之為“起手勢”。

所謂的起手勢,動作分解如下。

水燒沸後,一手提壺,另一手持蓋,輕輕靠在蓋碗邊上,做打算往下注水的動作。

這時,可以將沸水衝入蓋碗內,進行燙壺溫杯。

將蓋碗內部均勻燙洗後,倒入公道杯和茶杯內,逐一的用沸水燙一遍。

這樣的做法,可以去除茶具內的生水味,確保茶香不被玷汙。

並且,燙壺溫杯過後,蓋碗內能保留餘溫,這時可以剪開正巖肉桂的袋口,倒入幹茶。

趁著餘溫的熱力,能夠氤氳茶香,方便聞幹茶香。

合上杯蓋,輕輕的將蓋碗內的茶搖一搖,再像貝殼張開那樣,打開杯蓋,湊近聞香。

嗯,這泡茶的幹茶,焦糖香和堅果香,聞起來挺舒服的,焙火比較透。

聞香後,正式進入沖泡環節。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第一衝】

等一旁的水壺,燒至沸騰的狀態,而後注水沖泡。

注水泡茶時,講究細節。

第一衝幹茶狀態時,要用環壁注水的方式,均勻的讓正巖肉桂的條索,被沸水均勻浸潤。

環壁往下注水,不是簡單的畫圈圈。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果只是繞著蓋碗最大的那圈,畫一個○,那圓心部位的茶,沾不到水,容易浮起來。

正確的做法,是快速的繞一個の字,像畫大蝸牛的殼那樣。

一般在講究時速的前提下,快速的繞兩圈半左右,注水線達碗沿附近,就可以了。

這時,壺嘴細長型的燒水壺,注水的好處就出來了。

如果是寬嘴的壺,那麼一往下注水,急遽的水流像洪水那樣,水漫蓋碗。

一來注水量會超標,二來會燙到手。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再來說回泡茶的動作,注水一完成,就需要迅速合蓋出湯。

頭道茶湯的沖泡關鍵,是出湯速度要快,泡茶時間不能長。

要不然,一下子就讓正巖肉桂的茶味,過多釋放,泡出來的茶湯容易濃。

並且,這對茶味利用而言,也很浪費。

一鼓作氣出湯,如果動作遲緩了,再而三,三而竭。

後幾衝再接著泡茶時,茶葉內部的茶味釋放,就後繼乏力了。

第一衝出湯慢,破壞了沖泡黃金節點,會直接泡壞一款好茶。

第一道茶湯泡出來後,對於好茶,對於正巖茶,根本不用洗茶,可以放心喝。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第二衝】

第二衝的沖泡要點,在於快出水。

經過第一衝的熱身後,正巖肉桂的乾燥條索,被喚醒了。

像一匹剛睡醒的雄獅,將將要怒號。

這時,如果泡茶出湯的速度沒有跟上,那麼茶葉的內質物,就容易控制不住的加速釋放。

所以,這一衝,最好要做到嚴格的快出水要求。

標準的“快出水”動作,從注水開始計時,到大部分倒出茶湯,時間是7-8秒為宜。

開始注水泡茶前,要做好上文提的“起手勢”動作,一手注水,一手持蓋。

快速環壁注水完畢後,旋即合蓋出湯,快衝快出,不宜有絲毫的動作遲疑。

如此,第二衝的快出水,能夠讓正巖肉桂的淺表層茶味物質,加速釋放。

喝過了第一道茶湯,再來慢品第二道茶,能夠體會到明顯的茶味爬升。

出湯後,揭蓋聞香。

嚯,好一個香不過正巖肉桂。純正明朗的桂皮香、蜜桃香,紮實的穩據在杯蓋上。

細啜一口湯水,有繽紛的花香,也有個性辛銳的桂皮香,接踵而至。

逐口細喝茶湯,回甘生津明顯。

這一泡,看來麻花的泡茶水平,表現棒棒的。

一款好肉桂,就是這個味道!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第三衝】

昨天開始,寒潮南下,大幅度降了溫。

天氣冷,水溫降得快。

由於擔心壺內的茶,溫度降了,所以這衝重新加熱了一遍。

一個人的午後,獨自喝茶。

茶多,人少,茶湯消耗得慢,喝茶的時間比較長。

茶友們如果平常泡茶時,以一人喝茶的情況居多,那麼這處的細節需要格外留意。

畢竟,泡正巖肉桂,一定一定要用沸水。

焙過火的巖茶,可謂稱得上是,上過刀山,下過火海的存在。

於是,唯有泡茶的水溫足夠的高,才能更好激發茶葉內部的深層次茶香和茶味。

說一句大白話,好茶用沸水沖泡,味道更好喝。

從這一衝開始,蓋碗內的肉桂條索,七七八八被潤溼了,浸透了。

所以,注水的時候,可以直接定點注水。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減少了環壁注水的繞圈過程,一來可以節省時間,二來能夠減緩水溫的下降速度。

從燒水壺內,直接定點注出來的沸水,更能保持滾燙滾燙的狀態,打在茶葉上。

經歷了沸水考驗的正巖肉桂,風味發揮更出彩。

泡出來的熱茶,分入品茗杯裡,輕輕吹拂。

再小口的啜入,醇厚柔滑的湯感,越發明顯。

對比起上一衝的茶湯,滋味又有明顯的變化。

從這衝開始,穩穩的桂皮香,在唱獨角戲。

其餘旁的香氣,全都覆蓋在了桂皮香的主角光環下。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第四衝】

這一衝,同樣是快出水。

泡一款內質豐富的正巖肉桂,不下六、七個回合,不需要刻意坐杯。

再說了,泡到了這會兒,茶味仍處於快速的上升期。

茶湯裡的滋味,半點都沒有落下去。

這時提坐杯,為時太早。

茶友們平常在泡巖茶時,可以根據具體的茶葉情況,泡到一款茶的滋味,變淡了,湯水飽滿程度降下去後,再適當的坐杯五秒,坐杯10秒,坐杯30秒,坐杯1分鐘。

隨著泡茶次數的增加,泡到後面幾衝時,坐杯時間依次漸進。

泡這第四沖泡之前,麻花花了近二十分鐘的時間,將之前泡出來的茶湯,細細品嚐完畢。

再然後,剛好手邊有點雜事,需要打電話溝通。

一來二去,時間過去了近一個小時。

再坐到茶桌前泡茶,蓋碗內的茶已經徹底涼了。

人走茶會涼,原本上,泡茶的過程講究連貫性。

如果泡茶的過程,多次被打斷,那麼不僅影響品茶的完整心態,還會影響茶味的發揮。

特別是,人離開後,將蓋碗徹底揭開。

“揭蓋晾茶”,讓沒泡完的茶,徹底暴露在空氣裡。

這不僅會讓茶葉的香氣物質,過量的失散在空氣,並且空氣裡的灰塵雜質還會掉在蓋碗內,有點不衛生。

所以,一款茶在沒泡完,臨時有事需要離開時,最好的辦法,是將杯蓋揭一絲縫隙,即可。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如何才能泡好武夷巖茶中的正巖肉桂?這有一堂必修課

《3》

正巖肉桂,是麻花的午後茶常選。

不過,今天在泡茶時,手邊處理了雜事。

一泡好茶,沒能完整的泡完。

不過到了這,今天的泡茶之旅,就告一段落了。

晚餐時間到啦,麻花要與炸糟鰻,冬筍湯,約會了。

各位,拜拜啦。

願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順心的泡好一杯茶!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